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动画研究及民族化启示

2015-05-30陈婧卓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民族化传统文化转型

摘 要: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中国传统动画的发展进入巅峰时期,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传统风格的“中国动画学派”。大量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体现了中国美学独特审美趣味的动画作品,奠定了我国传统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的地位。然而动画产业国际化的趋势,以及现代化的元素对传统动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国传统动画发展面临困境。以中国传统动画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民族元素的应用为出发点,结合现当代动画发展的环境,探索中国动画发展转型期,应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中国传统动画;传统文化;民族化;转型;世界视野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世界动画发展史上,中国传统动画占据了一个重要篇章。在我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传统动画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艺术体系。他根植于深厚的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中,带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出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二十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动画学派”在中国动画的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创造了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与动画表达体系相结合的动画风格,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赞誉,使中国动画逐渐摆脱了早期模仿美国迪斯尼和前苏联动画的影子,进入了中国动画发展的辉煌时期。

本文期望通过对中国传统动画发展的梳理与研究,对中国传统动画进行解读,探寻中国传统动画成功的内在动因,寻求传统动画的现代认同,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为中国动画新的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研究。

二、在曲折中艰难探索的中国传统动画

(一)中国传统动画的定义

我国早期的动画作品被称为“美术片”,后受日本影响改为“动画”。《电影艺术词典》:“美术片,电影四大片种之一,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的总称。它以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在我国传统动画创作中,早期的许多优秀动画不仅汲取了我国“以画为本”的绘画艺术形式,并且借鉴了绘画艺术的美学风格和人文意蕴。本文研究的中国传统动画,既是上述定义中所指的美术片。从时间范围来看,是指从1922年中国动画诞生至1989年中国动画步入转型期。

(二)中国传统动画的发展

纵观我国动画的发展史,从1922年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摄制的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打字机》算起,至今已有八十六年的历史。中国动画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经过五个时期:

1.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探索期,代表作品《大闹画室》、《铁扇公主》等,从这一时期的作品的数量、技术和对中国后来动画的影响方面来看,万氏兄弟无疑是中国动画处于开创和探索阶段最为突出的代表,他们为中国动画之后的民族化探索,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特征,奠定了一个稳固的基础。因此中国动画发展初期也称为“万氏时代”。

2.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是中国传统动画的繁荣期,以1948年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为新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3.1957年4月,中国第一家专业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伴随着“中国动画学派”的开山之作《骄傲的将军》;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由钱家骏导演的我国第一次尝试少数民族传说题材动画《一副憧憬》等优秀动画作品的诞生,中国传统动画由此开始走上了 “探索民族风格之路”,形成了世界动画界独有的中国民族风格,同时也进入了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

4.经历文革动画发展低谷之后的80年代,是中国动画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民族风格得到更进一步发展,中国动画事业空前繁荣,这个时期呈现出一批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如采用中国水墨画表现手法的作品《山水情》、《螳螂捕蝉》等;借鉴于大量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和戏曲表演形式的《哪吒闹海》;以敦煌莫高窟壁画独特风貌和故事主题创作的《九色鹿》等。这些作品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且在国际上也带来深远影响。我国动画的创作进入最为和谐、最为宽松和最为舒展的时期,“中国动画学派”的独特风格得到进一步发扬,在世界上形成了典型风格。

5.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探索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国动画片大量融入中国市场,国产动画一方面努力继承传统民族风格,另一方面又竭力模仿外国动画,而结果却是鲜有成功之作,此时的中国动画与国际相比,在创作理念和制作水平方面都存有一定差距。面对昔日“中国动画学派”的辉煌成就,国产动画面临着严酷的市场转型探索。

