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社会学与民族学的互动
2015-05-30孙苗苗
摘 要:由古至今,我国的社会学以及民族学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密切联系、纠葛不断的状态,社会学为民族学的发展提供了载体,民族学为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基础。正是由于现今的社会学研究发展处于非常迅速的基本状态,所以社会学以及民族学之间开始越来越紧密的互动联系,民族社会学也随着日益密切的关系应运而生。民族社会学是研究学者们在社会学的视角之下,对民族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行社会群体和社会运行等关系方面的研究。这样的研究能够帮助促进社会学以及民族学之间的互动,使得社会民族学在社会上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学;民族学;互动;加强
0 引言
民族社会学最先是在2004年正式启动的《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出现的,各个相关的院校以及各民族院校在一年多的合作之下,终于使民族社会学出现在了大众的视线中。然而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还需要更加的紧密,严复是我国负有深厚中、西学功底的研究大家,所以顺着严复的思路可以总结出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兴衰治乱的原因,主要提出社会的运行以及发展,尤其是社会良性运行以及协调发展的条件、机制等综合性科学具体内容。而社会学视角主要是指社会协调发展、良性运行为主的社会发展和运行视角。由此可见,社会民族学将立于社会学视角研究社会团体与运行之间的关系。民族学主要包括不同民族的自身发展、内部关系、外部关系。而民族关系的发展需要怎样的社会运行来促进,而社会运行又需要怎样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来维持,这就需要社会资源等进行公平分配,使社会学与民族学更加的密不可分,所以如何加强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联系在日后的发展中更快更好,这些都是研究学者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精心的研究,谈论出相关的加强民族学与社会学互动的策略。
1 社会学概念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它以工业革命为深厚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为欧洲的社会结构带来了非常大的变革,让欧洲社会从传统的重视身份的社会转变为重视契约的社会,金钱变成了人与人之间衡量一切的标准,传统社会的风俗习惯、传统社会道德体系以及价值观念全都被人们摒弃,资本主义社会在运行和发展上都出现了非常突出的问题,其他人开始注意这些问题,思想家以及哲学家也投入精力和时间开始研究,但是传统的研究方法和古老的科学体系已经不能够研究出满意的解释以及答案,所以社会学为了迎合研究需要产生了。社会学在出现的伊始,本土社会以及工业社会就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在今后的现代社会本土理论问题中,功能理论、交换理论以及符号理论等一系列理论都支持着社会学的发展,帮助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发展,而当代社会学则是针对社会问题的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开辟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 民族学概念
民族学流传入中国是从上个世纪初,在这些“民族学”、“社会学”概念相继进入中国之后,在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倡导之下,这些思想在中国站稳了脚跟,最后在蔡元培先生的影响下才确定了“民族学”这一官方学科名称。当时,人们对民族学的理解一般是指西方所谓的社会化人类学,从蔡元培首次介绍该学科时,中国民族学的第一代民族学家开始进行了研究基地的建立以及专门人才的培养。第二代民族学家开始了民族地区的调查,属于中国的第一批民族学研究成果开始成型,并直接延伸到新中國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指导实践的学科体系,可以说中国今天的民族学形成主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利用原苏联民族学理论研究方法形成的结果。但是对于历史上的民族问题,阶级分析的方法会影响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方法的实施,许多的民族问题也不能够揭示出来。
3 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问题
中国社会在变革的道路上一直在艰难地行走着,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有许多种,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是延缓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中国的民族学在百年的发展中主要以民族史为研究对象,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的成就。但是中国的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并行的发展情况,含糊不清的关系会影响两种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两种学科不同的理论
方法基础以及来源会阻碍学科理论的发展,在两种学科之间产
生门户之见。此外,社会学以及民族学之间在研究方法及视角方面会存在相应的欠缺,使得民族社会学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坎坷。
4 加强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联系互动的策略
4.1 利用两种学科的交叉点
两种学科的发展史以及自身逻辑发展的结合中,虽然两种学科的研究范围以及研究对象等有许多的异同,但是研究学者还是可以从这些异同中发现许多的交叉点,而且随着时代发展的趋势逐渐发展,交叉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大。笔者对学术界出现的一些割裂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提倡两者各自发展各自特点的说法表示反对,而是认为这样的交叉关系会在两者的互动发展中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出这样的观点主要靠两种原因支持:
第一点是两者之间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以及文化,文化是生存在社会上的人创造出来的,社会承载了文化。
第二点是两学科都有其实用性,一些学者认为学科的发展会被实用性的过分注重而影响,但是我认为只有社会的支持才能够帮助学科继续生存。
在中国的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固守传统的模式可以在基本上支持两种学科的发展,但是市场经济机制在中国经济中逐渐起作用的今天,功利性的资源流向会在社会中越来越明显的显示出来,如果还是保证传统的学科模式必然会导致两种学科的发展萎缩,学科的研究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4.2 利用其作为分支社会学
一般的社会学理论,如果没有成为特殊的分支社会学,那么这样的理论也没有生命力和实际意义。研究学者一直在总结建国以来的社会学经验教训,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一些变化进行检视,全球经济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笔者也在总结,最终社会运行论以及社会互构论等社会学理论,在社会上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人提供了更多不同的视角。这一些基本的理论一般同中国民族发展的现实相结合,这样也能够当做一般的社会学理论进一步丰富并发展起来,将社会学的特殊分支繁荣发展开来,为社会发展实现推动作用。当然,在这种初步的结合中一定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取专家的建议,对有错误的地方进一步加以改进完善。
5 结束语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整个社会也呈现一种多元一体的社会结构,所以民族社会学理论需要更多来进行社会发展的推动。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些民族社会学理论却是向着越来越少的方向发展着,尤其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社会学理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要积极运用并把握社会学的新方法,帮助创新民族社会学理论以及方法,在历史的隧道中伸入现实的触角,进一步探寻社会变迁的规律以及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样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脱胎换骨,促进民族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的人文学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蜕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黄盈盈,潘绥铭,王东.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8).
[3]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
[4]王铭铭.文明及有关于此的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与社会学观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5]赵利生,刘敏,江波.中国民族社会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作者简介:孙苗苗,女,1988年4月,内蒙古人,在读博士(宁夏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城乡规划、民族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