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和改进措施
2015-05-30赵银鹏
赵银鹏
摘 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常规工作,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审计质量低下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国企内部审计的主要因素,然后从加强国企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规范国企内部管理层的业务范围、提高审计人员执业水平、改进审计方法和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国企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因素;措施
1 影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
1.1 主观因素。
国企内部审计通常未受重视,包括管理者和审计人员自身,很多人也并没有真正的花费心思去深入了解审计工作的内涵,对审计工作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其他许多职员类似,固守现有工作模式和方法,没有积极探索,认真对待每份审计工作的态度,而是把每份工作看作是按章办事的俗套,这样就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实际问题。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的职业素养偏低,多数缺乏工作经验,可能会出现审计方法选择不当,分析判断不合理等现象。另一方面,国企本身对审计也是不抱太多的期望,这样就造成了审计人员对职业热度不高,而且审计结果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依据,并不同于证明等具有很强应用性的文件,这一点也是造成审计人员职业关注度低的原因。
1.2 客观因素。
1.2.1 审计所处法律环境的变化。法律是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手段,审计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也必然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和规范。法律在赋予审计部门专门的签证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审计人员有对审计对象客观审查、如实报告的责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服务涉及到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政府部门,还有债权人、投资人等,因此,审计人员对社会公众也负有提供准确的审计信息的义务和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因为违约、失察等原因提供虚假的审计结果,进而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则可以依法追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1.2.2 审计意见指导性和影响性更大。审计结果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从过去的较低的参考性到现在较高的依赖性,使得公众对审计结果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有些投资人甚至会把审计结果作为主要的投资参考意见。无论是企业法人还投资人也更加注重财务审计的作用,审计结果将会给企业的运营提供指引。审计行业发展但现在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帮助建立、维护资本市场。因而,金融市场涉及到的各利益团体都越来越关注审计,并且愿意为审计买单,以此降低投资风险。
1.2.3 审计方法本身的影响。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常会运用相应的审计模型对审计对象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审计模型通常是前人研究好的,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但是,在使用中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模型本身都不可能是与实际完全相符的,只能是接近或类似;另一方面,在应用模型时一般都会有使用条件,该条件不一定都满足,综合起来看,无论是哪种模型的使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风险产生。审计人员在模型和方法的选择上本身也存在风险,他并不知道哪种方法更加适合所审计的对象,无论是用传统的审计方法还是现代审计方法,该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
2 提高国有国企内部审计质量的改进措施
2.1 加强国企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国企内部控制是管理部门制定的,用以保护资产的完整性,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和收益,保证管理部门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监管体系。首先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检验和测试,发现薄弱环节与可能发生疏漏之处,再结合公司其他的具体情况确定审计的重点、程序和审计方法,进而确定审计规模等相关事宜。
2.2 规范国企内部管理层的业务范围。公司内部管理层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盈亏,管理层应该明确自己对公司财务报表等财务情况应该承担的责任。国企内部的管理层要求显得略为松散,许多现实资料表明,审计风险频发的根源多数是会计报表自身存在的错报和漏报,并不是审计人员的行为过失造成的。虽然我国《会计法》中有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責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但是,单位负责人如何保证,若未能保证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适当的时候应该有一些法律的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来约束公司内部,明确其责任和义务以及明确相关处罚标准,一旦触犯应该按规矩执行惩罚措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2.3 提高审计人员自身执业水平。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好坏,提升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包括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等;审计部门内部和行业内各单位之间可以开展理论讨论交流和业务竞赛等活动,彼此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
2.4 改进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在审计行业发展中在不断变化着,审计方法多样,我们要适当的摒弃一些不好的老方法,而采用适合现在审计发展的新的审计方法,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风险导向审计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基本审计方法,它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它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了会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观念。改进审计方法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5 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我国审计事业和计算机应用发展都相对较晚,某些地方我们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的先进性。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法进行审计工作时,就要求审计人员更充分地利用电脑技术。比如对审计对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审计人员要建立内容广泛的数据资料库。再比如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抽样时,可以使抽样更加合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大量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也变得很方便快捷,也会减少人工传递过程中的疏漏。从整体上讲,运用电脑技术,可以更方便地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各项因素有机联系在一起,根据实际评估结果调整审计作业计划,使得审计质量更好。
参考文献:
[1]张洁.试论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形成模型构建及控制[D].西北大学,2011:1-10.
[2]吴希慧.论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水运,2010(10).
[3]王光远.制度风险与控制——审计测试、审计风险、审计决策[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