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书院文化,构建和美课堂

2015-05-30董霏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

董霏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

[摘 要]秉承蕺山书院的书院文化,凸显自己的课堂文化个性,构建和美课堂。这不仅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个性化落实,更是一种富有地域特点的课程改革的胆探索。和美课堂是学校全体师生所共同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儿童生命的发展要在不断的人文滋养中接受知识的熏陶,而在和美课堂文化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手脑并用,智情共生,所能获得的意义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书院文化;和美课堂;素质教育

我校座落在古城绍兴的蕺山脚下,毗邻王羲之故居和蔡元培故居。早在南宋年间,山阴学者韩琦及其孙韩性在蕺山讲学,学校自此发轫。明末大儒刘宗周在此创办证人书院,后改为蕺山书院,辗转递嬗,弦歌相继,至今已历八个世纪之久。刘宗周亲自讲学,创立了著名的蕺山学派,被后人誉为“千秋正学”。我们秉承蕺山书院的书院文化,凸显自己的课堂文化个性,构建和美课堂。这不仅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个性化落实,更是一种富有地域特点的课程改革的大胆探索。如何把“和美课堂文化”这一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应当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生长点和抓手。

一、更新教学理念,设定和美课堂的教学目标

1.关爱儿童生命,引导人格自主构建

和美课堂应当是在教师指引下,让学生知识智慧和情感智慧共同发展,使知性智慧与感性智慧和谐统一的课堂。儿童人格的构建不是靠外烁而成的,教师只有用充满期待的耐心和充溢激赏的爱心去灌溉、启迪、疏导、锤炼儿童人格,才能催生其主体人格的生成,为将来健康的和谐人格形成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运用既成文化来从事意义的创造和分享的过程。和美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多种文化共生、共融、共享的境界,需要与学生交流和分享意见、思想、情感,需要帮助学生获得关于世界和生活的有机整体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全面关照人格化启蒙的诸多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

2.尊重儿童生命,整合学科文化

和美课堂文化应该整合学科文化,走向课堂生活艺术化。让学生充分享受艺术化的课堂生活,这正体现了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对儿童和谐人格构建的呵护。新课堂对教师最大的挑战是,你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去选择、分析和吸纳。因此,课堂教学的难度和障碍就不仅仅是学科文化整合过程中各知识领域间的鸿沟,而主要是人格塑造和构建过程中师生对话的沟壑。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在学科文化艺术化创造过程中去甄别、借鉴、享受、丰富与积淀,最终润泽和丰满自己的人格形象和品位。

3.发展儿童生命,启迪人生智慧

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崭新的自我,改善与享用、提升与发展生命,从中受到鼓舞,进而丰富和充实人生。我们的教师也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课堂教学状态,当然,这势必是一个人生智慧生成的过程。热爱智慧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和文化精神,它涉及人类对生命与人生价值的领悟、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求索。

二、变革教学行為,形成和美课堂的教学策略

1.从“书本教学”走向“生活教学”,重构课堂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而生活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的感受建构起来的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润。教师只有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2.从“结论性教学”走向“情境性教学”,生成教学智慧

学科教学必然需要传授结论性的核心知识,那种只求过程体验不注重梳理归纳结论的教学是片面的,会带来教学的散漫与无目的。但同样的知识结论,是教师直接讲授的,还是儿童主动获得的,所代表的教学有天壤之别。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智慧特征将知识点转化为待探究的问题,有了问题情境就有了理智的挑战,儿童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此才能实现让儿童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并生成教与学的智慧。

3.从“记忆型教学”走向“思维型教学”,提升思维品质

学习需要记忆,没有记忆就不可能产生学习,教学应该促进儿童有意义的学习,在儿童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给予适时的训练,激活记忆潜能。但学习不能只有记忆,而没有思维,尤其是儿童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纯粹的记忆型学习泯灭的是儿童生命智慧的无限潜能,使学习由刻苦变成了痛苦。“思维型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对知识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通过自身的深度思维获得属于自己的见解、产生自己的思想,获得学习思维所带来的内在愉悦感,以增强学习的信心,体会学习的力量。

4.从“模式化教学”走向“个性化教学”,促进风格形成

学科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最优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任何模式都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也不适合所有的教师与学生,只用一种模式来进行学科教学,必然陷入模式化的泥潭。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汲取有效教学模式的精髓,并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特长,选择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方式,使教师具有个性,使学生充满灵性。尤其重要的是,要努力促使教师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要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5.从“纸笔测试”走向“真实性评价”,完善教学评价

真实性评价指的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真实性评价任务都是学习过程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重要经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三个鼓励融入课堂: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课堂上要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珍视学生的智慧萌芽,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成功、充满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鼓励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允许和肯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提倡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形式等。其次,为了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真实感受,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还一改以往凭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评判教师的教学和评判课堂的效益。

