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人”与“器物”的关系对于当下生活方式的启示

2015-05-30陈若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造物自然文化

摘 要: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唯物论,我们可以知道“物质决定意识”,人类的发展是由“人”与“物”的相互作用而得以实现,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并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呈现出不同的主次层级,由而生成时代各异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历史中“器物”与“人”关系的发展过程进行大致的分段梳理,旨在论述这些关系出现的原因、呈现的形态,以及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揭示“器物”与“人”的本质性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为当下机械化生产大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探索新的出路,树立起适合于不远未来的造物价值观。

关键词:造物;设计;文化;自然

古往今来,人类了解历史的方式可以大致地被划分为三个阶段:1,以口口相传的神话、诗歌了解历史;2,以文字书籍、绘画等艺术遗存继承并开拓历史;3,以对古人生活器具的物质文化研究来通晓历史。随着社会学、人类学、微观历史学的迅速发展,古代大众的生活面貌成为历史建构的对象。由而,越来越多秉承“实证主义”原则的史学家开始以“物”为起点,探索其中隐藏的诸种历史现象及本质,以期映射出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个社会的图景。其中,研究的路径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器物——文化——设计

这三者其实是共存在一个事物中的三个方面,器物是实体、是形式;文化是精神、是内容;而设计是对于两者的巧妙结合。然而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们却是在不同时段出现的,主要表现为一个自下而上的提炼过程。

即使对于遥远的原始时期,史学家现在能做的也只是以对器物的研究去划定它所属的时期,并努力还原其历史面貌。例如,可以通过他们曾经使用的“天然工具”了解其抵御自然、获得生存资料的行为方式,知晓他们通常选择坚硬的石块敲开果壳吃果仁,用细而尖的石块挖掘植物地下块茎来充饥……直至后来,人们逐渐在各种“物”的形态、质感、功能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日益增长的认知于无形之中塑造出那一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功能至上与共生共用,呈现出当时社会所特有的文化形态。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人类在反复选择与判断的基础上终于萌发了设计造物的意识,直至现在,这种设计的愿望仍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晰的展现了我们想要改善生活甚至塑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诉求。

二、生活——自然——设计思想

“生活”是以人为主导而产生的活动,因而从某种程度上看,“生活”与“自然”的关系也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诞生之初,因为自身诸多的局限性,他们总是心存敬畏地面对恶劣而又充满危险的自然环境。在造物生产活动中,他们常常以自然万物的形态与发展规律作为借鉴,并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如《周易》中所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与天,俯则观法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表现了古人宽广宏大的自然观与世界观,其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某些方面指的便是人们当时的造物法则:往近了说,依据人的身体作为法度;往远了说,要符合自然万物发展的规律。

更为显著地,老子提出“道”的观念,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在这种宇宙观的影响之下,古人眼中的世界成为了一个气化的世界,通天下一气,万事万物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整体。以这些形而上的思想为背景,便不难理解当时设计造物的种种现象了。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它的造型形式多蕴含着生命的原则,通常表达着对于生命的寄托,能够使人们在游乐其中的同时,体验通透、流动、蜿蜒曲折的生命之美。对于古人来说,这些具体显现的“物”之形态都只是一种表现自我内在精神的有力工具。

在设计造物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虽然有一些一以贯之的原则要去始终遵循,并且这些原则常常呈现为多样组合的形式。然而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造物中所关注的因素会有不同方面的侧重,这些思想的演变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的不断进步:

(一)造物活动与自然的关系

这组关系是道家思想的精髓,老庄哲学将宇宙万物的本源称为“道”,并将道、无、自然、天性视为其核心理念,主张天道无为、道法自然。其中的“无为”思想所体现的便是对于自然的尊重,以及对于物品本质的追求。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了“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治无割。”意思就是“道的朴素状态离散则生成万物,有道的人则沿用真朴成为领导者,因此,大治的情景就是依据万物本性特征而无为治理的无治状态。这种与自然和平共处、谨遵万物发展规律的发展方式是当下环境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法,因而直到现在仍有着很大的借鉴价值。

(二)造物活动与礼的关系

中国古代是一个礼制昌隆的大国,周公礼制之后虽也有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但基本上还是一种礼制绵延的文化。礼不仅沟通神人,还树立皇权。

