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2015-05-30亓英姿等
亓英姿等
【摘 要】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是高血压中期临床常见证型。笔者以中医学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为基础,阐述了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介绍现代中医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虽然治疗方法各异,但均从脾入手,从痰论治。
【关键词】 高血压;痰湿壅盛;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036-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之呈明显上升趋势[1],其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2]。因此,防治高血压病形势不容乐观。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病”的范畴,而痰湿壅盛证是眩晕病的常见证型,根据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指导思想,及时采用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延缓该证型向虚证类转变的时间具有较大临床意义。故探索痰湿壅盛型的论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理论认为痰湿壅盛是高血压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丹溪心法·头眩》言“无痰不作眩”。《太平圣惠方》云“风与痰相结,上冲于头,则令头眩也”。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提出“头风眩晕,…皆胸中有宿痰之使然也”。痰作为无形病理产物,是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程杏轩医案》云“痰生于湿,湿生于脾,由土薄也,土厚则无湿,无湿则无痰矣”说明脾虚则水湿积聚成痰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痰浊来源或为饮食失节,嗜食肥甘厚味,生湿成痰; 或因劳倦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水谷运化不能化为精微,生痰阻中;或由久病耗阴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克伐脾土;或因情志不遂,肝乘脾犯胃,津液不行而酿痰生湿;亦或禀赋素弱,聚湿生痰。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多见于高血压病中期,病机多属痰湿内阻、痰热瘀互结。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谷精微,壅塞成痰,故可见舌淡或胖大,苔白腻,脉滑;脾又为气血化生之源,饮食不节,嗜酒无度,过食肥甘厚味,使脾失健运,以致水湿内停,痰浊中阻,精微物质输布壅遏成痰,故可见胸闷,腹胀,呕恶痰涎;脾主四肢,脾病则四肢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故不用,四肢不用久则痰浊结聚,挟风上扰,蒙蔽清窍,故可见眩晕或头重如裹。在脾失健运而化痰作眩这一病理过程中,脾的转输功能失常至关重要。由此可知,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为实证,主要源之于痰,责之于脾,多由脾虚致痰浊壅遏,郁久化火蒙蔽清窍,而致眩晕。
2 辨证论治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眩晕病”的范畴。中医病名“眩晕”、“头痛”、“肝风”是对高血压病的早期认识和记载。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主症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裹; 次症: 胸闷,腹胀,呕恶痰涎,口淡,食少,心悸,失眠,多寐[3]。
《医学正传· 眩运》云:“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丹溪心法·头眩》言:“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兼补气降火药。”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提及“凡头风眩运,…可用清上辛凉之药”,即使用通腑泄热之法治疗痰饮而致的眩晕。李东垣多采用调脾祛痰法治疗脾虚痰湿盛之眩晕。《证治汇补》曰:“先理痰气,次随证治”,即眩晕先理痰气。脾为后天之本,为生痰之源,健脾化痰化湿,使气血壅滞状态得以驱动而流畅而眩晕自除,充分说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治疗重点在脾[4]。山东省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对肝脾不和、痰湿中阻者,治疗以健脾燥湿、化痰熄风为原则,常于半夏白术天麻汤基础上进行加减。近代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常用方法有健脾化痰法、化土生金法、痰瘀同治法、引血下行法等。健脾化痰法[5],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的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进行加减,脾得健运则痰得清化;化土生金法[6],基于五行制化的思想,以生金之法,金生以消土,土消则痰浊为之化;痰瘀同治法[7]法以清热涤痰开结,祛痰化湿除热,经脉通畅,诸症可减;引血下行法[8]着眼调整气血升降失常,本法药物首选川牛膝,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由此可知,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从中医学整体观念与五行学说出发,从健脾治脾为重点,以祛痰化痰为目的,治疗多以化痰祛湿之药以健脾,化痰熄风之药以治痰蒙清窍之风痰。
3 中药治疗
3.1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方中诸药和合意在化痰熄风健脾化湿之意。王佳涛[9]以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用卡托普利治疗51例原发性高血压属痰湿壅盛证患者,总有效率 88.23%。李小兵等[10]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玉屏风散治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疗效满意。陈利群[11]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味,对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观察,中西药合用能降低超重或肥胖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体重指数,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有效改善血脂代谢,作用优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金卓祥[12]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认为该方还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尿酸代谢具有积极的作用。周红梅[13]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 对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其中对眩晕、头沉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3.2 小陷胸汤加味 小陷胸汤在《伤寒论》用于治疗水热互结的小结胸证,诸药合用,涤痰清热,化瘀行滞,痰瘀同治,促使经脉通畅。杨传华[14]以“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证属痰浊壅盛型,均获良效。以其辛开苦降,清热祛湿为要,气机得复,临床效果佳。董桂英[15]运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肥胖型高血压,可明显改善患者头晕、头胀、胸闷、心悸等症状,具有一定的降压疗效。研究显示,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平稳优于对照组。
