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人品
2015-05-30浙江一考生
浙江一考生
中华文化讲究修养,即修身养性,一般从一个人的言谈、行为举止中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修养如何,家教怎样。在如今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世界中,这也适用么?不,不一定。
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但他还是被官场所束缚,最终被贬,最后零落成泥,只留下千古诗歌永传于世,空留一室芬芳。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吗?可能吧,看出他为人的豪迈,一如他的作品的格调,如此气势宏大,光明磊落,但是他拘泥于官场,始终没有放下名利,没有放下被贬的忧愁,他的心境并没有如此开阔。
屈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终选择投身汨罗,让流水冲刷身上在世俗中沾染的尘埃。他说:“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他把一切都归咎于世俗的污,但他也没能逃脱被污的命运,他有着自己的执着,近乎偏执的性格,他的作品是不受污染的。但身在世俗之中,身上怎能脱离那一丝世俗之气,他不被重用,因此把一切都说成世俗的污,这不正是因为他自己也有所求吗?作品的格调趣味在一方面与人品一致,但也许在另一方面则与人品背离。
人无完人,因此总是会有缺陷,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老人常说见字如见人,从字中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读文章识人,从文章中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那些附庸风雅的人呢,他们是否有才华,是否人品高洁?不,他们只会故作高雅,但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来吗?假如他们学会隐藏,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吗?
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以学国画、练毛笔字修养身心,只需下一定的功夫,便可以创作一幅作品,你不知作者真实的品性如何,这不是说由作品的格调来识人品性太绝对了吗?作品的格调可能与人品相一致,也可能与人品相背离。
如今我看着青莲居士(误,应为濂溪先生周敦颐,编者注)的《爱莲说》,暗想他是否拥有莲一般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呢?看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思考他是否一如诗中所说可以无欲无求,热爱自然,寻求自由呢?
我不敢肯定地说作品的格调与作者的人品相一致,也不敢肯定地说作品的格调与作者的人品相背离……我只能慢慢思考,细细品味……
喜欢的书,慢慢地看。喜欢的歌,慢慢地听。喜欢的人的品性,慢慢地去发现……
得分:42
【病根剖析】
这篇文章的毛病有二:一是正文部分没有紧扣“作品”与“人品”的关系来写作,属于部分偏题;二是用现象举证代替说理,缺少对“作品”与“人品”关系的理性分析。
作文标题“格调·人品”,紧扣材料,拟得恰切:“格调”是作品的格调,“人品”是作者的人品。此标题非常准确地体现了考生审题的正确性,也揭示了这篇文章的基本论题——作品的格调与作者人品的辩证关系。
但是,文章开篇就偏离了中心:考生没有阐明“作品”与“人品”的关系,而是提出一个问题“传统观念‘言行见人品在当下社会中是否适用”,然后亮出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在这里,考生仅写对人品的看法,一字不提作品及其格调品味,这样就根本无从体现考生对“作品”与“人品”关系的观点态度了。
接下来的阐述,考生还是偏离中心:既没有承接上文,在理论上分析“言行”与“人品”的关系,也没有紧扣中心,在理论上分析“作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只是列举了李白和屈原的事例,来说明“作品”与“人品”有一致之处,也有不一致之处,并把“不一致”的原因归结为“人无完人”。显然,考生的逻辑推理是有问题的:“作品”与“人品”的不一致,其中会有“作品”的原因,也会有“人品”的原因,还会有两者相互作用的原因。但考生只片面地看到了“人品”的原因,而脱开了与“作品”的关系。所以这样的举证分析也是不全面的,思考是部分偏离了题意的。
再接下来,考生列举了生活中练毛笔字、学国画的现象,对许多作者附庸风雅的行为与其人品的一致性表示怀疑,表达自己的态度是:不敢肯定“文如其人”说,也不敢肯定“文未必如人品”说,只能“慢慢看,慢慢品”。至此,考生虽然涉笔了“作品”和“人品”,但考生关注的重点、考察的对象,仍然是“人品”,而非“作品”,更非“作品”与“人品”的关系。当然,行文至此,考生对自己为什么不敢认同“文如其人”和“文未必如其人”这两种观点,也没有阐明理由。
【对症下药】
偏题现象的纠正,需要考生建立整体意识、关系意识,不能孤立地思考问题。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都生活在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关系之中,隔断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而孤立地分析问题,肯定是不科学、不全面、不理性的。考生首先要懂得这个道理,然后要树立这种意识,并且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认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考生备考时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细读作文材料,找出材料中的一对关键词(即材料的核心概念),准确思辨、归纳这对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对这种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展开阐述。
举证写法的纠正,需要考生更多地进行有深度的理性思考,而不是有广度的感性联想。没有理性分析在前的举例,哪怕再多,也会如同漂浮之萍,没有着落,没有说服力。深度的理性思考,需要考生对事物现象进行考察,进行“追因索果”的探究分析。问一问,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什么?(各自内在的原因是什么?外部原因是什么?相互关系对事态发展是不是有什么影响?)会产生什么结果?人物何以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情?有什么企望、目的?事态这样发展,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才可以简要地举例印证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分析。这样,所举之例,就可以凭借前面的分析作理论的支撑,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