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联社改革“信改商”模式研究
2015-05-30张博
张博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自2003年试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文章以黑龙江省肇州县农村信用社联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改革的必要性,认为农村商业银行是改革后的理想模式,并提出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的发展建议,以求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改革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支农惠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主要的金融机构,近几十年来在服务“三农”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金融强势崛起、银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取得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革,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在充分考虑了肇州县当地的实际情况之后,本文认为肇州县农信社联社只有进行商业化运作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后,才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供给能力,在银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发展起来,极大地发挥支农惠农的作用。
一、肇州县农村信用社联社改革的必要性
截至目前,肇州县农村信用社联社资产总额近45亿元,存款余额近40亿元,贷款余额近8亿元,经营业务主要有个人存贷款业务、一般贷款类融资产品、票据类融资产品、鹤卡存贷款业务等。从信贷资金来源上看,一部分是自身所吸收的存款,另一部分是通过向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来获得资金支持,农信社吸收存款的能力十分有限。而改制后不仅能够创新多元化的不良资产消化处理方式,也可以大量吸收民间闲散资金,拓宽了农信社资本金的补充渠道。从经营业务范围上看,由于其农村合作金融的性质,许多商业银行业务并不在其许可业务经营范围内,可办理的业务仅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形式下也不能办理网上银行业务,这也直接影响农信社自身的盈利能力。改制后农信社的商业性增强,可以发掘新的业务领域和绩效增长点,业务范围得到扩充。从治理框架方面来看,目前农信社产权不清、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民主管理缺失、县联社与省联社之间管理“错位”。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复杂,真实产权主体虚置。理论上来说,农信社社员大会实行对农信社的管理,而实际上社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社员大会的监督管理职能弱化。各县、市联社自下而上出资组建省联社,是省联社名义上的股东和管理者,而实际上却自上而下地受到省联社的管理,形成“错位”。这些都造成了农信社管理上的低效。从员工素质和激励机制来看,目前农信社的员工业务素质还不够高,主动营销的意识也不强,相应的激励机制欠缺。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员工普遍更新换代,业务素质较高,而农信社员工学历水平偏低,专业人才缺乏,不利于产品的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管理部门激励机制欠缺,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营销的意识不强,造成了经营效率的低下。除了为“三农”服务外,农信社也要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和服务业服务。改制后农信社可以将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扩大到城市,实现企业转型,有利于农信社的做大做强。
二、肇州县农村信用社联社“信改商”模式的优势
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1年开始至2015 年不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现有的农村合作银行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尽快促进满足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4年6月,肇州全县累计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园区15个、规模养殖场135个,培育养殖大户2300余个,种植户和养殖户数量较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较大,而现有的农村信贷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所需,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惠农功能受到了抑制。而改革成为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管理方面还是信贷资金的供给方面,对于当地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
(一)农村商业银行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相对完善
在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上,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入股的方式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股东通过入股的方式得到相应的表决权、所有权和收益权,具备了参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意识,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来自行政的不合理干预。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后,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具有独立法人主体地位的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其法人治理结构也相对完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得以建立。在决策与经营方面,股东大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股本具备相应的决策权,根据“一人一票”的原则再选出董事会和监事会,建立“一层三会”的管理格局,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现代银行管理体系得以建立。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股东的股本不能撤回但可以转让,这就使得银行在面临困境时资金来源能够相对稳定,原股东也更倾向于追加投资来避免企业破产,在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吸收投资也变得更加容易。农村商业银行相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对于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等指标的要求也更高,相关的监管部门也会按照更高的要求进行监督和管理,这必然会促使农村商业银行主动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另外,肇州县农村小额贷款较多,但农业保险相对不发达,在改革为农村商业银行后也可以促进该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建立起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经营理念,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改革后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优势。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并且随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其主体地位优势更趋于明显,其他金融机构对市场份额的占领有限。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广阔,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日益旺盛,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又以分散的农户和小企业居多,小额贷款需求较大。特别是对于肇州县而言,农业生产中种植户和养殖户较多,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广阔的信贷资金需求市场。农村信用社历来与这些小客户沟通较多,联系紧密,对它们的资产状况、还款能力及信誉度的了解比其他金融机构更加全面,在信息成本和客户基础方面优势明显。并且对于小客户而言,获得大型金融机构贷款的审批也相对复杂和严格,时间也更长,因而也更加倾向于从农村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可以继续利用之前的资源和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获取竞争的有利地位。
三、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的发展建议
(一)立足服务“三农”,发挥农村金融服务职能
农村商业银行是从事货币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股份制企业,与农村信用社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理念不同,它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经营原则。作为银行企业,势必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然而,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仍是服务“三农”,立足“三农”发展,其次才是获得利润。这就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不能偏离这一首要目标。首先,要明确市场定位,积极参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项目,与农村经济共同发展。其次,要扩大农村贷款投入范围和规模,降低农村信贷发放门槛,简化信贷审批手续和流程,让普惠的农村信贷资金服务于更多的需求主体。最后,要开发新的农村信贷资金需求主体,扩展农村金融市场。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养殖种植大户和涉农企业不断增多,潜在的信贷资金需求市场扩大,农村商业银行应主动寻找客户源,树立营销意识。
(二)提升风险控制意识,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内容之一。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高贷款的质量,按时收回贷款,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首先,要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价体系。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熟悉各个部门的业务,全面了解可能的风险来源和风险损失,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案,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另外,可以制定科学的风险监控指标和评价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其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农村商业银行应注重对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使风险意识渗透到每一个业务细节中,同时采取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参与风险控制的积极性。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专业素质较高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能够加强自身对风险认知的程度,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的开展和风险管理的需要,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管理团队,全面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金融创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客户的需求,农村商业银行势必要走金融创新之路。这不仅能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也是经济转型期深化改革的要求。首先,要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农村商业银行和改制前相比在业务许可范围上优势明显。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可以推出理财产品和网上银行功能,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另外,通过对当地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状况的分析,研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其次,创新经营理念。科学合理的经营理念是农村商业银行立足长远发展的根本。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不同,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要在立足“三农”的基础上发挥自身商业银行本质的优势,重点支持集约型农业、产业化农业和特色化农业,从传统的经营理念中释放出来。同时,要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作用,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以创新人才的力量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的不断成长。最后,建立长效创新机制。农村商业银行要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创新机制,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和意识,始终保持创新的动力,同时不断增加创新投入,充分发挥和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政策条件,保持创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宋方钊.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
[2]康健.我国欠发达地区县域农村信用社管理改革研究[D].南昌大学,2010.
[3]王会玲.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路径选择[D].河北大学,2014.
[4]龚灵枝.省联社改革的模式选择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4.
[5]王文鹏.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的商业银行改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6]苗莉.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模式选择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7]李彦庭.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8]张亚杰.农村信用社“信改商”后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变化及其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9]许乃丹.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成长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肇州县人才流动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