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山深处的“省亲”之旅

2015-05-30齐婧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省亲大山深处慈善

齐婧

2015年8月24日,记者随京汉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爱心员工一道踏上了北京开往西宁的列车,开启了一趟漫漫征途。从北京到玉树,2500公里的路途,4000米的海拔落差,48小时的乘车时间,这是一趟艰辛的旅程,但对于京汉员工来说,却是一趟“省亲之旅”。

早在2008年,京汉置业便出资20万元援建了青海省治多县扎河(京汉)希望小学,并于2012年首次探访该校,为学生送去了必要的生活物资。学校位于4900的高海拔地区,也是整个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学校。在校生多为牧民的子女,由于游牧的特殊职业特点,孩子们通常很小就入学,入学后又常常见不到父母。如果说,在平原地区同龄的孩子可以接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那么在扎河,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来自学校。但因为校区偏远,校舍陈旧,先前的扎河小学教育条件十分有限。师资力量不足,一个老师身兼数职的情况极其普遍;教学方法陈旧,教育观念不足,造成学生辍学率不断上升;同时也会有一些孩子随着父母游牧的其他地方,是否继续就学也未可知。

援建后的扎河(京汉)希望小学,通过捐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外书、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援助优秀志愿者课程等多种形式在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教育教学思路。多年的捐助让京汉意识到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京汉的公益事业并不仅仅是捐赠校舍和物资,而是持续的爱心与关注,在继续物质捐赠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智力援助”。此外,京汉还以“爱心夏令营”的方式将藏区的小学生请到北京参加活动,通过参观和互动相结合的手段,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增加建设家乡、改变自我命运的信心。

4年后,当我们再次来到扎河(京汉)希望小学的时候,看到的依旧是孩子们淳朴的笑容,老师们殷切的目光,正在新建的学生宿舍,井然有序的图书一角,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全新配备的投影仪……4年前的孩子们大多已经毕业,有的进入县城读初中,也有的走出了大山,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而今的在校生约有160人,依旧都是游牧民的子女。通路后的扎河乡距县城仍有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这对于5、6岁的孩子而言,仍旧是他们和父母亲人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因此,此次“爱心之旅”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全新的教材、学习用具,更为他们准备了一辆校车,那是拉近孩子们与家人距离的有效途径,也是孩子们的希望所在。

除了集体援建之外,京汉置业的爱心员工还与贫困家庭的孩子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每名员工以每年500元资助一名困难学生,直至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当接受帮扶的孩子们接过满满一箱援助物资的时候,看到心爱文具的喜悦之情、对叔叔阿姨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那是小小的满足,却是大大的幸福。

玉树之外,6年来,京汉“爱心之旅”的足迹遍及河北大田庄、西藏卡堆、内蒙古塔拉宝力皋、河北向村等地,它以企业带头的方式,号召员工付诸行动,以企业慈善行为影响社会大群体,将慈善推向社会化慈善的大舞台,共同传递爱心,播种爱心,开创了企业慈善的先河。目前,这一活动已经成为京汉集团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心之旅”不同于传统的公益模式,是通过长期不间断的沟通联系,对帮扶对象提供源源不断的资助。在企业员工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了帮扶对象的真实所需,也在员工及业主中营造了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

“爱心之旅”的脚步也不会停歇,青海扎河只是短短停留一站,未来,他们的路会走的更远。艰苦的条件、崎岖的山路并没有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因为大山深处有希望,大山深处有亲人。

作者系本刊记者

猜你喜欢

省亲大山深处慈善
大山深处的甜蜜事业
重庆图书馆进驻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展览:带当年存托文献回家“省亲”
慈善义卖
中国驻印大使夫人“省亲”记
大山深处 忠实履责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大山深处的希望
莆田的女儿带着台湾女婿孩子省亲了
大山深处的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