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掌握新闻采访的主动权

2015-05-30王东

大东方 2015年8期
关键词:电视广播主动权新闻采访

王东

摘 要:新闻采访是记者收集新闻素材的过程,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基础,也是关键环节。新闻采访过程中充满着变数,新闻工作者能否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决定了采访的成败。文中介绍了掌握采访主动权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闻采访;电视广播;主动权

前言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是通过新闻工作者和受访者的交流沟通完成的。在采访时善于掌控主动权,灵活运用沟通提问技巧,激发受访者的倾诉欲望,采集最真实有效的新闻事实,这是一个成功记者必备的素质。在实际操作中,采访工作没有既定模式,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是个很复杂且高难度的工作。事实证明,记者只有抓住采访主动权,才能顺利完成新闻采访目标。

一、新闻采访中掌握主动权的必要性

新闻采访是目的性很强的工作,而新闻采访并不是按部就班就能够顺利完成的,采访中的难点问题就是如何掌握采访的主动权,掌握主动权才能更好的完成采访目标。

新闻采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合适受访者拒绝回答;采访群体身份背景复杂,新闻素材关系复杂等等,记者应该克服这些问题,掌握采访主动权。比如记者提出敏感问题会给采访工作带来问题,这种情况在采访中经常会碰到。比如受访者不喜欢记者的提问方式,情绪失控,导致采访失败或者是现场器械被毁坏[1]。有的记者和受访者恶语相向打作一团,要避免这些恶劣事件的发生,记者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各种方式掌握采访的主动权,这样才能顺利完成采访目标。

二、新闻采访中如何掌握主动权

(一)消除心理障碍,营造轻松氛围

采访对象面对镜头和话筒很容易紧张恐惧,行话里有晕镜头的说法,就是说采访对象在镜头与话筒前紧张焦虑、意识受阻、不知所措,导致冷场和僵持场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避免一上来就让采访者面对镜头和话筒,记者先找对方熟悉的问题切入话题,慢慢进入正题后再开始递上话筒并开始拍摄,这样有利于帮助采访对象适应镜头和话筒。其次,帮助被采访者弱化镜头,使其忽略掉镜头的影响。记者应该多提些和主题相关的问题,吸引受访者注意力,让他们慢慢淡化镜头。再次,可以关闭摄像机指示灯,将话筒换成胸麦,通过这些技术手段隐蔽录制,消除受访者心里紧张[2]。

(二)做好事前准备,切记言之无物

一个成功的新闻节目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采访的成功则七分靠准备、三分靠现场。采访前的准备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它决定了采访的最终效果。在采访前收集资料,掌握受访者的详细情况,这样才能抓住采访的主动权。

首先,要多收集人物和事件的背景资料,采访的时候才能熟练应用,否则受访者谈到事件时记者会因为不了解情况茫然无措。其次,了解受访者,找到自身和他的相似之处,比如老乡关系、校友或者有相同的爱好和经历,这样可以有效拉近和受访者的关系,消除双方陌生感,能够更顺利的进入采访主题。再次,记者应该博闻强记,拥有丰富的知识面,特别是采访行业专家和技术性问题时,记者要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受访者觉得记者是内行人才愿意深入交流。最后,在进行资料搜集前期准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解受访者的禁忌问题,以免采访时提到敏感话题让现场陷入尴尬局面[3]。

(三)摆正心态,平等真诚的交流

首先,记者要站在受访者立场上看问题,激发对方的倾诉欲望。黑龙江有台法制节目,采访服刑人员引起世人警醒。犯人抵触情绪强烈,采访难度较大,记者帮助他们回忆犯罪的诱因,包括家庭的不幸、亲人的抛弃、缺少教育等等,犯罪动机总有理由支撑,犯人也有被认同的需要,即便这种心理需求来自虚荣心或者是忏悔心理,也都需要得到理解宽容。记者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引出话题,获得了犯人的信任,掌握了采访主动权,使每期节目都能圆满成功。其次,记者应该认真倾听受访者的心声,善于倾听是记者的重要素质[4]。采访过程中记者愿意倾听,受访者得到这种真诚的心理暗示,才会产生强烈的倾诉欲望。

(四)正面刺激,启发引导

在新闻采访时很容被拒绝,或者受访者通过别的方式限制采访,这种时候记者可以通过正面激问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针对不同受访者的心理,用激将法抛出问题,刺激受访者辩驳的欲望,从而达到采访目的。正面刺激、主动出击可以解决很多采访难题,有时候会取得意外效果,是业内很多记者常用的采访手段,值得广大新闻工作者进行学习与推广。

采访过程中因为气氛严肃,受访者可以出现紧张和答非所问的情况,这时候记者要进行启发引导,这样可以掌握主动权实现采访目标。记者提出了让受访者张口结舌的问题时,应该通过语言语气调整气氛,简化所提出的问题,让受访者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回答问题。

(五)用专业素质武装自己

新闻采访工作难度较大、专业水平较高,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提高采访效率,实现采访目的。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新闻采访工作不打无准备的仗,采访前详细了解受访者和整个事件的情况;采访时找准切入点,引导采访的话题方向;采访时不要提出挑战对方或者是过于感性的问题;学会真诚的倾听,尊重受访者的想法与意见;做好详细完整的采访记录,抓住记录重点;采访结束后做好验证工作,通过调查分析和自我判断,还原一个真实客观的新闻事件。只有这样认真做好采访的事前准备、现场把控和事后验证,才能抓住采访的主动权,顺利完成采访工作[5]。

三、结束语

在整个新闻播报事业中,新闻采访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新闻播报的质量具有决定作用。新闻采访受到环境、受访者和事件背景的影响,其中充满了错中复杂的关系和未知变数,需要新闻工作者灵活选择沟通方式和提问技巧,掌握采访工作的主动权,从而顺利完成新闻采访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记者如何在新闻采访中把握主动权[J].新闻传播,2011,03(21):100.

[2]苏姝.如何掌握新闻采访的主动权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09):155-193.

[3]赵世恒.如何把握新闻采访的主动权[J].科技传播,2013,10(27):8-17.

[4]董旭东.提高采访技能做有“能力”的记者[J].中国科技信息,2008,07(04):162-165.

[5]商恺.记者要懂一点心理学——给青年记者的信[J].新闻界,2000,05(220:20-22.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河市镇广播电视站)

猜你喜欢

电视广播主动权新闻采访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电视广播发射设备与手机终端的互控操作技术应用
从NHK BS8K说起 聊聊8K电视广播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网络技术在电视广播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精细管理才有拆违主动权
浅谈夺取战役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