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悟空成长过程中所受教育及其影响

2015-05-30杨小华唐彬彬

学理论·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孙悟空德育

杨小华 唐彬彬

摘 要:在须菩提祖师门下,孙悟空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术,思想道德修养却相当糟,为一己“小我”忙碌与抗争,危害社会,险些万劫不复!如来、观音、龙王、唐僧们始终围绕孙悟空的人生梦想着力——有惩戒,更有关爱,但留有希望与出路!终于将孙悟空引上正道。

关键词:孙悟空;人生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07-02

孙悟空是天生石猴,造化之子,自然之子,最初却混迹于花果山猴群之中,与普通的猴子没什么两样,似乎不会泛起多大的波澜。孙悟空并不满足于做猴子,哪怕是众猴敬仰的猴王!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久注天人之内”![1]他的人生路曲折坎坷、跌宕起伏,在付出常人难以想象更难以承受的磨难、辛酸和委屈之后,总算梦想成真。

一、失败的早期教育

孙悟空虽说出身不凡,终究是个孤儿,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并不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立足社会。但他有梦想有追求,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也懂得学习的重要,不惜放弃优越的猴王生活,云游海角,远涉天涯,求师问道。孙悟空既有幸,却也很有些不幸!幸运的是,他投在须菩提祖师门下,练就一身好功夫、真功夫;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个重技术轻德育,缺乏必要社会责任感的师父,所受教育存在重大缺陷——技术特别好,思想道德修养却相当糟!一只有梦想的猴子,一只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猴子,却因为教育不当,刚一迈入社会,就堕落成“三界之中劣迹斑斑、声名狼藉的问题少年”,[2]险些万劫不复!

二、自我救赎的艰难抉择

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孙悟空陷入人生低谷,但“久注天人之内”的人生梦想却始终没有放弃或改变。有梦想,就还有希望!其实,如来佛祖当年把孙悟空压到五行山下,已为他留下一线希望——如来即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之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3]。如来佛祖用“五行山”强行压制孙悟空,显然并不是想要终生禁锢或彻底毁灭他,而是要让他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促使其自我反省,消除内心的魔障。这是一种颇具人性的教育和挽救方式——有惩戒,更有关爱,还留有希望与出路!孙悟空心中或许还有太多的怨恨与不服,但自我反思倒也深刻彻底。观音菩萨路过五行山,顺便看望悟空,他当即请求加保证:“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3]在经历五百年凄风苦雨之后,孙悟空选择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这一自我救赎的漫漫征程。

孙悟空为何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保护看上去很有些窝窝囊囊的唐僧,直至取经成功呢?在很多人看来,是由于唐僧握有紧箍咒,让悟空不得不听命于他,其实不然。孙悟空唯一一次主动离开唐僧,是在戴上紧箍儿之前。因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徒,唐僧“絮絮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3]孙悟空便负气出走,准备重操旧业,回花果山再做他并不想做的猴子、猴王。龙王借“圯桥三进履”的故事,规劝孙悟空克服“倨傲怠慢之心”,并诚恳提醒:“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3]。孙悟空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回不回唐僧身边?龙王不失时机再次提醒:“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3]听完龙王的话,悟空当即表示:“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3]此时还没有紧箍咒的约束,也没有其他外在的强制力,孙悟空应该有足够的选择自由,主动回到唐僧身边,完全是他任性与理智激烈较量后的主观选择,与紧箍咒没丝毫关系。当初因“受不得闷气”[3]而离开师父,任性而已,并非真心。

“这时候悟空的性格显然是花果山美猴王性格的延续,虽然经历了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的磨炼,当初不服管教的性情有所收敛,身上的傲气和霸气依然存在。离开师父仍然带有桀骜不驯的性格,但是接受龙王的规劝,愿意承担责任,接受教诲,也意味着悟空开始主动地由自然之人向社会之人的过渡。”[4]在“受气”与“前程”之间,孙悟空显然更看重“前程”——始终萦绕于心的梦想——久注天人之内!戴上紧箍儿后,孙悟空还有两次离开过唐僧,但这两次都不是自愿的,他甚至懇求、哀求、乞求,希望继续留在唐僧身边,共同完成取经大业,以便实现自己的梦想!直到唐僧动用紧箍咒强行驱赶,他才不得不离开。“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勿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3]孙悟空对唐僧的眷恋之情与内心挣扎之苦跃然纸上,令人心酸不已。

当猪八戒到花果山激他去救师父的时候,孙悟空曾有一番真情的内心表白:“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3]与猪八戒前去营救师父过东洋大海途中,他还要下海去“净净身子”,[3]只因为“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3]孙悟空对唐僧的依恋与顺从,对过去的反思与摒弃,由此可见一斑,八戒都因此而识得悟空是一片真心呢!

