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发展研究
2015-05-30孙静松
摘 要:艺术设计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和技能,设计师必须要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设计师的文化修养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设计作品的品质和格调,因而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融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在两者融合的教学中强调教学环境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它需要一个连续贯通的过程,要从校园文化、教学环境氛围多方面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传统文化从实质上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设计;融合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缺失,显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而言,传统文化精髓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从校园文化、教学环境氛围等方面着手,将传统文化融入师生的学习、生活中。使传统文化从实质上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改革的发展,也使学生从多方面学习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加强和丰富校园传统文化的建设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适应当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并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对于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基于耳濡目染的方式,以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是高校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高校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展现,能够使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作用的推动下,有助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
(一)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活动的开展,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有利。首先,选取传统文化的某一特征而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既能深刻解读和剖析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又能发挥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意义。我国已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值得后人传承。就纹饰而言,造型独特,且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在当代社会应用广泛,内涵丰富。如:凤凰卫视台标,就是凤凰图案的现代简化图形的应用。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来源、内涵、现实价值等多方面的意义,从心理上接受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专题论坛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理解视角。所以,高校要想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有必要开展专题论坛,对该专题进行深刻探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二是如何看待当前日益兴起的传统文化热?三是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针对这些方面而开展专题讨论,对增强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如中国吉祥图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什么是中国平面设计的传统,这些问题不仅是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纹样和图形,而且主要是指体现在平面设计中的中华民族性,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积淀。
(三)专题采风
对传统文化的起源地进行寻根溯源,从源头上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发展,切身体会文化的内涵。对徽派建筑、徽派三雕、人文地理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进行实地考察,深刻体会其内在的思想。从历史价值、现实意义、风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实地研究、采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专题采风的形式多样,可以感受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文化特征,文化的内涵贯穿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多角度地挖掘传统文化的本质,让学生们通过采风的形式,追根溯源地接收和了解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系列的专题采风,形成系统的、独特的文化之路。
(四)专题展览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书法、雕刻、刺绣、剪纸等,各类艺术都能够在不同材质中展现,足以证实我国文化艺术的形式多样化。水墨、丹青、绣品等艺术历经千年的洗礼,传承至今,并与当代社会的元素相结合,形成中国风十足的现代艺术。为此,高校开展专题展览活动,有助于增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有利于激励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促进我国艺术学科发展和进步。在专题展览的活动中,高校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展览馆等,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多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另外,高校也可以在校园内部开展艺术展览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创作作品而参加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搜索传统文化题材的艺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专题比赛
开展专题比赛活动也有助于激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传统故事、成语、谚语等,无不向后人传递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而高校可以针对此类内容而开展专题比赛,促使学生积极收集传统文化资料,宣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举行书法比赛、古诗词文朗诵比赛、练讲华夏五千年故事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这些比赛的活动中,通过有针对性地比赛,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和中国独有的文化内涵。开展多样化的专题比赛活动,可以吸引拥有不同爱好的同学共同参与到比赛活动中,不仅扩大了高校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范围,而且实现了促使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
二、成立研究传统文化的机构
(一)结合民俗节日建设相应传统文化工作室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以特色著称,每个疆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而宝贵的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整体气氛中,不管是行为、思维、情感方式还是精神价值的取向都会受到各自民族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之处,尤其传统节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倘若高校学生能够尽情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必定能够感同身受,提高对传统文化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比如端午节的菖蒲、荷包、艾草、雄黄酒、五彩丝;中秋节的兔爷、月光纸;重阳节的茱萸、菊花等等,都展示着不同节日特有的意义。为此,我国高校可以根据传统节日的不同而设立不同主题的文化工作室。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旦踏入工作室之门,便可感受传统节日所呈现的文化魅力,成为学生心中最佳的心灵鸡汤。同时,各工作室可以开展一系列节日主题的活动,令学生全方位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当我们有意识的去做相关事情时,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结合传统文化节日工作室,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去做到自然而然的接受,就是一个学习传统文化飞跃的过程。民俗节日教育所特有的情景性、感染性、实践性、娱乐性能使学生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工作室的作用。
(二)教学环境建设中突出传统文化的特色
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环境的地域性、民族性,使学生在有利的教学环境中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为此,我国教育者应该创造出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环境。中国的现代教育模式在西方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如何实现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教学方法,建设出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环境,是促进现代教育实现多元化、推陈出新、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做出本国特色,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的一个必须重视的方面,也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环境急需改变的一个现状。结合相关课程的课程作业,对教学环境进行氛围的改变,例如“传统图案研究”课程结束时,就可借助学生对传统图案研究的相关作业在橱窗、教室进行展示,从而达到在环境上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在教学工作室建设中也可开辟出专门的教学场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布置,让学生耳濡目染,走进工作室就像走进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与相关文化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高校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能局限于校园教育,还应积极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与相关的文化单位建立友好合作,既能扩展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又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丰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高校利用充足的社会资源,既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基地,又能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目的。例如南京民俗博物馆,把教育机构作为社教工作外延的重点,与多所高校联盟,将民俗知识带入课堂,将展览带进学校。先后在多所高校举办传统节日巡回展,扩大宣传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充分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单位的资源,扩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获取,使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校园。高校与文化单位的合作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高校借助文化单位基地,有助于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文化单位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文化传承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充分利用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实现传统文化更多的价值意义。
三、结语
文化的传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它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形式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来自老师的,也有来自书本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环境中突出传统文化的特征,可使学生深入其中,通过内在和外在的两种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引导,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传承传统文化,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与内涵,为将来的设计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电.高校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J]. 宜春学院学报,2008,(05).
[2]张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14).
[3]阎秀芝.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理论探讨[J]. 大理学院学报,2003,(06).
作者简介:
孙静松,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现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