(三)中国传统动画与传统文化、艺术

1.文学作品对中国传统动画题材的影响

我国传统动画继承秉承了中国上千年文化历史精髓。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和中式文化内涵对我国传统动画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老一辈动画人万籁鸣曾说过:“动画片在中国一出现,题材上就与西方的分道扬镳了。” 千年文化积淀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具有深厚哲理的文学作品,可供传承的中国传统历史题材有神话、童话、民间传说、民间戏曲、小说等。因此中国传统动画常常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语言成语等为故事原型,注重思想、审美、教育相结合。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这些优秀动画作品都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还有《愚公移山》、《滥竽充数》等取材于寓言故事。此外,我国传统动画片也以于现实生活为题材,如《草原小姐妹》等,极具教育意义。这些作品以中国文学为借鉴,将之融入动画创作之中,又赋予动画作品特有的民族风情。

2.传统美术在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表现

在中国传统动画创作中,对传统美术的继承和发扬一直是老一辈动画创作者关注和追求的重点,这不仅源于他们对动画艺术与民族文化融合意识的认知,也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发展愿望。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写意,形式多样,有剪纸、水墨、木偶等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受中国绘画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动画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以及绘制方式不同于其他国家,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以敦煌壁画元素的应用为例,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就是一部融合强烈民族元素,具有装饰画风格的作品,他不仅在艺术构成上融合了我国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剪纸等艺术成分。还在人物造型设计中采用了民间年画以线描为主的手法,将敦煌壁画中的造型元素融入设计当中。《大闹天宫》对主角孙悟空造型塑造简练,突出了其性格特点,是艺术美与形式美相结合的典范;配角则以壁画、民间年画元素为参照,充分体现了敦煌壁画中的艺术造型特点。在场景设计上采用了工笔画的绘制方法,带有装饰性特点。色彩运用以青、绿、红、白、黑等中国民间常用色彩为主,具有鲜明的中式风格。

三、坚守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并与现代动画的融合

中国传统动画的辉煌成就,是构建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的,民族化是中国动画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动画艺术家们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和创新,在广泛借鉴中国传统艺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开创了融汇多种民族元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样式,形成了独特的创作观和美学观,确立了中国传统动画的美学风格。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与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特殊意蕴和审美趣味,奠定了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的一席地位。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固守传统的封闭性和忽视发展创新的停滞性。只有对中国传统动画做出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寻找到中国当代动画的发展之路。

(一) 突破传统的限制

对于中国动画来说,不能空有形式上的民族化,更重要的从内涵上表现出民族化。当前中国动画在民族化的探究道路上趋向两种极端:一个是单纯从表面上追求民族元素,而忽视了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掘;另一个是在动画产业全球化的趋势下,一些动画制作者过于着重模仿,而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未能将动画创作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结合,使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逐渐从动画设计中遗失,从而使得中国动画陷入了尴尬的发展境地。

民族化风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得到不断丰富的。优秀的动画作品往往是在适应时代的情况下产生的。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坚持不是中国动画的唯一出路,我们应该打破“中国动画必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的思维定势。中国的动画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过去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是要突破艺术形式的枷锁,对动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同时也对动画题材做进一步的开发,创作符合当代社会环境的,观众喜闻乐见的,容易引起共鸣的动画文本,从更深层次的内涵上唤醒中国动画精神。

(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

实现多元的价值体系。根据目前国产动画受众群体来看,中国动画相较于美、日等国家而言,还存在市场单一、消费群体少,覆盖人群局限等问题。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创作者和观众都有着自由的选择权,显然单一的说教动画题材不再适合社会的需求。当代动画,应该结合当代社会的语境,融入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创作出内涵丰富的作品。

(三)回归动画的本真

“寓教于乐”是动画的一大特征,国产动画长期以来都在承担着教化的职责,而忽视了动画本身的人文关怀,由于其内容与形式的传达是单向的,并且带有明显的社会标签,其反应的内容往往是在强调一种规则或是行为的规范。这样教色彩过重的动画作品,结果往往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口味的。因此,在动画的创作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动画本身的乐趣,其次才是在保证乐趣的同时,考虑动画的教育意义,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21世纪动漫产业被称为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中国动画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要放下过去的光环,需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国情,保留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推动传统动画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陈婧卓,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化传统文化转型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转型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沣芝转型记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