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立管避震器颠簸路面的正面对决

2015-05-30

中国自行车 2015年8期
关键词:车友石板路红砖

骑车的、时候,你有时是否会有手部发麻的感觉?把立管避震器的使用,不失为骑乘时一种良好的辅助器物。当骑行路过坑、洼地带或遇到障碍时,把立管避震器的确能给骑行者带来更安全、舒适的感受。多说无益,小编特意选取了台湾的一些特殊路段,用实测的方式,亲身感受把立管避震器在恶劣路面上的真实表现!

1 北台湾:新竹胜利路石板道

小编的第一站来到地处台湾新竹东门圆环护城河周边的信义街与胜利路。这条石板路为市民提供了休闲与艺文空间,晚间穿插着街头艺人的表演,是当地的特色路段,漫步于此有些许的浪漫感。不过经过长年使用,石板路的表面已凹凸不平,路面亦产生了弧度。停下脚步观察,发现通过此地的汽车或摩托车,在路面上明显得跳动着。由此不难想象行经此地时,骑自行车的颠簸感会有多么强烈。还好,这里毕竟不是正统的石板路,小编也不是正统的古典赛选手,借助车裤的保护,接触座垫的臀部尚且过关。但不可否认,抓握车手把时,手部的震动依然相当厉害。

没有换上宽胎,也没有缠上双层手把带,我们让把立管避震器成为车手应对震动的第一道防线。从石板路上急驶而过,适时地上下动作使踩踏更加平稳,这时的把立管避震器就像公路车版本的前叉避震器,有效地缓解了震动。同时我们也采用了职业车手在石板路上奔驰的秘诀,通过流畅的踩踏,抵御不定时的弹跳路感。小编建议车友,如果有志挑战长距离石板道,不妨再搭配一副手套,减震的效果会更好,能缓解恼人的手部发麻问题。

2 中台湾:台中潭雅神绿园道

由神冈支线铁路改造而成的潭雅神绿园道,是台中市除后丰铁马道与东丰绿色走廊之外,规划最为完善的自行车骑行路线之一。不过,从潭子中山路出发的车友,骑过此处首先会感受到一阵颠簸,其中又以公路车的感受最为明显。探勘之后,小编决定把这里当作中台湾的代表路线。

假如骑的是山地车,或许感受还没有那么强烈。但如骑缺乏避震的公路车或折叠车车型,单趟13km的旅程,来回可要特别绷紧神经。路面的过多震动会影响抓握的安全性,很多车友就经常在这里被震得双手发麻。

上路前,柏油路看来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但细碎的砂石穿插破碎的路段却让入神经十分紧张。而加装把立管避震器之后,对路面的颗粒感已经有所改善,与加装前相比,着实平顺了不少。特别在穿越路桥的下坡路段时,虽然速度较快,然心态还比较放松。避震器的优秀表现,弭平了通过间隙时产生的骑行颗粒感,这也是把立管避震器效果最为显著的路段。

3 南台湾:高雄凤山三民路红砖道

最后一站,小编来到热情的南台湾,晨间的市场聚集着人潮。测试路段位于高雄凤山区的中心地带,三民路上的双慈亭前街坊邻居们采买的所在地。对自行车来说,红砖的路感不至于像石板路一样跳动,也没有太多细石或破碎路面的干扰,这是台湾各地都很常见的路面。

在加装把立管避震器后,震动的感觉、波动的感受已没有以往那么明显,与使用前的情形对比,把立管避震器隔绝了直接由地面传导到双手的震波,在没有高低差的情况下,通过横直交错的红砖道数次,整体感受与一般道路相去不远,这也是3个测试路段中最平顺的一段。唯有间或出现的水沟盖,会成为打扰旅程的不速之客,但从平稳的骑乘状态来说,把立管避震器使用的成效确实无庸置疑。

猜你喜欢

车友石板路红砖
石板路
一张卡风靡车友圈
石板路
乡间那条石板路(外一章)
No.2 如何看待蔚来车友群饭圈化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小区的石板路
“摩托瀑布”
红砖白石五店市
红砖及砂浆强度试验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