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冲突浅析

2015-05-30王文涛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教师队伍冲突

摘 要 大学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在高职院校交汇、冲撞,对教师队伍的文化认知产生了较大影响,并进一步对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观念构成冲突,暴露了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个体发展、缺乏职业信仰、教育伦理淡化等问题。缓解这一冲突,可从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贯彻“产学研用结合”的教师成长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民主型人际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出尝试。

关键词 大学文化;市场经济文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冲突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8-0074-04

当前,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客观经济主体,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并以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对每个社会组织和社会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高职教育是最紧跟市场经济脚步的教育,其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和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被深深打上了市场经济的烙印。高职院校在这样的价值诉求下,不断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强调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发展服务要面向产业、适应市场需求,其大学文化形态和特征在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对于是否应该接受市场经济文化进入高等教育的阵地,或者进入的程度如何,学者们存在争论。这种争论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冲突,即两者之间的文化冲突,并且较为集中地体现在高职教育的施教主体,也就是教师队伍身上,导致了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高职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大学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内涵剖析

大学文化是高等院校以及大学人在长期的大学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对大学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刻影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系统以及由此产生的实践活动方式。在大学独特的自由、包容氛围中,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等各种亚文化互相冲突制衡,在动态平衡中不断促进大学文化发展,这种文化是感性的、整体性的、传承性的。

市场经济不仅仅以一种经济现象存在,更是一种体现了较强文化特征的社会现象。市场经济倡导市场主导,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市场经济文化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尊重法制、效率核心、能力本位、优胜劣汰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是理性的、主体性的、契约性的、创造性的文化。

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文化,体现了世俗文化、大众文化的特性,与大学文化追求的高雅、学术、精英等差别明显,融合之下的冲突在所难免。而大学中的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学校的管理者、学术的倡导者,直接处在这种文化冲突之中。目前,高职院校强调“双师”,即教师和工程师,强调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其一层意思是不但要着力培养培训现有的专业教师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在担任教师身份的同时还要成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以求其贴近市场、贴近生产一线;另一层意思是鉴于目前的教育体系,这种培养和培训远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生产实习、技术指导的需要,因此,还需要从企业中聘请或引进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专职教师,承担一部分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与学校专职教师形成补充。因此,在这样的基本要求逻辑下,不管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其企业属性决定了其将较大程度地受到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鉴于两种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一边是对真理和社会的关注及对学术价值自由的追求,一边是对市场主体和效益优先的推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文化冲突在所难免。

二、教师队伍中大学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冲突的表现

(一)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岗位能力提高,忽视个体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文化和就业导向的功利性促使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关注以高就业率为诉求的院校自身利益,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度强调就业岗位能力(即专业技术)培养,而忽视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高职教师队伍中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的兼职教师和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较多强调所授课程针对就业岗位的实用性和技能性,技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成为主要授课方式。同时,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项目不断被引进课堂,实践训练在学校和企业中不断交叉进行,学校联合企业构建“校中厂”或“厂中校”,针对某一特定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已成常态。采用上述模式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甚至与企业用工岗位零对接,在就业市场上往往比较抢手,这也是近年来招生分数相对较低的高职院校就业率纷纷超越本科高校的主要原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就业率的背后,同样存在高的离职率和低的晋升率。毕业生在毕业后的较长时间里,在基层岗位从事重复性的一线技术工作,不少毕业生因得不到提拔而不断离职,长期徘徊在职业生涯的底层,很难取得突破。反思人才培养过程,学生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等环节被忽视,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沟通能力与人生规划能力等素质低下是重要原因。

(二)价值取向方面:过度追求功利,缺乏职业信仰

受到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在弘扬创新与竞争,唤醒自主和理性的同时,其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如自主意识和真理追求意识的弱化,“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价值观开始淡化,逐渐在市场经济文化与大学文化的交互冲突中,日益显现“商品人格”特性。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薪酬体系一般是依据职称,高职称就意味着更多的薪资、更好的福利和更高的地位。而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又要求教师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量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为了职称评定而“生产”论文,这种氛围弱化了学术论文撰写的社会公益性特征。同时,更多的科研项目也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追求科研经费到账数量的原因,当然,这里面同样存在学校科研杠杆的作用。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实质上与高职院校之间只是短期雇佣或弹性工作关系,对他们而言,没有实施教育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也没有在教育领域发展的诉求,他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对物质报酬的单一功利追求,以完成自己的实践教学等相关任务为唯一目标,根本不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更不会对学生成人、成才形成责任。总体看,在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不可避免地更加注重功利追求,淡化学术和责任追求。

