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15-05-30张朝红乔海英
张朝红 乔海英
[摘 要]自我效能感在人们自我调节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并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教育领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当今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们就业压力逐年递增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度,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就业方向,从而使大学生健康择业和就业。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81-02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749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空前加大。目前,大学生之所以未形成良好自我效能感是由于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参差不齐,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社会实践培养环节薄弱等问题导致的。实践研究说明: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关键之一是自我效能感。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全文主要讨论自我效能感的实质内涵及其对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通常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度,即在完成活动任务中,能够有效帮助个体在完成具体活动任务时分析自己的实力与不足,能否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否有能力完成该任务。[1]
大学生就业的自我效能感是毕业生心理认知自己的就业能力,或是否有信心及信念找到理想的工作。[2]和传统意义上的能力比较,自我效能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找到满意的工作。与自身就业能力相比,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更加重要,在获得知识、经验、能力的基础上,自我效能感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的自我效能感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的选择
自我效能感可影响个体对行为的选择,而行为的选择亦受个体对行为认知的影响。有些人在求职时,先想到自己的不足,于是前期便形成不好的心理定式,这种人的自我效能感是比较低的。这种心理定式给个体带来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迫使求职者未就业就担心就业失败,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信心,将就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看得比实际情况大。然而,那些完全能集中注意力在设定目标上,有目标后就会付出最大努力去克服所有困难的人,便是自我效能较高的人。在就业遇到困难时,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大学生一般都会在心里暗示自己“我一定能行”、“我能够做得很好”。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了大学生蕴藏的自信心,使其更积极、更努力地争取自己期盼的理想工作;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易形成“我不行”、“我没用”等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在找工作或面试的时候容易表现不佳,遭人拒绝。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行为的坚持性会有相对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意志在某种程度上是坚持性的反映,即自我效能感越高,就业求职的动力越强,坚持的时间就越长,就业的成功率也就越高。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在求职遇到挫折时,能冷静地分析问题的原因,吸取教训,积极面对,持久性较高,忍耐力较强;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一旦应聘受到挫折,往往没有坚定的立场和恒久的信心,易精神颓废,无奈感和受挫感沉重,导致一败涂地,有的甚至因此放弃就业,宁愿闲散在家或者“有业不就”。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情感状态
如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不高,那么他们就会经常产生焦虑、自负、依赖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状态。
焦虑心理。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渴望争取到称心如意的职业,却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心理上普遍会有紧迫感、焦虑感。[3]就业的自觉性、积极性的增加来自于适度的焦虑,由于先天条件或后期自我效能感的不足引起的过度焦虑使人处于自我防卫的极度敏感状态,导致推理判断能力的下降,就业能力的异常发挥,从而产生心神不定、灰心失望等心理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而且影响顺利就业。调查显示,就业焦虑在贫困生、低学历学生、农村学生及女大学生群体中甚为普遍,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中,要重点加强对该类大学生的引导。
自负心理。部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过高,因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不清而不能及时转变观念,未能采纳“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指导思想,眼高手低,过于自信,因追求好区域、高薪酬的工作,与良好就业机会失之交臂。“985”院校的毕业生和部分自身条件较优越的毕业生,通常不能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社会现状迅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架子和面子放不下,最终导致就业受挫。
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独立能力不强,在就业中过分地依赖父母、老师和学校,缺乏独立意识,缺乏决策能力。面对各种就业机会,不是积极地去争取,而是等、靠、要,从而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多途径开展成功体验活动
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的失败经验则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并产生强烈失落感。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须让其反复地体验成功,树立起成功的自信心。一些学生在求职时缺乏自信,主要是学习中少有成功体验,对自己的专业水平不了解。欲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专业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课堂上,老师可以安排“课前三分钟演讲”、多媒体自主授课、小组问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锻炼机会给大学生们,并在言语上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通过这些说服性评价和开发自我潜能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判断能力,使学生们感受到这种成功来源于自己的实力。课堂外,学校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大学生参加岗前培训、社会调查、暑期“三下乡”、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以使他们提前了解行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快角色转换和社会融入。通过这些形式,提高学生们的自我效能感及就业能力,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提高抗挫折能力。
(二)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研究表明:增强自己的信心还可以通过替代、模仿、学习,观察他人的成功与失败来实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大学生一旦看到和自己实力相当的人成功就业,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也会增加;而当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人就业失败,特别是付出艰辛努力后依然失败时,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认为他失败了,自己也不会成功。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善于利用这一原理,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开展“成长导师制”、企业高管导师论坛、“同龄人话成才”、“优秀学子一对一”、优秀学子报告会、就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企业高管、优秀学子的榜样作用,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典型,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判断,避免他们 “走弯路”,合理地规划好自己的学业、职业生涯。
(三)归因方式的积极形成
班杜拉研究说明:对于人们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个体自我效能的评价也会受其直接影响,可以激发个体的成功期望和自信心的是积极的归因方式,使人意志消沉的是消极的归因方式。归因的训练,能够让大学生对求职成败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从而提高其就业自我效能感。温勒的归因理论,往往将结果归因为任务、运气、努力、能力这四个有代表性的因子。因此,在就业指导中,高校须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较强能力,即内部、稳定、可控的因素,而任务太难,运气不好,缺乏努力等外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因素即是失败归因。这样可减少学生的无助感、行为偏差及失落感的产生,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成功动机及期望,自信和自尊得以不断增强。所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心理策略,就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的引导。
四、总结
面对日益严峻和复杂的就业形势,高校在从事就业工作时,一定要把握好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自身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从而找准自己就业过程中的职业坐标,争取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注 释 ]
[1] 郭本禹,姜飞.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30-137.
[2] 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 毕云飞.大学生就业压力、择业效能感与焦虑关系的研究综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16-119.
[4] 李力,贺香泓,刘艳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性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1):56-58.
[责任编辑:覃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