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2015-05-30徐建军
徐建军
[摘要]评价学生阅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的难题,建立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着眼实效性。保证阅读数量,立足计划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注重终身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实效性计划性终身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01
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目前,许多学校在语文课程安排中都开设了阅读课,但由于缺少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评价体系,致使阅读教学出现了不少乱象:内容选择随意,阅读课变成“放羊式”的放任自流;缺乏有效指导,阅读课变成漫无目的的走马观花;阅读目的模糊,阅读课变成“广种薄收”的盐碱地……
阅读课设立的重要意义是在制度上、时间上让学生的阅读得到保证,但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还需建立合理的阅读课程评价体系。
一、阅读指导,着眼实效性
学生有效阅读需要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对于阅读课要建立一套适合校情、学情的指导课程的体系,这一体系中包括阅读指导课程的实施模式、实施方案、指导策略以及评价机制。
以制定“阅读课堂教学评价”为例,可以先制定“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十条评价标准”,包括:①着眼发展——倡导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②依学定教——倡导先学后教、先读后训、先放后扶的阅读教学模式;③充分读书——倡导阅读课要让学生充分读书;④尊重差异——倡导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⑤发扬民主——倡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⑥引导质疑——倡导学生主动质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⑦允许选择——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⑧强化语感——倡导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内化、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⑨以情感人——倡导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⑩鼓励创新——倡导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十条标准”的基础上,再制定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课外阅读学习评价表。用多维评价引领阅读课的有效教学,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独立思考、独立感悟唤起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活动,使教师的阅读指导达到充分展现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实效。
总之,力求阅读指导的实效,必须全面更新学校阅读指导课程体系,立足课堂,让课堂成为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重要场所;教师引领,致力于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素质的培养;植根学生,让学生成为乐读、善读、有终身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的人;借力家长,让家长成为培养孩子阅读素质与技能的助教;创设环境,让学校、家庭创造适合学生自主阅读的环境。
二、阅读数量,立足计划性
多读书、读好书是非常重要的。但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一直存在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阅读无计划性、缺乏兴趣等诸多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初中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很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课程标准的数量要求甚至超过其要求,就需要在评价体系中将总量分阶段有计划地化解,并通过“学生阅读档案”辅助,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一)有计划分阶段实施
初中三年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初一到初三随着学习任务的日益加重,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到了初三,面临升学压力,过多的阅读量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有计划分阶段开展阅读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阅读评价对阅读数量的考评要突出有计划分阶段落实。具体分解,下面表格可供参考。
(三)建立个人阅读档案
在分阶段实施基础上,建立个人阅读档案,目的是跟踪学生阅读进程,为评价提供依据。以下是一个初二学生某学期的阅读档案(节选)。
姓名孙厚涵班级初二(3)班学号:20140312
时间書名(篇目)作者题材检查情况
2014.10.14《水浒传》施耐庵小说……
10.20……《呐喊》……鲁迅……小说…………
三、阅读习惯,注重终身性
阅读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会受用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默读注重速度与效率的结合
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两次默读速度的测试,测试成绩记入“学生个人阅读档案”。评价标准:每分钟600字为合格;每分钟700字为良好;每分钟800字为优秀。同时对默读效率进行书面测评,通过选择题、辨别题或问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
(二)朗读注重流畅程度和普通话标准程度
朗读评价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确定朗读水平的高低,分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次。
(三)“圈、点、勾、画加批注”是读书的辅助手段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辅助手段主要用于课本教材的阅读以及学生自己阅读材料的学习。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
(四)读书笔记由硬性规定变为自觉行为
读书笔记的栏目设计包括字词园地、妙语佳句、收获乐园、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明确要求每个学生阅读课后,把所阅读的内容分别加以整理、摘录并写出阅读收获。语文教师按时收回批阅,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持之以恒,写读书笔记的硬性规定逐渐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阅读能力,突出综合性
这里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般的读写能力,而是一种信息素养,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综合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主要从三方面衡量:①获得信息的能力,能否从所阅读的材料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②理解信息的能力,能否正确解释阅读材料中相关信息的意义;③思考和判断能力,能否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经验联结,综合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
评价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的难题,建立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初中语文阅读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既能引领学生不断提高综合阅读能力,又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