3.3 温胆汤加味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温胆汤具有化痰祛湿,和胃利胆之功能。 连东辉[16]采用“加味温胆汤”,通过临床观察证实加味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肥胖性高血压病能够增强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痰湿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方剂。
3.4 其他方药 苏士印[17]使用降浊通脉汤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属痰湿壅盛型,能有效的降低血压,并明显提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血浆含量,中医症侯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田爱萍[18]自拟祛湿降压方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本方在改善眩晕、心烦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4 其他治法
外治法[19]如足疗、敷贴、药枕、埋线等对高血压病预防及治疗效果显著。冯虹[20]使用温针灸配合耳穴疗法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具有降压兼并减脂作用,避免了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董莹莹等[21]运用精油雾化吸入疗法,在药物基础降压疗法和基本饮食控制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证属痰湿壅盛型,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无明显不良反应。潘铨等[22]在给予坎地沙坦酯片的基础上加用畲药食凉茶组方,即降脂轻身茶为代茶饮,可以达到降压,进一步改善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的良好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5 小结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病”范畴,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是高血压病实证中的重要类型,多见于中年人,治疗应体现“肝脾同治”的原则,基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在高血压病表现为实证的早期,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以健脾化湿化痰为主的干预治疗。综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治法方剂虽形式多样,但均体现了中医药治病求本的整体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外治法对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总之,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S].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2.
[2]杨雅琴. 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J]. 内蒙古中医药,2013,05:8.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5(1):74-75.
[4]王锁欣. 高血压病从脾论治疗效观察[J]. 中医药学刊,2005,11:174.
[5]李立荣. 健脾化痰法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3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0:27-29.
[6]马海涛. 化土生金法治疗痰湿壅盛型一二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
[7]董桂英. 痰瘀同治法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分析[C].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2011:3.
[8]刘迎辉,盖国忠. 引血下行法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J]. 吉林中医药,2012,08:766-767.
[9]王佳涛.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用卡托普利治疗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J]. 中国中医急症,2001,06:364.
[10]李小兵,卢军敏.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玉屏风散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免疫失衡状态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5,12:949-951.
[11]陈利群.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味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体重指数、降压效果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07,06:650-651.
[12]金卓祥.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及对血尿酸代谢影响的研究[J]. 新中医,2011,11:5-6.
[13]周红梅.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2008,05:363-365.
[14]李成伟,陶有青,杨传华. 辛开苦降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J]. 山东中医杂志,2012,06:449-450.
[15]董桂英,李泉红,江宁. 小陷胸汤加味治疗肥胖型高血压6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3:93-94.
[16]连东辉. 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肥胖性高血压病60例[J]. 河南中医,2012,07:913-914.
[17]苏士印. 降浊通脉汤对高血压(痰湿壅盛型)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浆CGRP的影响[D].贵阳:贵阳中医学院,2006.
[18]田爱萍,王抗战,许进学. 自拟祛湿降压方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08:104.
[19]杨传华. 高血压病的外治疗法[C]. 中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2009:6.
[20]冯虹,刘志诚,徐斌. 温针灸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36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01:47-50.
[21]董莹莹. 精油雾化吸入对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康复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22]潘铨,刘忠达,陈礼平,兰祝飚. 畲药食凉茶组方结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30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03:49-50,64.
(收稿日期:201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