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实践教学探索
2015-05-30吕晓娟胡永健
吕晓娟 胡永健
摘 要:在总结目前该课程教与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探索,提出了“在实践中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能,具备从事各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技能。实践证明:这些学生经过真枪实战,均能独立的完成一项实际任务,也获得社会企业的认同。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经济学;实践教学;应用能力
1 该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本领
《工程经济学》是各种可行的工程方案未来的经济效果差异的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且能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对工程方案进行经济效果评价,选优最优方案,为项目寻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节约的方案。要求学生具备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项目决策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能从工程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技能。
2 该学科的教学现状
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呈现综合式的发展趋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教育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方案中增设通识教育课程,追求综合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除增加社会实践课时外,还增设了较多的专业选修课,使专业必修课学时大大压缩。然而,随着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专业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也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这一现状对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的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理论课期末成绩评定标准不够客观。理论课以多媒体授课为主,板书为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时为48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总成绩为平时占20%,试卷成绩占80%;其次,实践课学时偏少,学生人数多难以指导。课程设计设计时长为1周,考核方式为考查,设计成果为某工程财务评价报表,没有要求学生使用软件,按照书本样表手工编制。
发现学生没有系统的学科思想,学习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应付考试为主,缺乏实践应用环节的训练,学了公式不会灵活运用,甚至不知道什么意思。知识只是零碎公式习题的堆积,缺乏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设计也是照猫画虎的去模仿,相关数据来源渠道不明确,机械的运用教材所附案例数据,对各个表格的相互关系含混不清,单个表格的编制意义不清楚。设计结束时应付交一份东拼西凑的财务评价报告了事。
3 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聘请工程咨询公司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入课堂,把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办法交给学生,同时把企业所承接的决策项目交由学生去完成,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当项目所有环节完成之后,将整理好的成果交给企业技术人员审核,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效果甚佳。
但学校又有学校的规章制度,一学期上多少次课,期末再给予考核。时间只够完成理论讲授,实践的时间非常少,仅为1周。1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学生也只是非常紧张的照抄书本,然后仓促的交一份设计成果,对许多地方都模糊不清。因此,现行的教学大纲急需修正。
以本科评估为契机,学校与社会相关机构也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但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效果不是多理想,一是实习基地空间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学生到企业或现场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摩浏览,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师及学校的高度重视,尽最大所能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比如老师和一些学生代表去单位实践,回头与其他同学分享;或学生分成4-5个人一组,分批去单位实习,最好是每一批实习学生都有和企业的人员一起完成一项实际任务的机会,这样学生就能较好的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另外,企业有时不愿意无偿为学生提供这种学习的场所,如果学校能出台相关的政策就更好了,再就是学生带着理论知识能为企业创造利润或其他正面的效应,为企业创造财富。让企业打心眼里愿意和学校合作,愿意把真经交给学生。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选择基于校企合作教育理念 “在实践中学习 ”模式,合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进而提高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
3.1 制定教学大纲方面
教学大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在大纲建设方面应根据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以外聘的企业系主任为主导,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为原则”缩减理论学时在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实践学时的比重,使实践学时达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组织工程咨询行业专家开展座谈会,汲取来自工程咨询行业专家的意见;召开已毕业学生工作座谈会,听取他们参加工作后的经验和体会,重视已毕业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征求意见,推定教学重点,不断完善,最终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等。
3.2 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经济学》这门课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它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工程项目咨询、管理等工作有很大的意义。通过本门课程的进修可以系统地完成某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任务,把握经济评价的步骤、方法和详细計算过程。
学习工程经济学应先修课程有:管理学、财务管理、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有:建设项目评估、工程项目管理等。学科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应针对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和布局。教学内容要侧重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要以应用为目标,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讲清观点、强化应用为讲授重点,同时,应使每生具有必然的可持续发展本领。因此,笔者建议把工程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分成以下四个模块,并合理分配学时数。