三、根据学科特点,构建和美课堂教学新模式

1.构建醇美语文,品味语文的醇美

醇美语文的课堂实施,我们确立了以教学目标的醇正为核心,教学内容的醇厚、教学艺术的醇醉为双翼的一主三翼的模式结构。

(1)制定醇正的教学目标,导向“醇美”。醇美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我们追求味感醇正,醇是指有浓浓的语文味,连绵厚实,余味绵长;正就是味正无杂味,真正是站在儿童的角度,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的正确导引。因此,教学目标的醇正策略就是站在语文学习的主体——儿童的角度,突出语文教学的本体之美,以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语文能力为重,同时关注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语文能力的达成和审美情趣提升和谐统一,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选择醇厚的教学内容,品尝“醇美”。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好似一对翅膀,托起了儿童语文学习的天地。因为语文课的功能绝对不止于识字学词,积累运用语言,还有精神的陶冶、文化的熏陶。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言语形式和意义内涵是对立的统一,它们完全可以互相促进、共存共荣。而且只有这两个方面的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相得益彰,更见成效。我们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找到言意兼得的语言实践点供学生咀嚼、涵泳、品味,引领儿童品尝到语言文字蕴涵的“美”。特别关注了以下内容:注意“陌生化”的语言现象,选择“秘妙处”的语言现象,关注“规律性”的语言现象。

(3)构建醇醉的教学策略,内化“醇美”。在语文课堂上,要使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情感升华和趣味激发变成和谐融通的过程,必须选择有效的、艺术化的教学策略。醇美语文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学情,实施激“趣”、入“境”、取“韵”、返“质”、顺“道”养“气”等策略,努力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在语文课上有微微醉的感觉。

2.构建思美数学,体悟数学的思美

(1)追求简单性,探索解题捷径。数学是客观事物的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而经过不同程度的抽象以后所获得的数学形式和结构总在不同的范围内呈现出简单的形态,这就是简单性。简单性是数学的内在美。许多数学问题,虽然其表面形式可能较为复杂,但其本质总是存在简单的一面。因此,如果用简单的观点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整体处理或实施分解、变换策略,则往往能找到解题的简易途径。

(2)构造对称性,转换解题方法。对称性是指组成某一事物或对象的两个部分的对等性。数学形式和结构的对称性,数学命题关系中的对偶性都是对称美的自然表现。有些问题用对称的眼光去观察,通过对称变换调整元素关系,则问题就可容易解决。

(3)运用相似性,引申发散过程。相似性是指数学的各种具体内容和形式之间存在着大量类似和相近的现象,即相似因素。包括数学图形与式子的相似,数学关系和结构的相似,数学规律和方法的相似,数学命题的相似等。由于相似的因素、条件能够产生相似的关系或结果,因此,在数学命题中常可利用相似的启示,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并能运用联想、类比、猜想等方法推广原命题,发现新知识,形成问题链。

(4)利用和谐性,变更化归问题。和谐性在数学中的表现是各种数学形式在不同层次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无矛盾性是和谐美的一种体现。解数学问题的关键在于问题形式的变换与化归,而变换化归的依据在于各种形式间在其本质上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利用和谐性,就是设法将问题通过等价或不等价条件 的转化。

(5)寻找奇异性,突破常规思维。奇异性是指数学中的和谐性或统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的破坏,是数学中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对原有的习惯法则和统一格局的突破。奇异性是和谐统一性的升华。奇异性的存在使得在解某些问题时,构造反例、寻求特例、采取反证递归途径或极端化手法能够发挥意料不到的作用。

3.构建趣美英语,享受英语的趣美

(1)用美术再现情境。儿童是通过形象认识世界的,由于图画具备了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所以深受儿童欢迎。教师可根据情境需要选择最佳形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它能使所教单词、词组和句子形象,直观,更富有实感。

(2)用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而爱唱歌又是孩子们的天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歌曲与教材配合,让学生们在愉快地学唱歌的同时,又学习了语言知识。尤为可行的是每堂英语课开始时唱一首英语歌曲,既能烘托课堂英语的“洋味”,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就是用音乐来唤起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我就着手用音乐欣赏,学唱外语歌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用表演带动学生。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到的是活生生的交际语言,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表演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即:模拟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以角色的身份来说话,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交际。表演激起了學生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得。

(4)故事演绎情境。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故事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故事演绎情境,不仅能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教师要善于挖掘,把英语的单词、课文、句型等内容放在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英语。

(5)用游戏活跃课堂。游戏教学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新鲜感,学生能在畅快的笑声中,兴味盎然地吸取新的知识,而且印象较深。在英语课堂中,充分运用游戏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情感因素,它能使学生萌发兴趣,增强信心,激起学生内在动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

儿童生命的发展要在不断的人文滋养中接受知识的熏陶,而在和美课堂文化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手脑并用,智情共生,所能获得的意义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如人格的养成,个性的培养,协作意识的增强,负责精神的递升,耐挫折力的提高,情感的深化……更有知识、能力的获得。所以“和美课堂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升华人的素养。这种多方面的意义无疑会十分有益于整体素养的提高,而这种提高又极大地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文化的形成。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高校健美操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简论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新形势下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路径
现代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网络素质”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