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竹子斑斑泪,点缀红尘情缘结
2015-05-30陈凯
陈凯
紫砂壶的世界充满了丰富的视觉体验。一把把壶就是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它们以不同的造型、装饰、色泽等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同时融入生活和自然的固有本色。提炼出一定的思想内涵。使之有形、有神、有情。据目前史料所载,历史上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是供春款的“树瘿壶”,该壶以自然界的银杏树瘿为塑造原型,整体温雅天然、素色泥胎、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而这把取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紫砂壶,也成为了花货壶的鼻祖。
从自然和生活中挖掘素材、发现灵感、创造艺术,一直是紫砂壶艺创作的重要原则和规律,而这在花货造型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自然与美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以此提炼的艺术形式则与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共鸣,“潇湘泪套组”(见图1)即是一件充分发挥紫砂造型优势、融入紫砂艺术语言、表达深沉情感的作品,它以潇湘竹原型为壶艺形式,并以此作为题材主旨,讲究形与神的完美统一。
“潇湘泪套组”由一把主壶和两只杯子组合而成,在搭配上,主壶与杯子和谐统一,整体感极强;在形态上,它们以花货造型为原则标准,取自然界潇湘竹的形态为作品形象,并以此为典型物而演变成壶的形状,生动且富于艺术夸张,同时恰到好处的鹅黄色泥料则进一步烘托出潇湘竹的天然色泽,取名潇湘泪更添情感意境,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竹的品种繁多,原产于中国,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备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与梅、松并称“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并赋予了竹子深厚的文化内涵。潇湘竹就是竹子中极具形态风格的一种。又称“湘妃竹”、“斑竹”,陈鼎在《竹谱》中还称其“泪痕竹”,这种竹子的特色之处在于竿部生有星星点点的紫褐色斑点。颇为美丽,为著名的观赏竹,竹竿也可用作制工艺品。是我国竹制家具的优质用材。“潇湘泪套组”的主壶和杯子均汲取于潇湘竹之形与神。壶身选取一段秀丽的竹节为形,挺拔生动,竹股线在壶腹处表现出斜性特征。使壶腹微鼓,更显庄重、大度和包容的气质:壶嘴与壶把的细竹枝则仿佛是从壶身延伸而出的新枝,自然坚劲的细竹弯成三弯壶嘴和大圈把,竹股线恰构成弧度弯折点,体现着壶的气势和韵味:壶钮横卧于盖面,仿佛即将破土而出的小竹节,静中寓动,展示出一种生命的力量感。壶体为淡黄底色,细腻纯净、清雅无比,将嫩竹的特征表现得相当逼真。与此同时。壶身上特采用色泥螺旋纹作潇湘竹的斑纹特征。轻点几处,斑驳栩栩如生,不会产生大面积铺绘的厚重感,反而极为生态自然,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极具个性,令人赏心悦目。两只杯子与主壶形成十分严谨而巧妙的对应,犹如主壶的缩小版,无论是形态、色调还是斑纹装饰。均和谐统一,整体于工整紧凑中力现张扬个性,力量之美呼之欲出,杯子既与主壶构成一整套作品,搭配得当,风格鲜丽而雅致,亦可单独使用,功能性俱佳。
“潇湘泪套组”从作品取材到命名、制作成型,皆被注入了浓郁的情感气息,一片斑竹纹、两行潇湘泪,这其中蕴含着深深的情怀,是人间真情最美好的转化。它所演绎的古老传说,更使壶与人产生了深切共鸣。传说中,上古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也称“皇英”,同嫁舜为妻。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故称“潇湘竹”或“湘妃竹”。潇湘竹的传说,凝结着浓浓的相思血泪,感天动地,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十分钟爱的题材。潇湘竹子斑斑泪,点缀红尘情缘结,“潇湘泪套组”则借物抒情,用壶艺形式演绎了这个凄美动人的传说,讲述一种相思情愫,丰富了整件作品的人文情怀。
紫砂壶之美主要来自于其带给人的古朴、安定或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美好感受,“潇湘泪套组”以造型和装饰艺术的手法来进行写实与写意的表现,形象逼真,变化唯美,形与神的完美转化间给予了人们内心的回味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