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研究
2015-05-30迟莹张伯威
迟莹 张伯威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党员活力与服务能力如何,是高校党的工作基础是否扎实的关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遇到的大多是载体方面的问题,原有的 教育载体、组织载体、宣传载体等已成为阻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程的载体“瓶颈”。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习近平在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作用,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加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加快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的内涵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高校组织体系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高校基层党组织主要包括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它们在校党委、院(系)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所谓载体,是指为达到某一或某几项既定的目标而创建的组织架构、机制和活动平台,以最大限度增强力度,提高实效。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载体承载着促进事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事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手段。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形势下,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只有采取更为切实的有效措施,创新多样化建设载体,才能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渗透性和影响力,进而有效开展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
(一)有利于高校党组织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高校是知识分子汇集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集散地,在这个领域开展党建工作,尤其需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否则,高校党组织就无法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就难以充分发挥高校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二)有利于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当前推动高校深化改革和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和教职工倡导敬业爱岗、教书育人、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自觉抵御不正之风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求实创新,增强学校工作生机和办学活力,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上的单一化。很多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都缺乏必要的对工作内容的计划性,对于上级领导交代的一些工作内容不能够落实下来,即使能够落实,举办的形式有过于单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很多高校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在传统的党组织工作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看报,开会也只是流于形式,照本宣科,读文件,这些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已经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样也不能够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突破内容和形式上的单一性,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 。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包括对自身组织的建设,还包括对党员的管理。高校的学生党组织建设对于加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时候只是注重学生党员的数量,忽略了质量,最终导致了学生党员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另外,一些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还缺乏对学生党员建设的针对性管理。
(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有待于完善 。任何一个工作都需要有必要的制度的保障,只有具备系统的制度保证工作才能够顺利的进行,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也不例外,很多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都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从而导致了实际的工作效率不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问题的对策
(一)对高校基层党建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生活,要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员的思想实际,同时在形式上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鲜的内容和活力。积极探索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通过采取灵活新颖的学习方式、举办红色文化公益活动、互动式教育培训、吸纳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组织生活等途径,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包括加强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在运用激励机制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强化督查,确保考核、评价依据的客观性,考核、评价的对象要体现全面性。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每位党员对学习成效评价结果的认同。
(三)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用,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利用自己的本职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积极探索以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学生社团为基层设立党组织的新形式,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将党务工作者队伍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强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层。
(四)对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进行完善。高校的领导必须把党组织建设归入到高校全部的工作内容中来,根据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具体的情况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发相关的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8-11.
[2]徐可明.高校教工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18-119.
[3]李俊.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96-97.
[4]陈荣武.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109-111.
[5]卢艳荣,李润红.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滞障因素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29-30.
作者简介:迟莹(1978— ),女,吉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张伯威(1962— ),男,江苏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校党建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重大项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研究(GXDJ2014-B012)、201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我国高校德育政策研究(W201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