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重视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2015-05-30陈坚

关键词:口算能力培养小学生

陈坚

【摘要】 口算能力是一项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小学低年级是学习口算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这阶段小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困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它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长远和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 口算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04-01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口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口算教学中,我们也要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使学生乐于口算,从而不断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比如,可以采取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口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所以,教学中尽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有效防止错误,并持之以恒地做好口算教学工作,那就一定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从起步抓起,由易到难

小学数学中的口算题,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必须从起步抓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年级主要加强一位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训练,二年级要重视乘法、除法及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训练,三年级要进行乘法、除法的口算训练,小学高年级要进行两步以上算式及应用题的口算训练。

四、理解算理,掌握巧算的方法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为此要重视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还要教会孩子一些巧算的方法,例如:口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凑十法、分解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于是,我就在黑板报的一角写下了25×4=100 125×8=1000,提醒孩子们能经常用它们作为口算的拐杖,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分解法将题目转换成有25×4=100 125×8=1000的形式。同时我留一个版面给孩子们,让他们将平时发现的巧算方法记下来,大家分享。这样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口算的兴趣。

五、口算的内容要有争对性。

不同的课,口算的内容要不一样。新授课的的导入练习要充分发挥奠基和启发功能。如教学“9加几”之前,口算题的设计可以是:

9+1+5 9+7+1 9+6+1

9+8 9+5 9+7 9+6

这组题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诱发思维,寓“算理”于练习之中,为用”凑十“法算”9加几“奠定好基础。

六、变换口算形式,激发口算兴趣,培养口算习惯

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包括:分散集中结合练。每堂课上安排练。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

我一般在每堂计算课前5分钟进行视算训练,视算的内容尽量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例如:在学9加几的进位加之前,我有意视算能凑整十的和10加几的加法,为后面的凑十法做准备。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前,我有意的听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练习课上开展抢答赛,接龙或对抗比赛。用孩子喜爱的计算游戏来提高他们大脑运算技能,从而提高孩子的速算技能。

我还争取家长的配合,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首先,我利用家长会,给家长谈口算的重要性,教家长怎样给孩子听算。要求每天能给孩子听算20道题,可以是和教材进度一致的听算内容,也可以是学过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题各5道,要求每天把听算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家长可以掌握听算的难易程度,有时故意降低难度,让孩子看见自己一天一天的用的时间变少了,错的题也少了。让他们感觉自己有很大的进步,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听算的兴趣,培养天天听算的好习惯。当孩子养成听算的好习惯后,家长就可以减轻负担了,给孩子买听算题卡。鼓励孩子与同学比赛,看看谁用的时间少,就给谁加小五星,完了后互相检查,错一题扣一分,作好记录,一周比一次,看谁的小五星最多,谁扣的分最少。以激励学生。

七、重视错题分析

学生计算出现了错误,就一定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寻找错误的根源,及时改正过来。对于重复犯的某种错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既达到“治病”作用,又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平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纠正小学生计算中错误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会发现学生出现差错的原因:

1、感知不准确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粗糙的,他们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在看题、读题、审题、以及抄写的时候,有时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是模糊的,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使信息失真,致使学生把题目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35”写成“53”,把“+”写成“-”,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力不集中

而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比如,学生正在解答计算题时,老师的一句“请大家把字写认真些”,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导致计算错误。另外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容易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漏写数字等错误。

3、思维定势的干扰

计算中,学生往往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比如,经常在练习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时,就会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了。面对这种情形应对措施 ②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 。

我相信通过以上的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一定会得到提高,口算能力也会得到发展,思维更加敏捷,成绩更加优秀。

猜你喜欢

口算能力培养小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