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结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景颇族传统舞蹈

2015-05-30沙朋芳

文化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沙朋芳

摘 要:景颇族具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其传统舞蹈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优秀代表。然而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景颇族舞蹈难免会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景颇族传统舞蹈,就要把握现代文化与传统舞蹈之间相互共生的关系,既要保留景颇族传统舞蹈的原始面貌,又能够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景颇族传统舞蹈;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景颇族是我国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与缅甸的克钦族、印度阿萨姆的新福族同属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和中印边境。当前我国的景颇族主要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聚居。景颇族的舞蹈具有神秘和深邃的意义和较高的美学价值,真实地反映了景颇族人民的生活。

一、景颇族传统舞蹈概况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主要的传统舞蹈形式。景颇族崇拜太阳神和木代神,因此过目瑙纵歌的形式来祭祀木代神[1]。目瑙纵歌的意思为一起跳舞,是景颇族最隆重、规模最大的节日庆祝活动,属于祭祀性的舞蹈盛会。在景颇族的迎宾、婚丧嫁娶、喜庆丰收、凯旋、出征等活动中都要举行目瑙纵歌。目瑙纵歌的主要形式就是在广场上竖起四个目瑙柱,然后男女老少盛装进行三天三夜的舞蹈。目瑙纵歌舞蹈,具有一定的线路要求,,并且要选择水平较高的人进行领舞。除此之外,景颇族往往还以舞蹈的形式来祭祀亡灵、庆贺乔迁新房等等,活动。

二、现代文化对景颇族传统舞蹈的影响

以目瑙纵歌为代表的景颇族传统舞蹈是景颇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象征,代表着景颇族的历史与文化。在当今社会,景颇族传统舞蹈必然会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随着目瑙纵歌被定为节日,甚至被搬上荧屏和舞台,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了目瑙纵歌的魅力,对于开展大众娱乐、发展地方经济、宣传景颇族文化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目瑙纵歌本身是一种祭祀仪式,要将其搬上荧屏和舞台就必然要对其进行一些改造,用现代审美的眼光,来改造墓道洞哥。景颇族是我国的一个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难以抵御现代文化的同化。如果传统文化难以抵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那么景颇族的民族传统文化身份就会逐渐模糊。因此推动景颇族传统舞蹈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就必须正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纠结。

(一)舞蹈意义的改变

景颇族的目瑙纵本来是单纯的祭祀仪式,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平安。然而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其意义已经远远突破了祭祀的范畴。在景颇民族的生活中,婚丧嫁娶、节日欢庆、丰收的活动都要进行目瑙纵歌。目瑙纵歌的活动时间也由2天扩展到4至6天。传统的目瑙纵歌仪式只有本民族人员参与,而现在外界人员也可以参与目瑙纵歌。这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目瑙纵歌神秘性,使其成为了一场歌舞盛宴。

(二)目瑙纵歌受到乡村旅游的影响

我国的景颇族大多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云南省本身就是一个旅游大省,而龙川县由于景颇族的聚居又被称为目瑙纵歌之乡,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盛行,当地已经开发出了景颇族文化体验的旅游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根据对景颇族文化进行保护与发展的理念,其旅游主题主要是体验景颇族的生活和了解景颇族的文化,在旅游中向游客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景颇族的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民俗活动和文化等等。例如民俗生活体验游、目瑙纵歌狂欢游、民俗村寨游等旅游活动非常盛行,当地也组建了景颇族的民间歌舞表演队和乐队,新建了一些文化设施和旅游设施。

在旅游活动中,以目瑙纵歌为代表的景颇族舞蹈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观赏性,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旅游内容。为了向游客展示了景颇族的民族文化和风情,当游客到来时往往就会上演目瑙纵歌活动。在乡村旅游潮流的推动下,目瑙纵歌活动已经走向了市场化和商业化。村寨中出现了专业的目瑙纵歌舞蹈演员,其舞蹈的意义不再是为了祖先和节日,而是纯粹将其作为一门谋生手段,在舞蹈的过程中也失去了谨慎、敬重和严肃的心情,影响了目瑙纵歌传统的舞蹈状态[3]。

(三)目瑙纵歌受到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

景颇族本身就是一个跨境民族,而陇川县无论是地域面积还是人才数量都比较有限,旅游业的规模较小,难以提高旅游开发管理的水平。因此出现了过度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行为。当前陇川县已经将目瑙纵歌节作为一个重要的外交载体和人文资源,陇川县举办的目瑙纵歌节具有声势浩大、节奏鲜明、舞步有序的特点,往往还具备了中缅友谊足球赛、中缅歌手演唱会等项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国的景颇族与缅甸的克钦族同根同源,因此具有较强的族群认同感,目瑙纵歌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缅的边交关系,成为了中缅边民互娱共乐的一种形式,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已经成为了一种振奋精神、弘扬文化、商贸交流、民族竞技的综合性活动,其本身的祭祀意义和生活化色彩逐渐被消减。

景颇族的传统舞蹈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经历了由自发变迁到人为推动的过程。特别是目瑙纵歌成为节日之后,其本身的文化和自然基础已经被消弱,代之的是民族风情的展示演出。通过传统舞蹈是更多的人了解了景颇族的历史和文化,但是景颇族传统舞蹈的文化功能和含义却在渐渐地消失。事实上,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在坚守本源和与时俱进之间选择。民族文化必须与外来文化进行比较和接触,才能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反观自照,超越本身文化的局限。因此要实现景颇族传统舞蹈的保护与开发,就必须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结语

景颇族的传统舞蹈是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和代表,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与融合。在开发和保护景颇族传统文化时,必须对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的比例进行控制,充分的保护景颇族传统舞蹈的文化属性,避免传统文化遭到破坏,促进景颇族传统舞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居里.陇川景颇族“目瑙纵歌”的传承与发展——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西北民族研究. 2013(03)

[2]施洪,李茂琳,高陞.景颇族目瑙示栋中的动物元素[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07)

[3]张晓萍,刘德鹏. 民族旅游仪式展演及其市场化运作的思考——以云南德宏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为例[J]. 旅游研究. 2010(02)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