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5-05-30吴杰

江苏陶瓷 2015年8期
关键词:花货紫砂壶艺术

吴杰

紫砂壶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沏茶工具,其制作工艺、性能特点虽经百年风雨,却一直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宜兴紫砂壶以其独一无二的泥料材质、丰富多变的造型而深受世人的喜爱,根据造型特征,紫砂壶主要可分为光货、花货、筋囊货三大类。其中花货主要是以各种动物、器皿、花草树木等为基本原型而进行具象化或抽象化的艺术再表现,是最具有表现力度的一种造型。自古以来,花货紫砂壶精品不胜枚举,而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自然界的梅树为素材原型来创作花货壶,更是成为了历代壶艺人钟爱的艺术表达形式。“梅椿壶”(见图1)就是一把典型的以梅为题材的紫砂壶。该壶造型承花货之精华,融入自然美景色中的元素,遵循传统壶型的风格特征,给人以端庄人心的感受,亦将梅花的高洁品性完美呈现,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品位。

在紫砂壶经典器型中。梅形壶自古便独领风骚,这其中尤以清代嘉庆年间的著名女性制壶艺人杨凤年所创作的“梅桩壶”首届一指,该壶以梅桩树干为本,虬曲挺立、状物毕肖,精心刻画出梅瘦骨傲霜、不畏艰辛的灵性,成为后人竞相模仿和创新的范本。“梅椿壶”在主体艺术形象的设计上,充分汲取了前人经典意蕴。将自然物象融于一体,是对“梅桩壶”更好的延续和诠释。

紫砂壶作为一种泥巴艺术,其形制决定了紫砂丰富的表现形式,而花器造型则是其中表现力度最强、最生动的一种形式,捏、塑、雕、琢、贴、镶、嵌等均被运用到花器装饰中,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壶艺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梅椿壶”色呈紫韵,构思巧妙、装饰精美、典雅美观。壶身取一段老梅桩,厚重而大方,平盖嵌入壶口,呈平面状,壶底亦为平底,上下平行,似树桩的横截面;壶身上树皮古拙嶙峋、凹凸有质,虽是点缀的装饰,却无疑使壶身的树桩造型更加逼真而惟妙惟肖;壶把、嘴、钮彼此呼应、情境统一,全部用极富遒劲的梅枝组成,仿佛由壶身生长而出,弯折有度,富有生命力:壶身及壶盖上的梅花是用堆花手法将泥浆堆积塑造成型,一簇簇腊梅花绽放其间,俏丽舒展、英姿烂漫,仿佛正在风中舞动,栩栩如生,自然气息浓郁。整器沉着稳重、精致生动,虽是一把壶,却仿若一幅自然缩景,梅桩劲骨,花影婆娑,无论是花朵还是虬枝树纹,无不师法自然,独显天地灵韵,将形、神、气、态四要素贯通一体,于优美造型中展现梅的形象特征。立体触感极强,实现了对自然情景的完美对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气质与意境。

紫砂壶包罗万象,其内涵蕴意往往是一把壶具备收藏价值的真正原因。以梅人壶虽是一种常规的壶艺设计手法,但把梅的寓意通过精湛的技巧和泥火的演绎,尽情流露出来,才是一次境界的提升,从而使整把壶富有思想内涵和灵魂性。梅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它利于庭院栽植,又适作古桩盆景和插花,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其花芳香美丽,是园林绿化之优选植物。梅开春百花之先,美丽动人、斗寒傲霜。表现出一种永不屈服的性格。自古以来,关于梅的诗文不胜枚举,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等,它更作为一种君子精神的象征而被世人所慕拜。“梅椿壶”无疑通过一把壶的形式,将梅的丰富意蕴体现出来,是通过艺术上的提炼加工,将之升华为高于自然生活的精神内容。从而打动人心。

紫砂壶不仅是实用茗具,同时也是颇具内涵深度的艺术作品,它将艺术与传统文化、思想等完美融合一体,使之成为文化的载体与产物,呈现给世人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实现人与壶的共鸣。“梅椿壶”就是这样的一把紫砂壶,虽然在题材选择上,它仍然依托于传统的梅韵题材,但也正因为一缕梅香所萦绕的不朽经典,使得整把壶都充满了智慧和品性的情怀,营造出深刻的文化氛围,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属性。

猜你喜欢

花货紫砂壶艺术
紫砂花货的艺术特色分析*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纸的艺术
艺术奇葩——宜兴紫砂壶象形器
浅谈紫砂花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