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恬淡诉衷情

2015-05-30贾萍

江苏陶瓷 2015年8期
关键词:造型紫砂壶人文

贾萍

摘要 宜兴紫砂作为传统手工艺制品,性能优越,实用与赏玩俱佳,是不可多得的饮茶名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经久不衰,并在历代制壶艺人的共同努力下,艺术审美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在当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关键词 紫砂壶;造型;人文

中国人饮茶、嗜茶的习惯古来有之,文人墨客更是将之作为一种雅事,茶具的选择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而紫砂茶壶性能优越、外观优雅,水到渠成地成为了首选的饮茶佳具。并在历代文人和制壶艺人的共同努力下至臻完美。品读一把紫砂壶绝非浮于表面的型制,当代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老先生在《简谈紫砂陶艺鉴赏》一文中曾经这样评说紫砂壶的审美情趣:“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能令人意远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形、态主要是指作品的造型外观,韵、气则来源于制壶艺人的修养。由此可见,一件好的紫砂壶作品应是形、气、韵、神的集大成者。不只是限于作品本身。应是包含了制壶艺人自身的方方面面,演绎器物与人之间的共鸣,现以紫砂壶“若拙”为例探究紫砂的魅力所在。

1.形与态

当代紫砂壶在经历了明代、清代等一大批先辈的变革下,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即光器、花器、筋囊器三种大种类,成千上百种不同类型的紫砂壶,其中光器的制作难度较大,需要以最简洁的“裸胎”来表现最纯粹的艺术,通过线、面的搭配来呈现平面与空间的多个维度美感。紫砂壶“若拙”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光器作品,它选用黄龙山原矿紫泥制作,内外不施釉,淡雅古朴、素面素心。不加半点装饰,堪称精品佳作。紫砂壶“若拙”(见图1)造型脱胎于“仿鼓壶”,但从整体到局部又都有所改动,使得整壶神韵截然不同。从整体来看,整器比例协调、格调高雅,圆润的线条通过横向拉伸展现出了刚柔并济的一面,壶体也正是由于这种拉伸变得敦厚稳重,愈显古意盎然。从各个局部来看,壶身虚扁。肩部向上提拿,带动了整体的精、气、神;壶嘴胥出自然,顶端处略微低垂;圈把如耳,扣于壶身另一侧,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饮茶时盈握;壶盖平压于壶身。表面围绕壶钮勾勒出两个圆形;珠形壶钮,稳坐壶盖顶端,两端窄、中间宽,恰似壶身的虚扁造型。形成了大珠顶小珠的格局;圈足稳定了整壶的重心,与同在一条直线上的壶钮、壶盖、壶肩共同构成了环环相扣、圈圈相绕,立体圆与平面圆虚实相交的、具有完整结构性的抽象美。紫砂壶“若拙”造型独具匠心、立意高古,传统与创新兼顾,表现出了光器“大道至简”的造型原则。

2.神与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出各式各样不同的传统工艺,紫砂壶艺就是其中的伩楚,造型的可塑性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文化兼容性,传统文化又对紫砂进行反哺,两者相互包容。共同形成了当今的紫砂文化。将该作品命名为“若拙”,可谓是切壶、切题、切意,一方面是因其造型简朴雅致,似是平淡无奇,却又韵味十足,“大巧”隐寓于其中,不与世俗争艳,让人回味无穷,这与中国国画思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相契合,使得整器好似如同水墨画中出于丹青,流露出古典的婉约美:另一方面给予紫砂壶“若拙”文化内涵,将物质层面的审美上升为精神层面的共鸣,极大地提高了作品人文属性。“若拙”二字语自《老子,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阐述了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实现自己的目的,老子的本意虽然不在于陈述审美的方式,但无意间却说出了成功的艺术品所应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之运用到紫砂壶“若拙”的设计创作中来,即是顺应圆器创作“圆、稳、匀、正”的一般规律,恰到好处地应用点、线、面之间的搭配,使得作品不矫揉造作、明净而舒缓。

3.总结

紫砂壶的创作是制壶艺人思想情感的体现,需要具有足够的积累、阅历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才能使作品散发出独到的人文魅力。正如紫砂壶“若拙”外形素颜,没有华丽的装饰、繁琐的勾勒,藏巧于拙,却是体现出了恬淡的哲学态度:虽然是淡雅,讲求万事顺其自然,却绝非荒废理想、怠惰人生,而是因势利导,力求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紫砂壶的创作也当如此,不必刻意强求,凡是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猜你喜欢

造型紫砂壶人文
人文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人文绍兴
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画龙点睛——紫砂壶壶钮的造型及变化
常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