模块一,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模块,建议分配18学时。主要讲授资金时间价值、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要素、预测技术和价值工程部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基本概念、理论、公式等计算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指标和参数的能力。
模块二,能力提升模块,建议分配16学时。主要讲授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要求学生明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模块三,实例分析模块,建议分配6学时。主要讲授怎样将模块一和模块二所涉及的知识加以分析和运用。
模块四,综合应用模块,建议分配6学时。明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思路和框架。掌握编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方法和技能。
3.3 教材建设
课本是教学内容的根本载体,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和把握知识的首要工具。搞好教材建设工作,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选择一本优秀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的选用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选优原则,优秀教材包括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推荐教材以及特色教材。二是选新原则,新教材是指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保证选用的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及时更换陈旧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之本。教材建设是教育的基础环节,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最好能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组织工作在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作人员编写适合本校的新教材,能体现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教材及实践指导书。新教材务必在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对教材内容和组合框架等方面慎重考虑之后再编写。编写教材要绝对具有针对性,语言表达准确无异议、又能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等,弥补学科专业教材建设方面的不足。
3.4 课程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是成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以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按照多层次方式进行组织,基于学院内部建立起的实训实践平台。建议引入网络授课,这样可以较大的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培养教学质量,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企业实训,毕业设计四个层次。
3.4.1 实习基地建设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校企应建立实习基地,如创新创业园工作室,工程咨询公司等,各实习基地会为学生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参加这些真实的项目操作,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学生可以到企业参加项目例会、讨论会,亲自感受企业的文化和工作环境,同时企业专家可定期来学校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最后由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对学生所做的成果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的同学可以得到由企业颁发的合格证书并优先获得实习机会。
3.4.2 教学与考核方式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所学知识也不是只是零碎公式习题的简单堆积,而需要具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针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眼高手低,实际操作能力偏低等现象,建议采用“在实践中教学”模式,實行校内外导师制。
发挥企业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学校教师讲授能力强的优点,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以企业提供的讲义、案例为主体,学校老师和企业老师共同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程、考核方式进行研究讨论,共同开发教学课件,设计教学案例,共同进行课程的讲授和辅导工作。知识点的讲解以学校教师为主,实践指导以企业讲师为主。最终形成集企业与学校各自优点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财务评价软件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教师的专业背景,为每一门课程指定一名校内辅导老师,校内辅导老师与企业导师共同研究需要讲授的内容。对公司提供的员工培训、实践讲义进行深化改造,从而使讲义内容变得深入浅出,重点突出,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消化。在教学过程中,以浅显易懂的案例为主线将知识点串起来,边讲解边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学校教师偏重知识点的讲解与辅导,工程师偏重学生实践过程的讲解与辅导。
学科考核应该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与实践的考核结合起来进行。学期成绩应由平时成绩、试卷成绩和实践成绩构成,并且应加大实践成绩的比重,建议平时成绩占10%-20%,试卷成绩占40%-50%,实践成绩占30%-50%。
4 “在实践中教学”效果
新构建的“在实践中教学”模式选择了工程管理专业的25名学生进行了试运行。这些学生在四年制本科的第三、四学期完成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管理学、财务管理等基础动手能力训练之后,从第五学期开始,将企业的工程实例引入课堂,这些工程实例均来源于典型实际工程,5个学生为一组做一个项目,在后续专业课的教学中将围绕这些工程实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也将在实践中有所反映。实践证明:这些学生经过真枪实战,均能独立的完成一项实际任务,也获得社会企业的认同。
5 结语
以校企合作模式为核心,广泛引进企业的丰富资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缩短了企业需求与学校供应之间的距离,近年来学生的平均就业率达98%,数字说明学院培养的学生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张炜,屠立.关于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8(01).
[2]李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05.
[3]林晖.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职业教育新发展[J].宁德师专学报,2009(04).
[4]许晋仙.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04
[5]游海丽.关于推进新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06.
课题名称: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问题——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
课题编号:2014XJGLX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