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5-05-30果莉等
果莉等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成了各大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并对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完整的修改方法,借此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24-02
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以及实践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我们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探索。
一、结合学校实际,明确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为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多方交融,本中心本着培养学生重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宗旨,意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也构成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纲要。
二、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1.融合实践教学与现代教育理念。将实践教学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努力编写实验系统的相关仿真充实课堂的同时,还利用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进一步充实学生的课后学习渠道。这样可以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建设,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增设前沿学科及实验项目。为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可逐渐增设适应国情的前沿学科及相关的实验项目,实时关注科技动态,始终了解前沿学科的发展情况,为学生传输最新的学术理念,让学生可以紧跟科技前进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增强科研成果的优势。将科研成果展示给学生,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学科的理解,燃起学生的学习热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前沿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4.增设开放性实验项目为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实际课程需要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专业知识。
开放性实验项目意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而选择不同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但是,与一般的实验课程相比,开放性实验项目相对较难,超出正常的教学范围,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功底、开阔的创新性思维及灵活的动手能力,才能完成项目。项目完成的本身是对学生自我能力的考验,其在给予学生施展空间的同时也考验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尽可能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以合理的知识结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成败与人才质量的培养息息相关。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将能力培养视为核心,注重体现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创建了以“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将单片机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相关学科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套完整、连贯的流水线式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对整个电子类课程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导论、专业理论学习、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各种相关大赛的参加、毕业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这打破了传统的零散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一套连贯的模式化教学体系。
四、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本中心将实验教学以课程为主线转变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不同课程的学科特点及需求,采用“三段式”教学,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应用类实验和拓展性实验,为每个阶段的实验教学设定相应的目标和培养要求,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实际应用的能力。
1.基础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对一些简单的课程实验进行练习,不仅能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相关的理论进行验证,为以后能够快速、熟练、规范使用实验器材奠定基础。
2.综合应用类实验,又可视为课程设计,学生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课题,如电子时钟的设计、计分器的设计等。这类实验意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应变能力。
3.拓展性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它的主要目的是为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电子设计大赛及其他相关比赛的学生提供实验室和资源,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到相关的科研项目中,尽早锻炼学生的科研意识,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各大高校已经开始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校园局域网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增加虚拟仿真实例,可以让学生对抽象的专业基础知识有直观的认识,更利于学生的理解,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模拟系统,并编写各种仿真系统;扩充CAI课件;进行实践教学系统网络板的建设。将这些设备融入课堂,能在丰富课堂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为着手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会实践、能创新的综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务实基础。创新的前提是要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了解了事情的本质,才能进行创新。因此,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结合基础实验,对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以后的科研创新奠定基础。
2.鼓励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了配合学生,学校应配备不同难度的实验所需的相关器材,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3.培养能力。学生在完成科研项目和创新项目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夯实基础,更培养了动手能力、遇到事情时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能力的培养,不能急于一时,应循序渐进,逐步引导。
4.重视创新。所有实验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活学活用,将所学东西应用于实际中,而一味地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因此,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实验锻炼思维,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六、以公平合理为原则,改进实践教学考试方法
正常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但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的表现有客观的判断。由于实验课的考核存在许多的漏洞,容易造成学生对实验课的忽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考核办法。
1.设计一套评分系统,根据学生平时上课时上机的完成状况及认真程度,按照比例给出上机分数。
2.将实验课后,学生实验报告完成的程度列入期末考核部分。
3.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项目或各种比赛,可酌情给学生期末成绩加分。
七、以内外兼修为目的,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
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我们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年级的学生,按照学生学习内容的由浅入深,将科技实践活动分成三个阶段。
1.引导阶段: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激发并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夯实基础,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准备。
2.实践阶段: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除了必修的实验课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参加各种比赛,锻炼自己的能力。
3.创新阶段:主要针对大四的学生,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积累了大量经验,可尝试参与科研项目或创新项目,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随着学生自我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重视创新项目,并积极参与其中。学生们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3届“挑战杯”,荣获两个国家三等奖;参加6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两个国家二等奖,4个黑龙江赛区一等奖,6个黑龙江赛区二等奖,8个黑龙江赛区三等奖;参加1次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竞赛,荣获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两个优秀奖。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能让学生尽早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并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
八、总结
实践教学改革,如一缕春风,吹进各大高校的校园。作为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教育项目,实践教学改革虽艰巨、复杂,但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学校对我们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成果进行了检验,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相信未来,我们师生携手,必能让实践教学的硕果洒遍整个校园。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栓科,等.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1):3-5.
[2] 王和平,等.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培养应用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108-110.
[3] 朱崇实.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10-13.
[4] 候惠军.增强大学创新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0-33.
[5] 张卓.构建实践教学手段创新体系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6):1-5.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