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学生体验,感受习作快乐

2015-05-30孙艳兵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快乐作文

孙艳兵

[摘 要]作文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学习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体验的过程。只有体验到习作过程中的乐趣,享受到了习作过程中的快乐,作文教学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需要。在新课程指导下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到体验的愉悦,生活的乐趣,个性的张扬以及合作的快乐。

[关键词]作文;快乐;张扬个性;我手写我心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既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客观原因等,使得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面对作文要求,往往迟迟下不了手,觉得无话可说,也吃不准自己准备写的是否符合要求。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积极思索,努力探求改变这种状况。

有幸的是我校参加了《小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方略与教材研究》国家级课题的研究,聆听了曾曦博士关于《快乐心作文》的教学讲座,我觉得在曾老师的课堂中,没有学生,只有一群爱玩的孩子,一群可以在玩中写出很棒作文的孩子,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玩中学,学中玩,从生活、快乐中去体会如何写一篇好的作文,而写作文的核心就是讲故事,这是曾曦老师自己研究的方法。这就是曾曦老师说的“要赢在方法”!

曾老师的教材中总是给学生给予更多的主观思想,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就像吃饭一样快乐,以前孩子们受到的教育就像在家吃饭,爸爸妈妈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而在“快乐心作文”的学习课堂上却是孩子们像在外面餐馆一样,他们想吃什么点什么,自然快乐之情溢于言表,也能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他将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作文学习变成了游戏式的,体验式的活动。他将每种作文体裁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定位,创造了多种习作训练的方法,他强调教作文重要的是教方法。其教学过程大体上都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首要,以激活学生的体验为实效,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然后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搜集素材,逐渐为学生铺路,让学生在酣畅的愉悦中自然低表达自己的心声。

作文教学最应该有的就是好的学习方法 回头思考自己这些年的作文教学,选用的教授方式却并没有让孩子们感受到我要传递的所有信息,他们只是片面的领悟了内容,并不像曾曦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那样透彻的对作文知识的洗涤,并没有教给学生学生扎实有效的方法,一直在为了考试而作文,为了作文而作文,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情感体验。

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一、导语设计不够新颖,没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往往作文课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来布置一下本单元的习作任务。紧接着,下面就会出现一片唉声叹气,对习作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学生们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写作文,为了“作文而作文”,只是出于一种盲目应付的心理,只是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并没有真正的表达需求,绝非有感而发,又怎么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高质量的作文来?每次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是东拼西凑,强够字数,内容空洞无物,很难完成别有新意的文章来。

二、指導过于程式化,过分依赖范文

学生习作作为一种自发、自主的表达行为,需要教师给予的是情感的诱导、思路的开导、方法的指导和表达的引导。教师的辅导应当成为学生习作真正的需求。只有当教师的辅导真正成为学生习作不可或缺的需求时,辅导才能为学生喜闻乐见,才能为学生习作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而在作文教学的辅导过程,由于深陷章法、结构的窠臼,过于追求表达的形式、手法的运用,故而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谋篇,从修辞到布局,从过渡到呼应,一丝不苟,环环相扣,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的作前辅导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在所谓的规范化中变得单一化、程式化。再加上大量范文的引入,致使孩子的思路被范文所羁绊,或者千篇一律,或者无所适从,原本起引领、开启、激发作用的辅导变成了孩子畅想畅言的枷锁。辅导总是将学生的习作引入窄胡同、带上独木桥,与我们良好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忽略了讲评的作用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过多的注重作文指导的作用,而忽略了作文讲评的功能。在讲评中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范文的挑选,或自侃侃而谈,唱独角戏,而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评价,忽略了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体验,把存在问题的文章找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合作修改,在交流共享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听了曾曦博士的作文讲座,顿时让我豁然开朗。没想到曾博士发现了如此简单易学的作文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们简单、轻松地上好作文课,能够顺畅自如地写好习作,于是,我也想做一次大胆的尝试。把这种开放式的,寓游戏、活动于习作之中的教学方法引进我的课堂。我所教的班级是三年级,所以我从最简单的题目——写一种水果开始,尝试着让“快乐心作文”的理念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上课伊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个猜词游戏,在卡片上画出各种水果的图案。一个同学描述水果的特征,一个同学猜。并提示:怎样描述,才能让猜词的同学准确猜出你描述的水果是什么?有的同学就答出应该抓住它们最主要的特征。游戏中,孩子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游戏一度达到了高潮。我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会发现,如果想让别人知道你描述的物体是什么,就一定要抓住物体的特征。

接下来,我又问同学们,看了卡片上的水果,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回答有些馋了。你们能不能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一下?生说是馋涎欲滴。于是,把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接着继续渲染:如果老师拿出下面这样东西,会让你更加馋涎欲滴。端出一盘又大又圆的橘子,学生惊呼。哪些同学在这节课当中表现出色,老师就把橘子送给他,细细品尝。

把橘子以小组为单位发下去之后,引导学生先看,后闻,再摸,从视觉,嗅觉,触觉三方面描述橘子的外观特点。之后观察橘子里面的特征,引导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描述。观察描述完毕之后,挑选出表现优异的同学率先品尝橘子,并说说味道。之后全班一起品尝橘子。孩子们个个都特别兴奋,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橘子,我相信他们也从来没有如此认真的观察过橘子。然后再引导他们说说橘子的营养价值以及橘子皮可以去火的功效。启发学生:橘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你们喜欢吗?如果老师把一盘橘子送给你,你想和谁一起分享。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乐于和别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最后,小组内交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后,下笔成文。

在这节课当中,学生由快乐的游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作文教学的情境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顺理成章地采纳,大家观察仔细,兴致勃勃,写出的文章自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虽然课堂秩序可能稍微有些混乱,但始终没有偏离中心,最重要的是,从孩子们一片生动的作文反馈中,我知道孩子们是快乐的。

只有快乐幸福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把更好的习作呈现出来。作文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学习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体验的过程。只有体验到习作过程中的乐趣,享受到了习作过程中的快乐,作文教学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需要。在新课程指导下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到体验的愉悦,生活的乐趣,个性的张扬以及合作的快乐。

曾曦博士的《快乐心作文》理念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情境中,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让他们也真正地能够快乐学习,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愿“快乐心作文”的研究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习作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快乐作文
古往今来之紫砂收藏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