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的友谊观的发展

2015-05-30陈亚琴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

陈亚琴

[摘 要]友谊是人的需要,是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幼儿期是对一切价值观初步接受并随成长经验逐步加深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幼儿友谊观的形成,需要一段循序渐进,科学引导的过程。本文就从一些研究小结,长辈的合理做法和孩子的生长环境三个方面来初步探讨幼儿友谊观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幼儿;友谊观;发展

友谊是对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相互理解的依赖,友谊关系是系统的、连贯的。简单说,友谊就是两个人经历相当一段时间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系统。友谊对于人的发展尤其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人研究发现,同伴的友谊会给幼儿以安全感。与好朋友在一起时,就会显得镇静自若。

在独生子女居多的当今,多数幼儿在家很少有合作的环境,也不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加上家长的溺爱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使这些幼儿不自觉地产生了较强的独自心理。当这些幼儿聚集在一起时,怎样使他们友好相处,尊重别人,互相谦让,这就成了教育的一大难题......

什么是朋友?友情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如果对待友情?这在成年人看来,早已是个已成定数的经验总结,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从人生中第一次交到朋友,到对友谊概念的初始程度,以至于对友谊观的初步确定,却是幼儿期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历程。

一、伙伴对幼儿友谊观形成的影响

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在集体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实行协作,以共同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良好的合作行为能沟通儿童之间感情,增进友谊,幼儿群体的显著特征是没有独立的思维判断能力,只能接受外界的基本信息和条件反射。所以在认知阶段的初期,幼儿是没有任何友谊观可言的,一切都是启蒙的作用,但幼儿群体中蕴含着丰富感知能力确实不容忽视的,据实验证明,在幼儿自由游戏的过程中,周围的一切事物会自觉地在幼儿的形态中得到感知,这种感知除了具体的事物,还包括人,特别是跟自己实时互动的人。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发展出强烈的群体同一性,这是“合作”的结果。当然,这种互动不仅仅有合作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互动过程中的幼儿之间由于竞争天性也会经常发生冲突和争论,幼儿也因此将紧张、威胁、恐惧、混乱等体验纳入到他们自身记忆中,形成对同伴或朋友的初步固定认识。

简而言之,伙伴的陪伴和竞争,是幼儿实现群体认知的第一步,也是使群体效应最深刻记入脑海的关键过程。围绕着第一认知,幼儿才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同伴为核心的友谊观,这主要表现在幼儿之间频繁的打闹和沟通之中,如果幼儿在发展阶段,没有接触到同龄伙伴,那么幼儿本身的友谊观的确定将会推迟,这样友谊观在脑海的注意力将会有一定分散,其他的认知取代了友谊观的地位,这对幼儿友谊观的发展影响极大。

二、长辈在幼儿友谊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人,不过父母只是狭隘的一个群体概念,上升到更广泛的层面,这里的父母应该指的是长辈,包括爷爷奶奶和保姆,也就是幼儿成长的实际监护人。在幼儿成长阶段,如果长辈多给孩子接触同龄人的机会,自然会产生上述讨论过的伙

伴效应,特别的是,如果长辈在幼儿和谐相处的方面上刻意加以引导,合理避免孩子的竞争天性,积极提供某种心理暗示,将会对幼儿友谊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说家里孩子买玩具了,长辈如果主动找机会让孩子和同龄人一起玩耍,或者直接借给同伴玩耍,孩子的第一认知里面将会出现共享的概念,再比如说,长辈在孩子面前将孩子的零食分给隔壁邻居,孩子的第一认知里面也会出现共享的概念,当然,共享只是友谊观的一部分,还有合作和互助等等。

总的来说,长辈在幼儿眼里的言行举止,都会一定程度上得到幼儿的模仿,所以,启蒙教育是一门学问丰富的学科门类,值得所有家长去认真研究。

三、生活环境对幼儿友谊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

人是环境影响下的塑造体,成年人都是这样,在认知上稍显空白的幼儿群体更有这方面的倾向,幼儿的生活环境,也就是幼儿出生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条件。如果幼儿自身的家庭条件具有明显差异,幼儿接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区别,那受环境影响的一些认知将会在幼儿脑海里占不同比重,这样一来,多多少少会导致幼儿对友谊观确定过程中存在差异。当然,上述所谓的伙伴效应和长辈引导也在生活环境的讨论之列,只是若单独抛开两者来讲,幼儿的生活环境是可以直接影响到其认知的发展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非常和谐的社会环境下,自身所接触的事接触的人都很配合他的需求,那孩子就会认为自身有较强的存在价值,也会放低对他人的抵触心理,但有的孩子跟外面的人或事接触甚少,而且得不到非常丰富的物品补给,孩子就会对得到的东西倍感珍惜,而在大度处世上略逊一筹,正是由于每个不同的孩子生活环境的不同,影响了孩子性格发展的轨道,从而影响了与性格养成具有连带效应的一些价值观,这个对孩子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当然,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历逐渐丰富,孩子友谊观的發展方向我们没有办法强行限制,但幼儿时期孩子友谊观的形成具有非常明显的先导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加强对幼儿阶段孩子的初识教育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顾援. 儿童友谊认知发展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0(01).

[2] 吴瑛.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 山东教育(幼教刊). 2004(09).

[3] 佟月华. 儿童友谊观念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8(04).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