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高校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2015-05-30杨微于鹏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日语学习动机

杨微 于鹏

[摘 要]日语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日语的动力因素,是学习者激励自己达到日语学习目的内在驱动力。如何激发和维持其日语学习动机对日语学习和教学都十分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在因兴趣爱好等内部动机而学习日语。从学习动机来看主要分为“文化兴趣型”、“语言兴趣型”、“学习发展工具型”、“工作发展工具型”和“从众型”。基于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日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等,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类型;日语

一、高校学生日语学习类型

1.语言专业型。据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2012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开设日语专业的大学数量为506所。在黑龙江省像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院校都开设了日语专业。高校的日语培养模式以日语的语言、文学、文化为主,更注重语音语貌、语法结构以及实际应用。此外,很多高校每年都会选拔优秀的学生到日本的“姐妹校”去学习,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书本中描述的日本文化、风土人情。同时,学生回国后在毕业的求职、进学上又多了很多选择。

2.双语学习型。目前,语言类专业的专业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同时单一语言的弊端也越来越凸现,所以部分高校开始走“双语”教学的路线。像黑龙江东方学院的日语实验班就属于此类型, 学生在学习日语专业的同时,也不放松第二门外语(一般是英语,有的学校还有其他与中可以选择)的学习,学生在毕业时大学能达到日语N2以上水平,英语也能达到六级或者专四水平,在就业时明显的提高了竞争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复合技能型。中国的经济市场已经日趋成熟,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日语专业的学生就要努力增加专业技术领域知识的摄取量,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就要努力提高日语或者外语水平。为此,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调整,比如黑龙江财经学院的商务日语,将日语专业教育的方向更加细化。又如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软件技术(对日软件开发),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日语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4.自主补习型。在黑龙江滨才学院、鸡西新北方外国语学院等民办机构的学员中,有很多在校的大学生因为喜欢日本的影视、动漫、明星、文学、艺术、科技等等而前来学习。此外,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时间、交通等因素选择了沪江网校、新东方网校等网络课程进行学习。这些“自主补习”的学生尽管在语音语貌、知识理解上可能弱一些,但是在学习劲头、等级考试成绩上并不输给专业学生。

由此可见,现在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的人才,而是“外语+专业”或“专业+外语”的实用型﹑技能型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二、关于日语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就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动因及力量,它包括个人的愿望、意图、心里冲动或者是企图达到的目的等等,是一种心理状态。促进学习成就的动机也可以简单地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习者由兴趣爱好、好奇心或成就感需要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是内在的因素。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的压力、奖罚或害怕考试等原因所引起的动机,是外在的因素。那么,学生学习日语是自发的、心甘情愿的,那便是内部动机,反之,学生对学习日语毫无兴趣可言,完全是由于某种外部压力或外部原因才引起的意愿,那便是外部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日语的兴趣,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和持久力。而在现实的学校情境中,教师也会把“商品”卖给不情愿购买的“顾客”。所以,学习日语的动机,就是内部的学习动因和外部的学习诱因相结合的一种心理因素。因此,日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三、黑龙江省高校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1.调查的内容与形式。本研究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的。问卷是在久保(1997)“英语学习动机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高校日语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为八大类让学生进行单项选择,具体如下:A、兴趣爱好。B、为以后考研、出国等做准备。C、考取等级证书。D、听说日语简单易学,考试好过。E、因为游戏、动漫、影视、明星等而爱屋及乌。F、了解日本相关的知识,开阔眼界。G、专业需要。H、其它因素(如实填写)。

2.调查的对象与目的。本调查分别于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2013级)和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2014级)实施,以当年选修“初级日语”课程的非日语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目的是想了解高校学生选择学习日语存在什么样的动机,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阶段的学习动机有什么样的差异。

3.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2013级”学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57份,根据统计的结果显示:选择A的学生数为47人,占18.29%。选择B的学生数为24人,占9.34%。选择C的学生数为8人,占3.11%。选择D的学生数为13人,占5.06%。選择E的学生数为119人,占46.3%。选择F的学生数为31人,占12.06%。选择G的学生数为10人,占3.89%。选择H的学生数为5人,占1.95%。

可见,在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中,选择E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这也与学生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选择A和F的学生也不少。这些加起来占76.65%,都属于内部动机。选择B和C的学生相对较少,因为通过如此少的课时量想考取研究生、考取等级证书或顺畅交流并不容易。选择G的学生也不多,主要集中在软计、算机和机械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这也与如今的就业需求相关。选D的学生多数是纯粹的为了混学分。H处填写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同学帮选的”等外部动机。

(2)“2014级”学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76份,根据统计的结果显示:选择A的学生数为53人,占19.2%。选择B的学生数为28人,占10.14%。选择C的学生数为7人,占2.54%。选择D的学生数为20人,占7.25%。选择E的学生数为121人,占43.84%。选择F的学生数为36人,占13.04%。选择G的学生数为8人,占2.9%。选择H的学生数为3人,占0.72%。

可见,“2014级”学生的调查结果与“2013级”学生的调查结果相比,依然是兴趣爱好等内部动机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各类动机的排名没有变化,只是在数值上略有不同而已。这也证明,学生的学年虽然不同,但是学习日语的动机并没有什么变化。

四、结语

动机研究对于日语的学习和教学来说都是一个重要因素。经调查结果显示,非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类型按比重依次为:“文化兴趣型”、“语言兴趣型”、“学习发展工具型”、“工作发展工具型”以及“从众型”。从学习动机角度来看,前两者属于内部动机,比重较大。后三者属于外部动机,比重较小。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在学习日语。同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不因学年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基于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日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等,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赵绩竹,李守石.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实证分析及启示[J].外语研究,2014.

[2] 芦媛媛.关于中国高校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学习动机[J].知识经济,2010.

[3] 蒋庆荣.日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

[4] 王婉莹,大学非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定量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

[5] 高一虹,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杨微(1985-),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学法研究。

于鹏(1984-),男,河北唐山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日语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Neau2013-yjg006)

猜你喜欢

日语学习动机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日语被动态的构成及翻译方法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