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

2015-05-30赵娜

教育与职业(中) 2015年8期

[摘要]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当下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身份认同这三个方面存在困惑,应通过企业实训、ESP课程培训、国外访学等途径实现转型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 通用英语教育 特殊用途英语教育

[作者简介]赵娜(1976- ),女,山东平阴人,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陕西 西安 710065)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市2015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西安市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Y4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3-0063-03

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专业教师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促进专业教师的发展转型、实现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大学英语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重任,而且在促进全球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大学转型背景下,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必须受到关注和重视。

一、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近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与此同时,众多企业招聘不到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促使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转型发展。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转型发展中,教师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他们不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导师,也决定着学校转型发展的进程。现代化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大学英语教学在应用型、实用型、专业型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大学英语教育需要从过去的通用英语教育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转向为各专业量身定做的特殊用途英语教育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与时俱进,成为具有各行业实践技术的双师型教师。

转型是高校改革的必然之路,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也是必然趋势。根据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定位,即培养服务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师发展要以应用型为基础,实现以具备跨学科知识为目标的转型发展,这重新确定了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定位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在转型发展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科学研究工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科研带动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明确学科定位,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专业理论修养,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进步。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增强服务地方的意识,以教学目的为标准,评估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应用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总之,面对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大学英语教师要抓住转型机遇,争取更大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科研创新,加快转型发展,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缩短转型过程中的摸索期、过渡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困惑

(一)教学改革

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参与开发教学理论、理解教师做决策的本质、形成批判性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教师本人积极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促进自身的教学发展”①,可见,教学改革是转型后英语教师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转变,课程设置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但是,转型后的英语课程内容应该怎么安排,改革后的课程设置能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等,这些都是困惑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问题。具体来讲,第一,转型后定位为应用型的大学英语教育,课程设置既包括语言技能教育也包括特殊专业英语知识教育。原有的技能型课程,如听力、口语、写作、翻译受到的影响较小,但理论性较强的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课时大幅缩减,如英美文学、语言学等专业课遭遇边缘化,而应当增加的应用型ESP特殊用途英语课程又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第二,课程改革涉及新的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这些都没有现成的范式可供参考。第三,英语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难免产生畏难心理,改革后的教学效果也会不断遭到质疑。

(二)科学研究

虽然“对于科学研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发挥作用的认识,学界有着共识,即认为理论研究应与基于实际教学实践的研究形成有机整体”②,然而转型后的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改革、绩效考评、职称评定等方面,对科研仍然持困惑态度。原因在于英语教师对科研在其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清,也反映出现有的科研成果对教学没有产生有效的推动力。另外,英语教师对科研的困惑也源于科研成果发表困难重重,难以得到学界的认同。现有体系中,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被单纯定义为发表核心论文,这大大限制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科研业绩考核也单纯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CSSCI期刊目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忽略刊发在一般期刊上的高质量的论文,这对教师的科研创新产生了消极影响。转型后,英语教师职称评聘的科研标准是否还延续目前的标准,也是深深影响英语教师科研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对改革的强大压力,科研在未来教师发展中的地位、科研新的发展方向、如何建构具有各专业英语特色的科研文化等都是当下困惑英语教师发展的问题。

(三)身份认同

教师的身份认同包含着对教育事业投入的热情、对教学工作的兴趣、对教育职业的满意程度、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肯定等。教师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可以转化成教育的积极因素,成为教育专业能力提高的基础。教师的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外部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转型改革中普通高校在学校组织、课程改革、校园文化、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改革政策的实施和推行都要求教师做出积极的响应和配合,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角色和任务,以适应改革的需要。面对这些新变化、新挑战,很多教师都会彷徨、迷惘,这是改革过程中教师重新思考自我职业身份、构建未来身份的必经阶段。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大学转型后,由于英语教师职业身份发生了转变,改革后的教学是否会得到社会认可、自我在转型中的作用、未来发展前途怎样等,都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对自我身份重新认同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但是,面对大规模的高校改革,无论有何种困惑,英语教育都要继续发展。英语教师需要重建新的身份认同,不斷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增强实践性教学,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为高校的华丽转身做出贡献。

三、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途径

(一)企业实训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都没有相关专业一线企业的实践经验,但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大学教育却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即英语教师不仅对通用性英语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且熟悉特殊专业的英语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具备特殊专业的实际应用、开发、创新能力。选派英语教师到企业实训,是促进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加强与各类型企业的沟通协调,促进企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教师企业实训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实训场所。教师企业实训基地的选择应从有利于特色专业教学的角度出发,优选产品优势比较突出,并且能够有效契合校园课程内容的企业。同时,通过建立校企实训组织结构对教师进行监督,有计划地安排大学英语教师进驻旅游公司、翻译公司、对外贸易公司等,使教师了解该行业的运行常态以及最新动态,培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开发能力,并将企业实训实践经验编入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充实、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资源互补,让校园内的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形成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ESP师资培训

ESP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其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尚处于摸索阶段,客观上影响了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需要多元化、专业化、应用型的外语人才,通用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我国大力推进ESP教育。转型后的普通高校应当根据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合理规划和配置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特色的ESP课程设置,从而为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ESP将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熟练阅读本领域英文文献资料的能力,以及撰写高质量英文科研论文的能力。为了展开有效的ESP课程教学,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专业的师资培训,从而将ESP课程设置的目标、方案、内容等传达给教师。高校应当结合专业设置与教师个人兴趣,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相应的ESP课程培训,如文秘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生物英语、计算机英语、机械英语、化工英语等的培训,使语言学习与专业技能知识有机结合,同时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通过ESP师资培训,大学英语教师将深化课程改革,实行案例、任务型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应用型学习,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ESP师资培训是基于当前大学英语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定位提出来的,它既考虑到大学英语教师传统的教育实情,又结合各专业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同时考虑不同地方特色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以确保大学阶段实施实用型、应用型、专业型的英语教学,使高校的ESP课程教学能真正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三)国外访学

目前已有的研究显示,国外访学是外语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大学应当把国外访学作为英语教师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大力推行,积极拓展教师国际访学的渠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有计划、分期施行英语教师国外访学的项目。英语教师在国外访学期间应当明确出国目的、科研计划,设定清晰的课程学习目标,从而确保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教育理念、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学习,完成既定目标,切实提高相关专业方面的能力。同时,英语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能够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这种经历将提高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并将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传授给学生。大学英语教师在访学期间可以发挥主动性,探索、发现国外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合作项目,从而为教学、科研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全球化交流日益广泛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国外访学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教师访学的教育平台,不断推进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育国际化,逐步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应用型大学应当把国外访学作为英语教师发展的有力途径,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完善访学制度,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措施。

[注释]

①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5(1):64.

②曲鑫,战菊,王澄林.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科研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