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2015-05-30王鸣
王鸣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实现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内外结合,全面推动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课程。尽管,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上取得了部分成绩,但是部分高校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更是面临着理论知识取代社会生活,学生活动取代实践教学等问题。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十分必要。本文针对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不足,总结了提升课程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思考
0 引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课程,也是大学生必修课程,《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需求,《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部分,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完善《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尤为重要。
1 《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1 思想上不够重视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学中存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基础》课程教学不重视,部分《基础》课教师没有认识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方式创新对整个《基础》课程的重要性的情况,导致很多院校相关的实践教学开展较少甚至缺乏。此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方式、理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很快地适应新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践教学方法,造成课程教学质量的下降。
1.2 教学组织管理缺乏规范化
当前,部分院校在《基础》课整个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更是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色彩。此外,由于《基础》课程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其自身开展的校内实践教学,也仅仅是在课堂上讨论、演讲以及师生角色互换等实践方式,缺乏创新。而校外实践也只是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地方的参观和考察。在整个《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学校的文化、社会的需求和相应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导致整个《基础》教学过程太过于理论化,达不到要求的实践效果。
1.3 保障资源有限
由于高校自身对思政课程教学不够重视,没有真正的将《基础》教学作为整个高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间接导致《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经费的缺乏,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很多情况下会有教学要求才安排,经费才到位的状况。在这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出现《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培训、进修受限,教學水平提升不够等情况。尤其是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都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和责任进行实践地点的临时选择,使得本门实践课程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影响了课程的实效性。
2 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2.1 更新观念,提升对 “基础”课程教学的认识
想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基础》课程,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教学的行为,进行教学观念的创新有助于教学行为目标的树立和完成。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就是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如,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教学价值观以及教学评价观等。首先就是要在管理上,要求学校领导将《基础》课的教学放在与其他专业课教学一样的位置,提升对于《基础》课程教学投入、科研力度进行教学资源的丰富,同时对《基础》课程的教师定期开展教师培养工作。其次就是要求《基础》课的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一是要充分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培养提升职业荣耀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要提升自身的知识,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把握,用理论武装自己。三是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立体”课堂。
2.2 创新内容,丰富形式
《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的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这样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为了让学生更好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就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丰富、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展动态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进行课程内容和学生思想的有效融合,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一是将职业作为教学内容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这种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实际能力。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性与时代性的有效结合,学会用科学理论进行学生自身武装,同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2.3 健全各项机制,探索有效方法
《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完善领导制度、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同时要用新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首先要完善领导机制,在整个教学体系构建过程,领导机制的弱化会直接影响《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一是要在党政指导组成教学小组,党、政等职能相关部门人员作为小组成员。二是要进行教学工作的明确分工。其次就是要保障制度,建立《基础》课程教学项目的立项、考核制度,并将其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部分,这样能够确保《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作为教学基地的建设,在开展相应实践教学时能够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就是要完善运行机制,《基础》课程教学工作涉及教师、学校、学生等人员,为了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好的运行机制非常有必要。一是要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开展工作会议,进行教学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二是要形成沟通渠道,成立教学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落实、联系等常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金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12):124-126.
[2]曾咏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新探[J].教育探索,2012(2):57-58.
[3]余永亮.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有效性探讨——基于隐性教育视角[J].价值工程,2014(3):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