三、观音、唐僧对孙悟空的约束和引导

一日,如来聚众享“盂兰盆会”,曰:“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3]随即说起取经的由头:“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瑜伽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3]并特意嘱咐观音菩萨:“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取经人做个徒弟。”[3]孙悟空参加取经团队,虽说是他的主观选择,但更像是如来早就设计好的“圈套”。西天取经是取经团队成员,包括唐僧,自我救赎、合作共赢的经典之作,一个艰苦卓绝的“修炼”过程,一个漫长的“渐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取经过程是必需的。取经途中周而复始、没有任何内在逻辑关系的八十一难,只不过是一种功能性设置而已(其中好几难,明显是佛祖、菩萨刻意安排的),其目的并不在于降妖除魔、积累功德,而在于这个过程本身——让几个都有前科的家伙,尤其是孙悟空,在各种苦难或诱惑面前经受多重考验与磨炼,才能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百炼成钢嘛!少一难还得补上,也就不难理解了。

孙悟空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但他只为一己“小我”忙碌与抗争,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破坏性,纵然功夫了得,也难以获得主流社会的接受和认可,终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强压五行山下达五百年。在遭受巨大挫折之后,孙悟空认识到要实现其“久注天人之内”的人生梦想,靠“造反”不可行,光有功夫还不够,单打独斗难成事[1]。他有了自我反省、自我改造的内在动力,也有了加入取经团队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具体行动。然而,孙悟空生性顽劣,要改变长期养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光有内生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外在强有力的引导和约束。观音菩萨是西天取经的项目经理,唐僧则是现场负责人,共同承担起引导和约束孙悟空的责任。他们始终如一地围绕孙悟空的人生梦想着力,不断激发、强化其自我反省、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必要时加以有效约束和严厉管教(紧箍咒的作用仅在于此),消解“猴性”,培育“人性”,一步步将“猴”锻造成“人”,进而由自然人慢慢转化为社会人,使之水到渠成地溶入主流社會,走上正道。

观音菩萨有如慈母。收白龙马时,观音的慈母心体现得淋漓尽致。孙悟空在观音面前撒娇——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菩萨则耐心劝导:“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假若再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你过来,我再赠你一般本事。”当即送了悟空三根救命毫毛[3]。此后,每当遭遇挫折,悟空就会想到观音菩萨,观音也总是在悟空最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排忧解难。唐僧却似严父,用严肃甚至严厉而又博大精深的父爱来调教悟空:惩戒与关爱并用。惩戒不外乎两种:念紧箍咒,下驱逐令。对孙悟空来说,驱逐令比紧箍咒更严重,更可怕,也更难以接受。紧箍咒主要是肉体上的痛苦,驱逐令则是精神上的折磨,因为这意味着他的人生梦想将会彻底破灭。悟空视唐僧如父,《西游记》借悟空之口,多次明确表达。唐僧待悟空如何呢?许多看客往往只看到唐僧的严厉甚至近乎残酷,而忽视了唐僧博大精深的爱。在孙悟空抱怨“师父也忒护短,忒偏心!”时,唐僧曾说道:“徒弟啊,你去,我岂不挂念?想着你会变化,断然不至伤身。”再看第七十六回,唐僧听信八戒消息,误以为悟空被妖怪吃掉,“遂在地下打滚痛哭”。行者暗暗嗟叹道:“不消讲了,这定是八戒对师父说我被妖精吃了,师父舍不得我,痛哭”。[3]这一次悟空算是深切感受到了唐僧的父爱。

四、结束语

在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中,须菩提祖师传授了尖精的技术,却未教会他如何为人处世,是如来、观音、龙王、唐僧们为他补上了关键的一课。

参考文献:

[1]杨小华,唐彬彬.孙悟空的人生梦[J].学理论,2015(4).

[2]隋幸华.从孙悟空的成长经历谈问题少年的成因与转化[J].云梦学刊,2010,31(3).

[3]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孙玉冰.简析孙悟空的心灵历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猜你喜欢

孙悟空德育
秒变孙悟空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你有孙悟空的毫毛吗?
《中国德育》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