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的情感教学艺术

2015-05-30刘存英

关键词:作文教师教学

刘存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96-02

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教学是综合检查学生听、说、读、写的主要手段。许多教师形式上采用大作文、小作文、课堂训练作文、课外练习作文等加大密度地写;内容上强调缩写、改写、仿写、片段描写等全方位多层次地练。然后是认真地改错字、病句,反复地画波浪线、红杠杠,不同层次地下眉批和总评。等到学生从繁重的作文练习中解脱出来的时候,面临着的便是各类考试,当学生看到一个个陌生的作文题时,却不知从何写起。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的多维辅导,培养良好的写作个性呢?

1.指导要切实际,有话说,易动笔

作文教学中,老师的指导很重要。

(1)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指导。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优秀作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本着“以读带写,读为写引路”的原则,充分发挥课文对写作的指导作用,紧扣课文表现手法、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行文等方面指导学生的写作,让学生通过课文去初步感知应该怎样写。在学习周涛的《巩乃斯的马》时,提到作者通过对比引出对马的赞美;又由奔腾的马联想到我们人应该怎样地存在,明确其中的对比和联想两种艺术表现手法为散文的常用手法。在写这个单元作文《镜子》时,一学生就从古今镜子的外形、映像对比中联想到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以史为镜的结果,从而明确“以镜为鉴”的主题。

(2)结合优秀例文进行指导。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讲的就是学习和模仿。教师要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从优秀作品中获取有益营养以作为已有知识的补充,借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和丰富写作材料。同时引导学生模仿例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和表达手法,掌握作文的规矩,进而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有新意的习作来。在写作之前,先给学生示例一、二篇范文。在写“痛苦”这个话题作文之前,先给学生讲“蚌的故事”:一只蚌说:“我体内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极重极圆,我遭难了。”另一只蚌骄傲地说:“我赞美上天,赞美大海,我毫无痛苦,我很健全。”一只经过的螃蟹对健全的蚌说:“你可知道你的同伴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由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实际,三年的努力,将孕育出天之骄子。在写“早恋”话题作文前,先给学生讲《家庭》杂志中的一故事:舍弃大学未婚生子,无尽苦难岂是一纸判决能了结,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学阶段谈恋爱的不智。

(3)要联系实际进行指导。宋代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特色作文,必须有“源头活水”。作文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社会生活是写作源泉,作文要写得生动活泼,真实自然,要让学生多接触事物,扩大视野,积累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熟悉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去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多观察生活,并指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去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让学生的大脑中储存一定的生活材料,扩大“进口”,作起文章来才不至于有“无米之炊”的烦恼。班上有同学病了,住院治疗。经组织,同学们来到医院,在慰问同学的同时,大家还目睹了医务人员的不易、生命的脆弱。在后来写“珍惜”话题作文中,一些同学都同到了这一素材。

2.批改要抓闪光点,善交流,激热情

作文教学中,老师的批改很关键。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学校改不完带回家改。教师花的精力和时间很多,学生所得却很少。针对这种劳而少功的现象,教师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修改时,可采用学生自改、互改、教师批改等方式。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让学生“十查”:观点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扣题是否紧密;详略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完整;文笔是否简练;句子是否流畅;用词是否确切;标点是否准确。

批改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心灵沟通、感情交流的过程,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作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教师批改时,情感的投入越多,学生收获自然也就越大,因而也就越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因此要强化评语的感情色彩,让学生看了受感动。对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老师都应热情地加以褒奖。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其中的道理,首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才生信仰,有了信仰才生力量,思想贯通便等于头脑解放”。对写作基础差的学生的评语不仅应如此,而且更应抱着希望,给予信任,加以鼓励。教师批改的语言,应委婉亲切,多用商量讨论口吻,如“这样改,你看行不行”、“建议换成……”、“这个词如换成另一个词,就更好了”、“这段叙述不清楚,再好好想一想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学生看了诸如此类的批改语,会感到教师信任他,再写时,积极性将大增。

3.讲评要燃希望,讲效应,增信心

作文教学中,老师的讲评很实效。

学生完成初作,急于知道自己写得怎样,一般都爱听评讲。抓住学生这种心理,从学生的作文中挑选有代表性的让大家分析评论,指出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应该如何写,使学生在讲评中得到启发;或让学生读范文,引导他们将范文与自己的作文对照分析,领会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最后教师作出总结。这种方式能提高批改的效果。评讲作文是每个语文教师在修改学生作文后必须做的事。目的是通过评讲,肯定长处,指出通病,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在“规则”话题作文中,一学生的作文题目是《现实的西游规则》,由一个6岁小孩的疑问“为何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办到的事,偏要一步步地跋涉?”引发对《西游记》的回顾与思考:108劫应是一种规则,经不过如来定的劫难就取不了真经。就如登山比赛,比赛规则是一步步地攀登,而不能乘直升飞机上去。由此联想到人生,人活在尘世,很多时候要遵守规则。此文的精彩处在于善思、能思,且运用比喻、联想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但欠佳处在于过多强调唐僧的婆妈、权威,偏离主题。经讲评,大家既欣赏了其优点,亦审视了其缺点,引导他们择善而从。

总而言之,情感贯穿写作的始终,教师应充分抓住写作前的指导、写作后的批改、讲评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使之笔下生花。

猜你喜欢

作文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