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试点专业改革模式探索
2015-05-30马会强等
马会强等
[摘 要]工科院校专业综合试点改革是培养工程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根据环境工程试点专业改革的实施运行,从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人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校企联合,注重工程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重基础、懂行业、重实践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环境工程 试点专业 培养模式 工程实践 校企协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152-02
工科院校专业综合试点改革是培养工程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试点专业改革要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以共建师资队伍为核心,共定课程体系,共管教学环节,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我校作为石油石化工科院校,肩负着为辽宁省重工业基地乃至全国石油石化行业培养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工程型人才的重任。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为省部级重点学科专业,通过试点专业改革,探索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工程人才。
一、建立有效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一)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
环境工程专业改革要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适应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我们筛选出抚顺石化公司、抚顺石油研究院等10余家具有与环境工程密切相关的主流企业,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吸收企业及行业专家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指导专业发展规划、制订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人才培养机制体现在:一是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介入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训教学、毕业实习、成绩评定等环节。二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强化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培训,请企业工程师、技术员进课堂,建立高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的机制,使他们相互沟通,发挥各自所长。三是进一步加大实践环节并将实验、毕业设计、实践等环节进驻到企业中。四是优化实习基地,搭建企业实践的平台,完善实践教学环境。五是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形式。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实践。
(二)优化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从2012年开始,以强化工程人才培养和实践创新为主,以石化行业三废处理处置为核心,校企联合课程为切入点,环境领域服务为拓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项目研究”的新型课程教学体系。鼓励专业教师将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基础原理理论引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完整、新颖的知识观念,以利于环境工程人才培养。
在保证专业核心理论基础上,加强专业延伸拓展,注重培养学生适应不同行业岗位的能力。我们根据抚顺及辽宁经济发展需求,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最新动态、专业教师科研特色,在培养方案设置“专题选修课程群”,各设置3门课程组成专题选修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在熟悉共性知识基础上,掌握一种先进实用的技术方法,以符合环境工程试点改革厚基础、宽专业、重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一)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增加教师企业经历
我们制订了企业培训计划,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工作。通过进驻企业,教师熟悉了担任课程领域的最新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并将其及时引入课堂;组织召开项目对接洽谈会,与合作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通过开发实用技术、技术咨询服务等形式的科研课题及项目合作,使专业教师处于行业实用技术的前沿,提高了专业教师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
(二)与企业务实合作,建立常态、高效的兼职师资队伍
在双方务实合作基础上,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另外,聘请了10余名中高层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些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兼职教师承担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清洁生产等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实现了课程教学的企业化、应用化,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深化教学改革,体现工程人才培养特色
(一)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工程人才培养标准
1.理论教学
我们以校企联合课程为核心,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引入最新科研成果、企业生产案例、工程创新成果、最新工艺,并采取校内授课与企业授课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以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校企联合教学课为主体的网络学习平台,能够满足学生网络学习需要。
2.实验教学
我们调整了专业课实验项目,进一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根据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更新实验内容,一是将相关企业成型的生产反应过程、污染物处理过程微缩化,设计成实验项目进入实验室;二是将教师最新科研成果、企业工程创新成果带入实验中去;三是将一部分实验搬到企业,结合企业生产设备、原料完成实验。通过以上的实验改革与实践,丰富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
3.实习、毕业设计
重新修订了实习大纲,细化了实习内容,落实了实习项目与相关企业的对应性、可操作性;通过改革丰富了实习内容,真正让学生在实习中得到了锻炼提高。毕业设计主要增加了企业生产实践内容的比例,并采用“双导师制”,通过毕业设计,锻炼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改变了传统的以灌输式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基于项目和典型工程实例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和研究型学习方法,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
环境工程基本理论是从事专业领域工作和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应该学好学扎实。我们采取组织教师编制习题集,让学生多做多练;组织开展专业理论竞赛,通过竞赛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我们采取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方式,设定工程案例、科研项目进行研讨,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参与科研项目发表了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并在大学生竞赛中获奖。
四、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一)加大专业课实验比重,修订实验项目,各门实验全部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
继续以开放和预约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实验提供便利条件和技术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兴趣。鼓励教师将自己具有工程背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建成以校级和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主体的实践教育体系。
(二)按照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规范,遴选校外实习基地
整合校内实验室和相关专业设备资源,与石油化工实物仿真实习平台环境模块共同组成校内实物仿真实习基地,建成了校内虚拟仿真实习基地,构建了“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物仿真实习基地—校内虚拟仿真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并通过科学管理、有效指导、严格考核,保证了实习基地高效运行。
(三)在毕业设计环节,采取校企共同设计题目、联合指导、过程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构建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体系,涵盖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论文评阅、毕业答辩等方面,保障了毕业设计质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结语
专业综合试点改革要求在人才培养上要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服务企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环境工程试点专业改革中我们与地方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成熟的合作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体现了工程特色,满足了社会需求。环境工程试点专业改革模式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重基础、懂行业、重实践的工程技术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郎婷婷,张艳,沈为民.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光电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
[2] 姚曼华,王美蓉,王军,孟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专业建设方案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14(2).
[3] 范小花,易俊.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4] 张晓燕,向嵩,李远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
[5] 王芳,张红,陈丰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