——邱春林 《设计与文化》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主导思想即是“礼”,他们将“礼”视为划分等级与树立人们行为规范的工具。在等级森严而漫长的封建时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身份地位的差异而呈现出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居室、车马、穿戴、衣着、食物等领域。儒家有着专门的标准——《礼记》,在《礼记·礼器》的开篇就有这样的言论:“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意为“以礼为器,就可导致‘大顺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乃是盛德的表现。礼能够消除邪恶,增进本质之美,用到人身上则无所不正,用到做事上则无所不成。”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涉及人事社会各种行为和国家各种活动,在器物上有着鲜明的反映。例如,对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其自身的穿着、装饰亦有很大区别,所谓“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就是关于这方面的描述。

“礼”作为伦理道德规范,是整个社会得以运行的行动纲领,更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意识形态。虽然它以一脉相承的形式约束着历代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其中的许多内容都会与时俱进,因而,“器物”作为上层意识形态的反映,也要随势而变,正如《论语》中所云:“变通者,趣时者也。”

(三)造物活动与物的关系

在这一方面,《考工记》的思想最为典型。就“物”而言,它不只是指涉物理形态,同时也包含了“物”所处的地理、人文、社会背景等诸多看不见的因素。所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即是对上述观点的准确阐释。针对各种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运用与处理方式,《考工记》中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其含义为:不仅要审视材料的外部特征,还需要考察材料的内在特性,在此基础上,整治金、木、皮、玉、土等造物所需的不同原材料。其实,设计造物本就是一种关涉多种社会因素的行为,它要求始终在各种矛盾关系中寻求中庸的解决之道。

(四)造物活动与人的关系

在消费社会之中,设计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远,设计者往往只追求哗众取宠的效果与即得的商业利益,并没有从大众的真实需求出发。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鲜明地表述了“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重要性,他认为,创造的个体以一种十分自我的方式表达自己,他们常常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这股风潮像癌细胞一样从艺术开始,迅速波及大多数的手工艺门类,最终也影响到了设计。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各种为了迎合大众恶俗趣味而设计的物品遍地开花,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面对这一情形,最重要的是让人们认清“物”的本质,而设计能做的就是让“物”更好的服务于人的同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像帕帕奈克对于设计的最终定义一般:设计是一种人类对自我世界的持续进化,这种进化不仅表现在“器物”方面,也反映在精神方面。

三、结语

如今,面临着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的全球性问题,设计师需要承担更大的道义与责任,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生存之需,同时还要实现人性的不断超越,使那些被过度滥用的科学技术回到设计造物的起点,重新站在“人”的角度还原物品真实的面貌。因而可以总结出从古至今甚至延伸到未来,关于“物”的价值取向的发展路径:共生共用—追求个性—再次共生共用。古人迫于自然的威胁与生存的压力,多以群体的形式生活与劳作,所使用的物品并没有太多个人化的标志;如今,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复制的产品越来越令人感到厌恶,逐新求异成为一大潮流;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愿望迫使我们寻求更加环保、真实的生活方式,由而那些简单朴素、带有人文关怀、没有个性化标签的物品将再次回归生活,这种价值观的回归有着极为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

“无用设计工作室”的建立者马克就认为,未来的我们不再需要独立的设计,生活中的必需品根本不需要看得见的设计,看不见的设计就已经不再是设计,而是一份用心。而“用心”是带着对万物的爱惜之情、对手的劳作的尊重去深入体会。这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探索,作为独立手作者,他们往往有着更为崇高的价值观,善于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融合在一起,在简单朴实的生活中,制作那些对人充满终极关怀的物品。这其中便蕴含着设计造物的最高境界——“技以载道,技进乎道”,要想达到这一目的,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在“物”的制作方面进行调整,以手工代替机械,以天然材料代替人工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将工巧上升到精神境界的体悟。

总之,无论到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物”对于人的本质性作用——实现自我的工具,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因而,“造物”所应坚持的即是对于生命与内在精神的终极关照,这也是古代造物观所带来的巨大启示。

参考文献:

[1]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2]夏燕靖.中国古代设计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

[3]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周博译.中信出版社,2012.

[5]程华波.中国传统造物的生命精神及象征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8.

[6]马克.手指的温度[J].中国服饰,2015,(01):106-107.

作者简介:

陈若煊,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设计原理与批评)。

猜你喜欢

造物自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谁远谁近?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