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清代园林
2015-05-30马亚男楼前邢世平
马亚男 楼前 邢世平
摘要:清代对苏州园林的影响是极大的。苏州园林在地理位置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历史文化中拥有成长发展的机遇。在清朝的历史推动下,文人园林成为苏州园林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其中不乏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前人在寄托情怀于山水的同时,统筹安排山、水、石、植物等造园要素,其表现手法精彩丰富,值得后人学习研究。
关键词:造园条件;文人;山水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对苏州的大力赞美。苏州的名气,不仅在于它秀美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精巧的美景。还在于众多古典私家园林赋予这片土地的文化气息。苏州园林已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名片,记录这朝代的变迁。而苏州清代园林的发展与时代更替、地区特征、社会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苏州造园的优越条件
苏州地处长江下游,山水多源自太湖,有着沧海桑田的美景。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描绘的便是苏州之水,家家傍水,户户倚河。可见水源之丰富易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夜泊枫桥》),泛舟江上,寄情山水。古有“无水不成园”的古训,可见水之造园的重要性。有水必有山,山环水抱成就佳境。山川表明丽,胡海吞大荒(韦应物《登重元寺阁》)记录了苏州山川之秀丽。古人希望能将美好的景色常留于此,于是便采石引水,在掇山理水间造就了苏州园林的风韵。苏州山水美,亦多美石。太湖石以型取艺,以色取神,宛转艰险。其采取过程也十分艰辛,在造就园色之美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无论如何,山水资源是苏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是苏州园林丰富的取材来源。
苏州得名之始在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改吴州为苏州,之后几经更改,最终在唐朝恢复苏州之称。唐朝鼎盛之期也是苏州园林重要的发展之时。苏州在历史上长期成为经济中心。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与唐朝稳定的社会为苏州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雄厚的经济决定苏州地区的繁华程度,也直接决定了园林的发展状况。至唐朝,苏州对外贸易发达,成为东南最为富庶的地区,这也促就了造园条件之二,雄厚的经济基础。
清代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归结于朝代的历史特征。苏州园林以私家园林众多,而清代的私家园林承前朝之旧,实为明代的余绪。明清易代使得文人士大夫遭受了重大的历史变革,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文献,或寄托故国情思,或揭露名族矛盾。于此同时,文人士大夫们又需要从山水林景中寻找寄托。因此,入清之后的民间造园活动十分频繁。直至康乾盛世,在政治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下,苏州园林乃至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工艺和艺术水准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
二、清朝时期文化背景
明清朝代更替之后,苏州经济依旧繁荣。手工业更是有江南丝织业中心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并确立了“文人画”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园林乃至世界园林的发展中,画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明清文人画对苏州园林影响重大,文人留下的不仅是名片佳作,更是一种气节或时代风貌。历史上苏州地区的文人不胜枚举,龚自珍、顾炎武、金圣叹等。他们将创作遍布于各个领域,也将江南这片变成出才子的宝地。清朝后期政治衰落,苏州园林亦受影响,但此前创造的辉煌,却给后人留下无尽的财富。
三、宅园风格浅析
清代苏州园林多为私家园林,当时局势安定,大户人家需要大量的房屋容纳自己的大家庭以及门下的宾客。而私家园林的建设多在庭院部分,如此,便将自然山水之乐趣与物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苏州园林中,小至个园,大至拙政园,面积在600-1000㎡不等,但均为自然山水园。或以水池为中心,池上掇山,池畔理水,再结合建筑、植物来丰富园景。将诗情画意融入园林之中,寄托文人隐士的风雅。在城市的喧嚣中寻得一方静土,经营诗意化的生活。
在水元素的处理上,要主次分明,曲折有致。水体有大小主次之分,以水池、水潭、溪流等强调中心,并区分功能区域。在拙政园中,以大水池奠定主体,以涧溪的处理手法使水体活动起来,环以林木,林木愈深,水愈清。水岸部分更具艺术特征,讲究“线”的处理。条石砌筑水岸是最为常见的,根据水体流向,造就曲折有致的意境。
在山石的处理上也极为讲究。太湖石以其嶙峋艰险取胜,常以点景之意出现在湖中或庭中,如明清狮子林中就多以怪石配竹。总之,山水是不可分割的,造景也要依照山环水抱,山水相连的原则进行。山石的处理尤其考验工艺,与当时的工程技艺程度也是不可分割的。
苏州园林中的植物有观赏和区分空间的作用。品种丰富,以适合当地气候特征的种类为主。拙政园中便有海棠春坞之景,是植物搭配建筑的范例。古人对植物的选择还有其寓意方面的考究。例如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是玉堂春富贵的象征,紫薇、榉树则有高官厚禄之意,石榴象征多子多福等。而后考虑植物的配置形式和栽植位置。拙政园兰雪堂前有两棵对植的白皮松,苍劲有力,成为庭院的空间上的支撑点。再以竹配植,增添幽静之意。植物以孤植、列植、对植、丛植等方式控制着空间的尺度,创造出大小不同的空间形式,或幽雅静谧的私密空间,或层层叠叠的开放空间。
四、结语
园林自古以来便是一种“奢侈品”,不仅体现在耗费金钱财力去营造气势,也在于园主人对精神财富的追求。苏州清代园林亦是如此,在承载历史的文脉之上,文人墨客的辞藻之间,掇山理水,创造出璀璨的艺术风貌。同时,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参考文献】
[1]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郭明友.明代苏州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