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态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05-30刘聪

学理论·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影响因素

刘聪

摘 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其生态观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但是,就目前来看,生态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生态观教学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单一,生态教学成为形式,实际效果不佳。提出建议如下:提升思政教师生态文明方面的综合素质;拓展、丰富生态文明教学方面的内容;加强社会生态文明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生态观形成的现实途径;完善、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关于生态文明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态价值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86-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的一种文明形式。它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它不仅强调生物物种之间的平等正义,也强调环境代际之间的平等和正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其生态观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未来发展的模式和进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当今高校在思想政治课上宣传、贯彻生态价值观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高校在思想政治课上贯彻生态观的意义

(一)适应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工业文明在给我们带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之后,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健康存在,时代要求我们从工业文明中走出来,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国家一再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贯彻自然就会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肩膀上。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最高命题

人的本质是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为人的间接实践活动,是对人塑造和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生态价值观就是为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主题服务。

当今大学生在工业文明的长期影响之下,大多追求高速物质经济的发展,忽视生态文明,对生态文明重大意义没有清楚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彻生态文明,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最高命题。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上正确树立生态价值观的因素

理论课对高校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我国的现状来看,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生态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生态观教学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单一,生态教学成为形式,实际效果不佳等待。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下面就挑出一些重点因素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是首要因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决定着具体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对教学对象的调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人是否具有坚定的生态观

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是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另一方面是为国家、社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受到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缺乏生态文明观。虽然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社会中仍旧存在一部分人包括部分教师,对生态文明的不懈,对工业文明的执着追求。对于国家倡导的生态建设只是表面上的敷衍和口号上的响应。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本人只有树立坚定的生态观,才可以真正地去感染学生,才可以成功地树立学生的正确生态观。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具备扎实过硬的生态专业知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是否具熟练掌握生态观教学的理论性与科学性,是能否将所教内容融会贯通的关键。但是现实中,许多学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生态观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并且还不能合理运用,使一些教师不能有效地回答学生对教学中的理论难点和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具备足够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能量载体,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使同学因为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而对课程理论产生亲切感,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这门课程,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正面影响。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在很多同学心中并不是很重视,但如果教师在形象气质方面赢得同学们的赞赏,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吸引力,获得课程教学的良好开端。同时,教师外向的性格、高度的责任感,很容易跟同学们打成一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自信心,促进教师增加对工作热情,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二)生态教学的内容是核心因素

生态观的培养和教学是一个渐进过程,每个阶段教育都紧密相连,有直接地相连性和统一性,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因此,教材的编写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思想政治课没有专门的章节阐述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其内容往往渗透在四门课程之中,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缺乏主导性、针对性的问题,对问题的学习和理解很容易留于表面。

(三)學生作为生态价值观教学的实施对象起着关键作用

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也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其中一些大学生受到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影响,变得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满脑子充斥了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致使在讲述生态文明的理论课堂上完全认同,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又继续走那些被自己在理论上否定了的道路。再者,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的不健全,也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择做出破坏生态文明行为时成为“不得不”的尴尬境界。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就失去了对生态文明学习的兴趣,导致生态价值观的不能正确地树立。

(四)生态价值观理论的教学方式是重要因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而存在,學又要靠教来引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1]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教学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其思想具有时代性和特殊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喜欢形式多样、目的性强、切合实际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才可以吸引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注和学习。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怠于学习和创新教学手段,就不可以更好地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讲解课程,就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最终也会使学生对生态文明失去兴趣,导致生态价值观塑造不能顺利进行。

三、思想政治课上生态观贯彻、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思想教师生态文明方面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生态观教育的首要因素,其正确的生态观和生态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生态观教育目标是否能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首先要树立对生态观的信任和认可,其次要不断地对生态理论专业知识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思维。此外,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老师这方面学习的支持,从物质和精神上保障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拓展、丰富生态文明教学方面的内容

丰富生态文明理论,尽快完善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系统。“在《纲要》中适当补充生态环境史;在《基础》中增加生态思想;生态道德与生态法律等内容;在《原理》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概论》中增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2]在此基础上,可以编纂出具有针对性、重点性的理论教材,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从而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社会生态文明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生态观形成的现实途径

大学生作为生态观教育的受体,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知识水平等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生态观教育的进程与目标。一方面,要求学生自己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从身边点滴做起;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学生掌握了生态观理论之后,可以有效地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活动。

(四)完善、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关于生态文明教学的方式

1.运用现代手段进行教学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教师就必须做到运用现代手段和工具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采取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一般来讲,互动式教学学生参与度最高,教师在教授生态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热点、难点等问题有意识的提出讨论主题。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锻炼学生的分析辩论能力,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理论课程的兴趣,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塑造生态价值观的目标。

3.加强生态价值观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任何理论脱离了实践都是纸上谈兵。生态文明价值观理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质极强的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人类突破工业文明的瓶颈,走出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果不注重该门学科的实践教学,仅仅依靠上课的理论教学,到考试的依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取得高分顺利完成学业,最终只会导致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与预想的背道而驰。

只有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可以调动学生生态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真正认识到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态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赖少聪.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黄娟.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开发利用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影响因素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