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菊花盛开秋色浓

2015-05-30殷莉群

江苏陶瓷 2015年8期
关键词:花货秋色形体

殷莉群

在中国陶瓷的历史长河中,宜兴紫砂陶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枝奇葩,以独特的风格蜚声中外。根据对古窑址的发掘,紫砂陶的起源可追溯到北宋中叶,距今约有一千年的历史,而其中最为盛名的紫砂茗壶亦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发展过程从未间断,时至今日已成为紫砂陶和中华茗具的杰出代表。

关于紫砂茗壶的特征和审美,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曾在他的文章《壶艺说》中提及,即“一件精美作品的内涵,必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优良的实用功能。”这些同时也是壶艺创作的标准,是衡量一把壶技艺水准的核心。紫砂花货“秋色壶”(见图1)在表达形象和表现意境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这三个主要因素,其结构简洁而不单调、生动而不繁琐,贴塑的菊花栩栩如生、优雅绽放、气韵独到,对精湛技巧的要求极高,同时,其外形饱满大气、流畅得体又不失实用泡茶品茗之效,而以秋色二字之名勾勒意境,融入人文寓意等,更进一步提升了壶的整体文化效应,实现内外统一、形神俱佳的效果。

通常紫砂壶在进行设计制作时,都必须在形制和装饰上确保整体的视觉美。形制,即紫砂壶的造型,它以变化丰富而独树一帜,可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虽然传统造型多以实用为主。但创新也一直在与时俱进,比如制壶艺人可以借用壶元素来发挥和延伸壶艺概念,使之更具有情感和文化,也更能够深入人心。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自然形体又称花货。它取材于自然界动植物,并主要采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将其本质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花货壶的造型往往带有一些浮雕、半浮雕装饰。将自然形态演变为壶的形态或合理部件。花货造型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善于抓住本质特征,表现自然形态之美,通过形、色、工的巧妙配合来陶冶情操。

“秋色壶”形制大气浑朴、独具匠心,壶身圆润丰满、骨肉亭匀,鼓腹凸出张力,弧度虽延伸至壶底,却依然稳健挺拔。显得厚而不重,肩颈虽短,却简洁雅致,壶口直径较大,便于冲泡,壶盖圆鼓,其直径与壶口完全一致,上下相切,密闭合缝,一弯壶嘴与圈把置于壶身两侧,彼此呼应,丰润流畅,与壶体风格统一。

堆贴花装饰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此处手工堆贴修饰,浑然天成,将菊花的形象完美呈现出来,形成了一种浅浮雕的视觉效果。作为一把以大自然中的菊花为形态特征的花货紫砂壶,“秋色壶”对于物象的表达十分强烈。其整体塑造情感丰沛、内容丰富,将花货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壶盖面上装饰抽象的菊花辦,圆条状花辦规整地合并成一个圆,其大小相同、比例一致且对称合理,呈若干等份,而流畅利落的线条组织于精确严密的结构之中,一气呵成,与此同时,壶钮造型似一根花枝,俯视整个盖面,整体就如同一朵绽放的秋菊,显得静中寓动、诗情画意、生机勃勃;其次,在壶身一侧,一朵盛开的秋菊正绽放其上,花辦或伸展、或微微卷曲,黄色的花蕊格外夺目,气韵流动、富于变化、色彩精妙,好似一朵真实的菊花。立体感极强;一簇花叶从壶嘴根部伸出,向后攀伸粘贴于同一侧壶身,刻画清晰。构图生动有趣,每一张叶片都保持独一无二的形象特征,叶脉逼真、边缘轻盈,充分流露出自然叶片的立体感、画面感和飘逸感,仿佛有微风拂过,静中寓动、师法自然、妙趣横生,而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隐现于叶片之间,若隐若现,更具生命感染力。

“秋色壶”在形体上讲究规整合理,壶的形象与菊花的形象融合,并且按照紫砂语言特有的形式美予以呈现。去粗取精、提炼加工,使之神韵丰满、气质高雅,富有自然韵味,充分表达壶的创意,突出作品主旨蕴涵。

古人多以秋菊寓意丰收,这种秋天的植物如黄金一般的色泽,带给人们劳动收获的喜悦。因此,很多壶艺作品都取菊花式样,流露浓浓的人间秋韵。菊花,又与梅花、兰花、竹子并称“四君子”,象征人格之高洁、君子之风范,它的这一层寓意也常常被壶艺人恰如其分地融入作品中,使紫砂壶焕发出独特的精、气、神。因此,菊花所包含的人文寓意成为了这把“秋色壶”的情感内涵。

真正的艺术应充分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紫砂壶作为情感思想的载体,往往更具艺术表现力。菊花一直以来都是紫砂壶中的重要表现题材之一,历代制壶艺人对这一物体的形象与内涵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和提炼,创作出大批菊花样式的壶器佳作。“秋色壶”于独具风格的造型中,表现出菊花盛开的气场,将菊花高洁、美丽的形象自然流露出来,仿佛是真实的自然缩影。升华出君子风度,给人以精神力量。同时该壶以烂漫秋菊营造浓浓秋韵,体现出不凡的紫砂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花货秋色形体
山里秋色美
呈坎秋色
紫砂花货的艺术特色分析*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艺术奇葩——宜兴紫砂壶象形器
浅谈紫砂花器
鸡霉形体
秋色平平空寂寥
缤纷秋色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