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
2015-05-30余鹏江
余鹏江
【摘 要】高校艺术社团作为当代高校学生兴趣爱好的主要阵地,对挖掘学生艺术潜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陶冶学生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艺术社团的建设过程中存在活动乏新、管理混乱、经费缺乏等问题,阻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本文通过对高校艺术社团现状的分析,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希望进一步发挥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 艺术社团 建设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48-02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不仅是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和提升艺术修养的窗口,更是展示自我技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由具有共同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既受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青睐,又进一步扩建了校园文化。
一 艺术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0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学生社团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在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凝聚学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它具有如下几方面作用:
1.高校艺术社团对大学生个体成长具有特殊的功能意义
艺术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音乐、舞蹈、美术或其他艺术创作过程,来表达学生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各种艺术形式成为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艺术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社团的地位,这就激发了社团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在课余时间,学生们还要自觉地查资料和总结经验,以此来提升自己在社团的能力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2.高校艺术社团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尽可能地去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要让他们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的能力,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做理论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个体服从大局的意识淡薄。通过在团队的磨炼,会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了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并会让他们意识到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社团每一位成员辛勤付出的回报,也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高校艺术社团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技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社团作为自发的学生组织,其内部就好似一个小型社会,在平等、合作、自由的氛围里,每个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为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平台。高校艺术社团也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起来的,他们能互相取长补短,使不同专业之间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4.高校艺术社团在引导学生思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學生社团具有媒介功能、调节功能、服务和监督功能,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中间层次和衔接点,可以发挥其双向服务作用。学生社团活动已成为高校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窗口,这有利于真实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让教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让工作更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二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大高校对艺术社团的发展与建设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步提高,艺术类社团名目众多,如动漫协会、舞蹈协会、摄影协会等等,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这些艺术社团不仅能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还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也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加强自身责任感。
对于高校艺术社团来讲,它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校园文化的进步。艺术社团的创建体现了时代性、参与性、表演性、竞争性,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与社团成员一起学习、培养兴趣、展示技能、完善知识结构,还可以锻炼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但目前高校艺术社团仍存在以下问题:
1.艺术社团缺乏新颖、独特的创新活动,看似青春具有活力的社团背后呈现出萧条沉闷的气息
在社团成立之初,学生们都秉承着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兴致极高地一起创建了社团,并形成了社团成立的宗旨和格言。但一些陈旧、传统性的活动方式让社团成员兴趣剧减,没有了积极性,参与活动次数减少,经常有迟到、缺席或请假等现象,社团成员就以“为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理念,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动力。这些现象的出现源自社团活动的单调、枯燥、乏味,加上社团干部缺乏威信或是工作进度缓慢等问题,从而失去了对社团成员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对艺术社团丧失信心,认为自己无法从社团中学到知识,导致退出社团的现象。
2.艺术社团活动缺乏经费支持
一般的群众性社团,如摄影协会、COSPLAY协会等,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社团,但由于没有活动经费,没有展示场所,导致这些群众性社团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让学生无心经营社团,导致失去人气,也就没有了活动质量,更达不到当初学生加入的目的。
3.艺术社团缺乏优秀的指导教师,社团管理制度混乱
一位优秀的艺术指导教师对一个艺术社团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大部分的学生加入艺术社团的目的是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能学到一技之长,若是指导教师不指导学生、不鼓励学生、不管理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学生学不到知识,失去信心,这个艺术社团就是一盘散沙,社团的管理、发展也就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指导,这样就无法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机制。
三 对高校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高校艺术社团的建立,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学生展示才艺的梦想舞台。为使高校艺术社团在校园中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下面从建设和管理机制上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1.艺术社团活动应与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相结合
艺术课程的学习和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要求艺术教育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在艺术公共选修课上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课后学生才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准确地运用到社团活动中去。进一步说,也就提升了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准。社团的良性发展也要求艺术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这种艺术社团与艺术公共选修课有效结合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艺术课程对艺术社团的指导作用。
2.艺术社团要注重引导与指导相结合
现代大学生都爱好自由,不喜欢受家长和老师的束缚,他们都爱好新鲜的事物,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就在充满好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重正确的引导,也应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指导,既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也不能抹杀他们的创新思想。要注重引导与指导相结合,只要方式和方法是正确的,不管用哪种形式展示出来,都应是合理的。
3.学校应为社团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和场所
如果没有经费,学生的活动就只能拘泥于嘴上的泛泛而谈,并不能真正地投入到活动中去,长久下来,学生也就对社团活动失去了兴趣。另外,学校也应为社团活动提供相应的场所,比如多功能教室、音乐厅、排练厅、电脑机房等。这样,社团活动的进行才有施展的地方,社员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爱好才有展示的舞台。
高校艺术社团作为活跃在校园里的一种组织形式,越来越被大学生所认可和接受。大学生艺术社团从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也是提升校园精神文化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桥梁,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