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与网络调查报告分析

2015-05-30陈泽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学生学生

陈泽宁

[摘要]网络给农村初中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已成为他们沟通的新载体。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由于政府对网络监管的力度不大,加上教育方式跟不上等原因导致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思维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我们必须用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影响他们,用网络道德规范他们,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网络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96

通过上网获取信息、定向搜索、休闲娱乐、学习辅导和优化生活,已成为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我们根据江门市级课题《网络环境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影响研究》的需要,对江门市台山任远中学的934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整理出可靠的数据,供读者们参考。

一、发展与机遇

(一)网络给农村初中学生开阔了视野

网络的普及,有利于拓宽中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挖掘中学生的潜力。相关数据表明,主要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国内乃至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信息的学生占43.5%。某初三年级的学生反映:“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加重了学习任务,却减少了对外交往的机会,更谈不上去了解国际时事、局势的变化等等信息。现在利用网络,拓宽了眼界,能够使我们的观念得到及时更新,紧跟社会的发展节奏。”

(二)网络给农村初中学生增长了见识

网络是个信息海洋,这为中学生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调查数据反映,约10%的中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获取新知识;将近50%的中学生认为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和娱乐渠道。由此可知,网络已成为学生求知成长的重要途径。

(三)网络成为中学生沟通的新载体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等交流平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且交流双方大多采用匿名的形式,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交流,所以成为学生吐露心声和释放压力的舞台。在“有想法、心事首先愿意与谁沟通”的调查中,已有23.9%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可以说网络成为中学生沟通的新载体。

二、问题和挑战

(一)网络上腐朽思想文化对中学生的毒害

互联网是开放性非常强的信息传媒,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汇聚交织,良莠不齐,雅俗共存。可以说它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通过对934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0%的学生曾经无意进过黄色网站和宣传暴力恐怖信息等内容的网站、聊天室和论坛,而且少数学生还经常访问此类网站。在问到“不小心进入不健康网站,你是如何面对的”时,15%的学生认为了解一些是可以的。作为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这方面的信息接触多了,难免会迷失方向,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危害

934名中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每周在线游戏10小时以上的学生占7.9%,甚至有的玩通宵,上网冲浪时间超过四年的中学生占19.1%。玩网络游戏中,有一半的学生喜欢玩冒险类的动作游戏,有25%的学生喜欢玩格斗类游戏。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沉溺在如火如荼的网络选秀、自由畅快的网络聊天中,其吸引力远远大于教育课程、几道作业题以及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50%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聊天,40%以上的学生玩游戏。这充分表明,大多数学生在网上进行的活动都是和学习无关的。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文化中无法自拔,这样定会分散学习的精力。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某位中学生拥有5个QQ号、160多个网友,再深入调查了解,大多数的学生都有Q友和网络好友。有的中学生喜欢泡吧,网瘾严重,甚至个别学生有连续好几天泡在网吧的经历,学生沉迷网络,上网挤占了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导致身心疲惫,精神颓废,无心读书,荒废了学业。

(三)网络容易导致中学生道德法纪观念淡薄

网络是“键对键”的交流,使人很难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为欺骗、诱惑等不良行为提供了“温床”。问卷中,问到“你认为,在网上必须遵守哪些道德规范”时,30%以上的学生表示没有遵守过诚实守信的原则;近32%的学生明确表示:在保护好自己隐私的前提下可以欺骗对方,但是不能对别人造成伤害;极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份是保密的,欺骗对方是正常的,在网上可以为所欲为。在问到“对网络的使用会不会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共道德”时,近20%的学生认为不利于提高社会公共道德。在问卷中有17.7%的学生曾经查阅黄色的图片或文字,17.9%的学生曾发布不健康的信息。就这样网络的不良因素慢慢把中学生引入“视诚信为迁腐、视自律为守旧”的歧途。

(四)网络对中学生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网络是虚拟的,与现实的差距比较大。通过网络,人们会轻松地获得为人处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因而使个别中学生宁愿沉迷于网络获得满足,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努力。问卷调查显示,30%以上的中学生认为,网络已经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造成了影响。另有36%的学生反映,自从对网络有了迷恋,与家人、同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明显减少了,还有47.2%的学生表示对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显得相对淡漠。缺乏有感情的人际交往,容易使人趋向于孤立、自私,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原因与教训

(一)政府对网络监管的力度还不够大

近几年来,针对网络管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法律框架,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强化了网络使用的监督和管理,而现实中的行政管理还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模式,文化稽查力量薄弱,尤其对黑网吧的监督管理跟不上,导致网络不良文化存在的问题无法解决。

(二)學校的传统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

目前学校采用“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对于互动性、开放性、快捷性、多元性为基本特征的网络时代,显得苍白无力。而随着中学生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的增强,传统说教、灌输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很好地结合对学生行为的培养,导致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从而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三)家庭对子女要求过高

由于家长期望值高给学生带来了多重的压力,致使中学生通过网络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和压力。问卷调查显示,28%的学生认为家长和教师对其学习成绩的期望值比较高,压力比较大。而网络游戏为中学生成功扮演社会角色提供了平台。通过和41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谈话,近80%的学生认为学习比较枯燥,且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有成就感,而一旦玩起网络游戏,就会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满足心理需求。这些孩子不管家里有没有电脑,都往网吧里跑。由于网络不约束学生的空间、性别、年龄、背景等,这很容易使其沉迷其中。

四、对策与措施

(一)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

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对中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政治辨别力和对各种不利思想文化的抵御能力。

(二)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

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加强教育,指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具有纯洁的思想道德,自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坚持用网络道德和规范教育学生

利用网络加强道德宣传,加强中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要让中学生明白,即便是虚拟世界也是需要道德规范的,只有严格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才能营造一个干净文明的网络环境。

(四)用有益的社会实践锻炼学生

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第二课堂的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中学生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快把我哥带走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