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探微

2015-05-30陈凤民

成才之路 2015年8期
关键词:行动心动数学课堂

陈凤民

摘 要: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使学生达到行动加心动。根据目标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师生、生生互动,多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数学课堂;学生;行动;心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67-01

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思维。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的参与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达到行动加心动。所谓“行动”就是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目的而采取的活动,如在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时,同学们通过亲手抚摸、比较、测量来研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所谓“心动”,就是随着自己的操作,心随之活动,想一想:为什么这样操作,这样做能得出什么结论,存在什么问题等。如同学们在测量长方体棱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不一样,一组相对的棱的长度为10厘米、10.1厘米、10厘米、9.9厘米,为什么相对的四条棱长度不一样,而通过用铅笔作标准比较,四条棱的长度却一样呢?通过思考,学生就会引进误差的概念,忽略误差不计,得出长方体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是相等的。只有“行”和“心”互动,学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一、有目的地去“动”

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就要学生动。动可不能乱动,有说有笑,有打有闹,那就不是课堂,是游戏场了。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动,怎样动。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也许有的学生目标模糊,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指导学生有序地进行学习,教师不能牵着走,但在恰当的时候要给予指导。如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的特征时,要让学生动手测量不同的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再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观察有何特征,再总结出结论。又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心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很快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明白了学习目的,心里想着,手里动着,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自愿地去“动”

课堂上教师不要强迫学生做什么,而要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做。教师要创设积极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同时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活动的自由。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研究、总结。

例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将整节课设计成小朋友“琪琪” 过生日的情境,从房间布置有规律的小旗、拉花、小灯笼,到欢乐的小伙伴,学生耳目一新,积极性立刻调动起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找一找、猜一猜、摆一摆、涂一涂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又将练习融入为“琪琪”表演节目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规律无处不在,学生学得开心、快乐。

又如在学习克和千克时,有道题是比较1千克棉花和1千克的铁谁重?有的同学脱口而出1千克的铁重。教师没有说对错,要求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带着疑问去想办法,汇报时都很兴奋,有的说利用掂一掂进行比较的,有的说用秤秤一秤来比较的,有的说通过推理想出来的……殊途同归都认为它们一样重。学生采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了学习,学习积极性高,掌握知识牢,不易忘。

三、师生、生生积极互动

单纯的师动、生动就像行驶在铁轨上的火车,时刻会脱节,只有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行动密切结合起来,火车才能平稳高速地行驶。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增强互动和交流会加深情感,增进友谊,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位置和方向时,如果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看地图按照“上北下南”的方法识别方向寻找位置,学生就像听天书一样,更不用说应用了。教师结合地图讲,再结合学生亲自用地图认,并到室外亲自感受方位,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方向,也就找到了位置。要想达到积极的师生互动,师生之间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是良师益友,师生之间关系密切,无话不谈,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没有压力,学起来放得开,动起来不受拘束。

四、多参加实践活动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途径。

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时,需要同学们利用磅秤测体重,学校设备不全,教师就领学生们到学校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去测体重。学生们通过亲自用秤、亲自认秤,亲自测出自己的体重,和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不仅增长了测量重量的知识,而且也学到了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们把全班同学的体重制成了单式统计表,又制成了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上发现了很多的信息,如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各个阶段体重是多少人等。从学生们灿烂的脸上,教师看到了孩子们成功后的喜悦,也看到了孩子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孩子们是可以塑造的天才,未来的孩子是实践造就出来的。

动是孩子的天性,关键是调动好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向着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使“动”为学所用。在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能真正地使行动和心动结合起来,数学课堂将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单凤娥.浅谈如何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作用[J].宁夏教育,2012(10).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猜你喜欢

行动心动数学课堂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用舞台“行动”进行创作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