(三)人际关系方面:契约制度不断强化,教育伦理开始淡化

在传统的大学文化概念里,教师与大学是一种靠伦理道德约束的松散关系,教育工作对于教师而言是“良心活”,而不仅仅是工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主要是靠教育伦理维系的责任关系,教育情感是这种关系的基础。市场经济文化迫使高职院校更注重竞争和效益,其表现就是教师与学校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以及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卖方与买方关系不断被强化,体现了交换契约的刚性,这必然会促使契约制度的不断强化。这样“大学与他们的雇员以及他们的消费者之间越来越失去传统的伦理性约束,转而采取市场性的选择和被选择关系”[1]。 在这样的选择关系中,高职院校和教师就需要采取措施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兴趣、需要和期望,这是高职院校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初衷,以便于不同身份的教师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学生的愿望和需求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而且差异很大,专任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根本无法满足,兼职教师由于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感不强及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作为“卖方”很难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作为“消费者”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之就业市场的不稳定,很难理性表达愿望和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教师群体所追求的“学术自由”法则在市场经济文化之中无从谈起,传统的大学文化价值体系整体失衡,引发教师队伍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

三、教师队伍中文化冲突的化解路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卡尔·罗杰斯于1952年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以学生为中心”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着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2]。在这种理念下,高职教育不仅仅要重视职业技能训练,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素养养成,造就其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方面在内的综合品质。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要由专注岗位能力提高转变为专注职业素养提升,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素质拓展机会,将职业素养提升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赋予学生个体更多的选择权利。推行学分制改革,允许学生跨专业(院系)、跨年级选课;开设更多辅修专业,创造允许不同学科专业学生交叉辅修的机会。其次,改变“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强调课堂互动效果和过程体验;由单纯技艺传授向创造性思维训练转化,启发学生创新性,强化钻研精神;由单纯强调作业效果向关注人才培养最终目的转化,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强调对教学全过程的分析、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内与课外交流、理论与实践交流、国内与国外交流的有机结合,开阔学生视野。

(二)贯彻“产学研用结合”的教师成长理念

产学研用结合,指的是高等院校联合行业、企业、政府等相关机构,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创新活动。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用结合”的重点在“用”,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教师在企业开展实践操作,得到充分锻炼。同时,“产学研用结合”为专业教师提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的平台,教师在此平台中的工作可以被视为一种理性的、合理的学术追求,其工作成果也应得到肯定。在此背景下,在教师薪酬制度中淡化职称等级对个体薪酬的影响,将产学研用成果作为薪酬等级确定的重要条件,可以促使教师队伍回归学术追求,再辅以“宽带式薪酬结构”,可使部分教师因产学研用工作成果突出而得到更好的薪酬回报。

当然,教师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固然离不开对功利的追求,只不过其中存在一个职业道德高低的把握及社会功利与个体功利之间的平衡问题。高职教育的学术追求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追求,它更注重服务和应用,也就是说更专注于技术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三)倡导“以人为本”的民主型人际关系

高职院校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服务对象为根本,要遵从“个体平等”的理念,提高“服务育人”意识。“个体平等”指学校管理者(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基于享有权利和应承担义务平等的人际关系。现代文化是多化文化,现代经济是市场运作,这其中体现出的市场经济文化特征塑造的这一代新人,普遍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3]。当代大学生及教师普遍认为:学校管理者(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尊严与生命价值的绝对平等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也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底线”。因此,学校应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集中资源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帮助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观和价值观,进而达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还应积极打造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平台,及时解决各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有个体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上是绝对平等的,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尊重,都需要平等对话与交流,因此这种“以人为本”的民主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平等,不同的群体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管理者对教师、教师对学生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文化来衡量和评判对方的文化,在对待和解决问题上也不能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文化强加于对方,所有个体之间既要保持相互之间的自然关系,又要各自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遵从一定的社会“游戏规则”[4]。遵从这种“游戏规则”,就需要双方平等的各自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及承担违反契约的惩罚,才能保证个体之间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统一。

参 考 文 献

[1]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2]王文涛.“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93-96.

[3]李岚.高校师生关系的错位与重构[J].新闻爱好者,2010(5) :117-118.

[4]李官.师生关系的重构——从功能性师生关系到存在性师生关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1):89-102.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教师队伍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
论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战略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