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

2015-05-30李艳华

关键词:激励性思维语言

李艳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6-01

在新课程理念中,激励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激励。课堂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不仅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活动,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课堂中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的激励性语言,实则是教师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在数学教学中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它的激励性。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激励性语言运用的一些体会。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要做到自然、亲切。

听过一些著名的特级教师的课,我真为他们成功、精彩的课堂所震撼。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得到激励。特级教师吴正宪上《圆的周长》一课中,当 C组同学的发言打破了暂时的平静。“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代表边说边操作,“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了8段,我们测量了每条线段的长度是2厘米,8段就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很有创意!”吴老师竖起大拇指脱口而出,“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同学们的思维极为活跃,学习中闪烁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孩子们的操作、思维、言语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这时教师把话题一转:“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以及折纸的方法可以求出某些圆的周长,但是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索一条求圆周长的普通规律呢?”同学们渴望求知的神情溢于脸上,思维的高潮又一次迭起。老师将两条长短不等的绳子的一端分别系上两个小球旋转,小球滑过的轨迹形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疑问又一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是谁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多次的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缺少的就是这种自然、亲切的激励性语言。根据平时教学的体会和听课的经验,许多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是相当单一的,而且是极不自然的。他们虽然已经注意到了激励性语言的重要性,也想在数学课堂上多用一些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评价学生,但一使用起来就是很别扭,极不自然,学生听后不仅没有被表扬的感觉,反而心理直犯嘀咕。其他学生也觉得教师评价不公平,从而对教师的威信产生怀疑。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要做到“适量”。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许多的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一般会偏少。而在上公开课时,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在运用上会偏多,少数教师会“滥用”。虽然,目前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说,一节中用多少次激励性语言才算真正的“适量”,但教师还是要注意激励性语言使用的次数。只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使用,只要激励性语言在使用之后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那么这就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激励性语言。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

课堂激励性语言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教师在最佳时机处运用激励性语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把握激励的时机,及时恰当地表扬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愉悦的数学学习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一)在学生闪现智慧的火花时激励。

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成有用之人的潜能,教师一定要像园丁爱护小树苗一样呵护他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帮助学生去捕捉的灵感。有时,学生有价值的想法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是因为受到自己认识的局限。教师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及时鼓励和鞭策他们,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信。比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在让学生自学完书上的一段内容后便问:“你学懂了什么?”多数学生都是照本宣科,按照书上的内容给大家讲述。接着有位学生说:“我发现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也可以省略,比如s=v×t也可以写成s=vt。”这部分内容是书上没有的,但学生会结合课外知识理解学习内容,显示了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我鼓励这位学生说:“你很会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学习知识的方法非常好。”课后,这位学生告诉我,听了我的话后,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二)在学生质疑时激励。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交流进步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力求使学生敢于挑战教师与教材的权威,力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批判、反思型思维习惯。而当学生提出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观点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行为,保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和凑拼图形的方法实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或者高÷2×底,行不行?”这位教师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在表扬了这位同学肯动脑筋后,同时让全班学生按照刚才推导出来的公式和这位同学提出来的两个公式计算书中的例题,看得数是否一样。经过同学们的计算,利用这三个公式算出来的三角形面积一样,这时,老师说:“得数一样,还说明不了这个同学提出的两个公式正确,请同学们做实验,证明这两个公式是否成立,看谁的实验证明理由充足,讲给大家听听。”这样,教室成了实验研究室,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三)在学生思维多样时激励。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课上,当学生出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时,教师要及时激励和表扬。同时,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些思维多样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会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图行的体积有关?当学生说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时,再让学生猜想它们的体积间会有怎样关系?猜想后分组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关系,老师提供各组圆柱圆锥(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到底、不等底不等高、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满沙土倒入圆柱中,几次可以装满,各组做实验,把每次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与其中一组。集体交流实验现象及结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同时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长期接受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将得到很好的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时要少点埋怨,多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夸奖学生、适时运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数学教育也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激励性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