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数据教学链探索
2015-05-30韩颖郭跃军
韩颖 郭跃军
摘 要:大数据影响人类各个领域,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也将受到冲击,运用大数据思维,将大数据技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效结合,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数据教学链的路径如下:将传统教育方式数据化;开发数据课堂;提升实践课堂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马克思主义;学生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5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被称为“大数据”的时代悄然而至,大数据是人类又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阿尔文·托夫勒早在1980年就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近些年“大数据”才风靡全球,麦肯锡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最早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麦肯锡称如今数据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目前,对大数据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具有四V特征:即数据容量大(Volume)、数据多样性(Variety)、生成速度快(Velocity)、数据价值高(Value)。
一、大数据时代与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时代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大数据时代将对未来信息技术领域至关重要。Schonberger博士——《大数据时代》的作者,在其发表的“信息风暴时代的黎明——成功与失败”的演讲中称:全球中大多数国家仅仅是刚迈入大数据时代的大门,未来各个领域的竞争优势将会是来自于数据,谁将成功进入大数据时代还有待观望。大数据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方法,大数据时代下衍生了大数据思维。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能一味执着追求海量数据,而是要培养大数据思维。”所谓大数据思维,是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亟须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大数据思维在各个领域都将发挥指导性作用,目前全球教育领域变革风云迭起,如何进一步使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夺得教育发展的制高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都已经发布了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报告和白皮书,我国也积极地寄教育变革的希望于信息技术,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称“以教育信息化破解制約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高校作为学术领域的重要发源地,当然避免不了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影响,我国高校的规模普遍扩大,学校的招生,学生的生活及教师的教学数据和科研等使高校成为数据大户。一项来自美国斯坦福学习实验室的研究称,学习常常是在一定的所谓“零碎”的时间中进行,在“移动”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这就要求学习者拥有“碎片”式的学习经验及学习者要求主动获取知识。研究者称这样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作为媒介,随心所欲地切换学习方式和学习情境来主动学习。
二、大数据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数据教学链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方面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方面指的是继承者对这些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要想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逻辑归宿。要想实现此目标,就需要清楚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状以及与育人目标的差距,弄清学生学习需要,思想动态,改变教师教学重点等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相关因素。而大数据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数据教学链的形成完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链作为数据结构术语,其结构分为涟源、链宿及链的属性三部分。链:每个节点都有若干个指针指向其他节点或从其他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针,这些指针称为链。链也是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元,用来链接节点,是节点间的信息联系,它以某种形式将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连接起来。数据教学链的核心逻辑是通过运用数据信息技术将学生的成才需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成才培养按照数据链结构有机结合到一起,将学生学习需求,教师教学情况数据化,通过分析大数据来预测课程吸引力,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和课程安排,数据结构链将教学内容准备、教学环节实施、教学情况反馈有效衔接,形成数据教学链。由大数据——学生学习现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链构成的三维空间可以通过大数据显示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现状,从而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链中的重点。
(一)大数据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链的主、客体更加全面
大数据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链的主、客体更加全面是指教学链调查不再是随机抽样,而是所有学生,这是主体。教学链调查的数据不再是个别学生的单一数据,而是所有学生的所有数据,这是客体。由于以往的数据技术记录、储存和分析的工具不够先进,对数据的调查都依赖认为单一的调查问卷、样本分析,可供分析的数据量很少加上有的学生有一套对问卷的回答思路,这并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教育者获得更全面的数据,完成了以前不能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一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链更具客观性
所谓“大数据时代”,其数据规模大这一特性是不可避免的,正是这一特性给我们带来欣喜时,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数据量大不代表数据都是准确无误的,海量数据中也掺杂着内容或格式上的错误,这是进入大数据时代所要付出的代价。但这种现象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规模繁杂的数据使我们反思,是否我们以往太专注于教学链的准确性,在课堂上,学生对所授知识有不同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好处的,每个学生的思想不尽相同,要求他们对每个问题回答出相同的答案也又有一定困难。
(三)大数据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数据教学链有预测性
大数据时代的主要核心价值是预测,大数据是把大规模数据通过数学算法计算出来,分析归纳后对事物发生进行可行性预测。这种技术的关键是基于海量数据基础,记录、分析的数据信息越多,其系统改善和纠错技术越完善。通过数据记录,在课堂上学生什么时候听得最认真,什么时候摇头,什么时候微笑,都将有迹可循,他们网络搜索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与老师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都会形成数据,这些数据的产生完全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最真实、最直接的反应。在对海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总结出有利于教师进行授课的方案,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三、大数据时代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数据教学链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数据教学链是运用数据解读学生,运用大数据思维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为链节的数据教學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知识内化为学生成长知识链,外化为学生成才指导链,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承者的培养链。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独特优势,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求大数据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链的途径与方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在高校的影响力,已经成为高校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将传统教育方式数据化
将传统教育方式数据化是指将教学内容数据化,所谓“数据化”是指将一种无规则的现象转化为可将其制表分析的量化过程。数据化的核心是把一切信息量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位置数据化、交流信息数据化。位置数据化是指,通过分析学生的具体方位,得知他是在哪里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从而预测学生最喜欢学习知识的场所,总结这些场所的特点,在课堂上渲染这种氛围,使学生在最舒适的氛围学习知识。交流信息数据化是指,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感受数据化,分析学生是对哪一个数据教学链不解或是疑问,教师将这种反馈总结归后调整数据教学链中的问题,完善数据教学链。将调整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授给学生,再与学生沟通反馈,再调整,循环进行直至总结出完美的教学数据链。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泄露学生隐私,数据化只用来教学,要保护学生隐私。
(二)开发数据课堂
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教学课堂对学生而言已失去吸引力,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学习知识。近年兴起的MOOC、翻转课堂、微课堂体现着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变革浪潮,这股浪潮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完善。在大数据时代开发数据课堂,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开发数据课堂,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知识,有助于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同学之间的交流。这些数据课堂都要求明确学生需掌握的学习目标,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三)提升实践课堂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创新驱动发展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提出要着重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在传统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单调的讲授知识,学生吸取知识,是否真的对这堂课感兴趣,教师很难得知,更谈不上对所学知识有什么创新想法,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与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与这种情况不无关系。在大数据时代,要充分认识到以“学生为本”,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从授业者的角色转为引路者,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学习需求,联合学生一起制作教学知识视频,着重讲解教学知识重点,让学生参与课堂讲解,看学生知识的理解是否与教师一致,可以产生不同意见并与教师交流,培养其创新能力。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时代已全面到来,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将无处不在。高校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受到的冲击也不小,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有利于我国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应抓住大数据到来的机遇,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优化教学数据链。
参考文献:
[1]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百度百科[EB/OL].(2015-02-11)http://baike.baidu.com/su
bview/189738/12538833.htm#viewPageContent.
[4]周向军,高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五个重要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5):79-80.
[5]大数据——CSDN.NET.《大数据时代》作者: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EB/OL].(2013-07-12).http://www.csdn.net/article/2013-07-12/281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