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书法课堂七步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5-05-30姜翠红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书法课笔画书写

姜翠红

[摘 要]作为小学书法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全新的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将教学模式作为书法课堂教学的支撑,提高书法教与学的效率,改善书法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书法教学模式,朝书法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启;探;范;摹;练;评;展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所以书法教学不仅仅是培养书写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而书法教学要具有实效性,就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现代和传统气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年的书法教学,我初步探索出启--探--范--摹--练--议--展的七步教学模式。

一、启即启发兴趣

书法教学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就必须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讲述故事法、书写要领游戏法、知识抢答法、碑帖佳作欣赏法、音乐渲染法、设置悬念法、图片联想法等,例如我给学生讲过羲之换鹅、羲之拿墨当蒜泥的故事等等,事实证明学生非常喜欢听书法家小时候的故事,并能获得一定的启发。书写要领游戏法是把书写要领融入到游戏动作当中,这样就能把把枯燥的知识轻松的呈现出来,也能激发学生写的欲望。知识抢答法是在活动中了解书法文化,感受书法的魅力,为传承书法文化打基础。书法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多欣赏名家碑帖,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临摹范本,也是启发学生进行自主书法练习。现代的书法课堂还是在继承传统课堂的优点的同时要有现代特色,音乐、图片、悬念的引入是有必要的,例如书法课前一歌《我是小小书法家》,在讲授“横的写法”时,出示几幅自然图片设置悬念,让学生联想到横的形态,感受书法文化离不开大自然,激发书写热情。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对书法学习产生兴趣,能轻松、愉悦的进入学习情境。

二、探即探索新知

书法教师一定要相信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能够探索出新的知识点的。只有学生自己探索出的知识才能记得牢,运用的自如,才能真正把字写好。探索新知主要的方法就是以旧引新探索新知和合作讨论探索新知。也就是独自探索和合作探索。例如,我在讲完“长横的写法”时, “垂露竖的写法”就是由学生独自探索完成,学生们发现长横和垂露竖的书写要领几乎是一样的,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在例字的学习中,我采用的是合作探索的方法,例如学生在书写“重”这个字时,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找出结构上横划较多,要写出不同横的特点及变化,还探究出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布白等等特点。为书写效果提供了保证,避免了无思考随便书写的普遍现象。学生探索出的书写要领肯定是不够完整,或者用词不准确,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这样的探索过程学生才记得牢固,为书写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范即教师示范

书法教学中教师的正确示范是最重要一个环节。教师示范常用的是把示范纸张贴到黑板上进行示范和把示范纸铺到桌子上分组进行示范。后一种示范方法虽然耗时,但学生可亲眼看到教师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直观感受到教师示范的轻重缓急,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加上现代教学实物投影示范方法,此时可以体会到汉字本身的韵律美和結构美,才觉得学书法是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讲解“走之旁”这个笔画时,教师的示范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否则中间的走之折就会写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学生由感知到理解,不再觉得抽象,而是一个可见的笔尖运动过程。教师示范的目的绝不是只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而是让学生直观感受书写要领,引导学生按照字帖进行书写练习,教师示范也能纠正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摹即描摹字帖

有些书法教师不把“摹”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时运用,有时省略,我认为这个环节不能省,而且必须有。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相对成人较弱,直接观察写不出规范的字,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书法的兴趣与力量。而“摹”恰恰能弥补这一弱点。摹分为双钩描摹和红摹,通常在教学中是双钩描摹和红摹相结合运用。例如在讲授“捺的写法”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捺的形态,通常会用双钩描摹这一方法,描摹捺的外形,然后按照书写要领进行红摹,最后独立书写。描摹字帖的过程不仅是掌握字形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书写持久性的有效手段。在描摹中,重点指导学生按照书写要领描摹,注意运笔,切记随意描摹。作为辅助性的练习方法,反复的描摹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练即学生练习

一节成功的书法课应该是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练习是书法课最重要的环节。书法课教学内容以其独特性决定了练习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必须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严格训量,书写技能技巧才能得以落实。一节课40分钟,最少要用25分钟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先要认真观察字形结构,使用正确的书写要领,要求每个字的笔画占格书写位置一定要准确,同时注意笔画间的呼应。只有反复用心体会才能真正把字练好。传统意义的书法教学主要是增加书写数量,在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强调有效书写,随意的书写再多的数量也没有任何意义。练习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练习方式,例如边说边写,即一边说书写要领一边写字,说写结合才能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先要质量,再要数量,最终掌握书写方法。对比性练习也是提高书写效果的好方法,通过对比找到与例字不同的地方,进行反复的揣摩,自我矫正,完善书写。书法练习只要多看、多悟、多练,由浅入深的进行,就能提高书写能力。

六、评即讨论评价

评价是书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强调评价的多样性,从基本笔画和基本结构方面评价,主张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借鉴。每节课在练到一定时候,就采用评价的形式进行反馈矫正。评价的形式主要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评价主要是找出优点,指出不足,优点要多找,不足要委婉的说,避免引起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矛盾。评价要依据书写要领点评,不能随便说,更不能使用模糊的语言,要有针对性,便于被点评者接受及矫正。例如学生在写“大”字,教师先从笔画的书写方面点评,横、撇、捺三笔书写中的优缺点,然后在点评结构。从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让被点评者乐于接受,勇于改正。同时评价要尊重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七、展即展示作品

书法课一定要让学生勇敢的展示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展示,才能一点一点的提高。教师也通过展示作品感受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我在书法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书法小组,按照小组展示,展示要有记录,避免有的学生总展示,有的学生没机会展示,从而也能推动书法学习的效果。展示的作品不一定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不一定最完美,只要展示出成功的部分就可以。例如学生学生写“上、下”这两个字,有的学生展示一行字,有的展示一个字或者几个字,不要统一,只要有展示的字就可以。展示作品也要循序渐进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计算机不可以取代的。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有效途径。“七步教学模式”,努力践行了书法指导纲要的思想,发挥了写字育人的功能,体现了现代书法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探究式学习方法,从而创造高效的书法课堂。

猜你喜欢

书法课笔画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推动书法课型创新优化书法课堂教学
书法课
一笔画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