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
2015-05-30王集建
王集建
陶行知先生说过:“儿童时代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十岁以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的成长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陶行知先生的话,精辟地说明从儿童时期就重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造就未来中国高素质人才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是对儿童实施怎样做人的基础教育,它是社会的需要,又是一个人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我国国情的需要。
现在,不少学校乃至家庭忽视教育的整体性,片面地抓智育,忽视德育,使得不少儿童在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出与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相适用的地方。如自私个性、自由散漫、独立生活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认真、自控能力弱、挑吃挑穿、不爱惜物品等。为此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作为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者,首先必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实际表现,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近年来,我们尝试着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开展竞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少年儿童好胜心强,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经常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开展了“校内无杂物活动月”、“争做爸爸妈妈的小助手”等活动,学生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得到了养成和发展。
二、开展系列化基础活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时光靠空洞的教育,往往无济于事,平时可以围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爱惜粮食周”、“放学路队好、出门有歌声”活动周、“说话文明、不讲脏话”活动周等基础活动。通过这些基础活动的开展,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可以得到纠正。
三、树立榜样,以点带面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有时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很随意,可以有意地对某个班严格要求,从领导到班主任老师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精心指导,使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达标,再让全校学生向这个班看齐,使这个班在全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定期召开“小小评论会”,让学生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
“小小评论会”由各班选派学生参加,针对学生中发生的事,展开评论,说说谁对谁不对,针对特别事件展开全校学生讨论,让全体学生受到启发教育,再对照自己的言行,使“小小评论会”成为在校每个学生的镜子。
五、建立“红领巾监督岗”,督促每个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红领巾监督岗” 由各班选派责任心强的队干部组成,每天轮流值岗,检查学生的言行,并认真记录,定期公布。监督岗的建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有知才有行,要想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先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我们要坚持以班队活动课、品德课教学、少先队活动、升旗仪式、课后活动等为阵地,以 “广播站”、“校园厨窗”、“班级板报”等为信息窗口,采取环境熏陶、学习渗透、专题讲座、活动明理、游戏歌谣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认知。
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科学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就能形成习惯。例如:为了养成学生好的坐姿。我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时,让他们接受我的暗示提醒。即,我让学生牢牢记住六个字,“头正、腰直、足安”。有时我也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学生习惯性的条件反射:“要坐端!”我还用特定的动作手势,如轻拍学生的后背,摆好手臂,示范正确的坐姿等予以个别提示。经过反复提示和训练,学生渐渐做到了六字要求。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定能够养成。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即墨市刘家庄海尔希望小学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