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螺洲 小福州
2015-05-30
逛过游人如织的三坊七巷,品尝过街头巷尾里的福州小吃,不妨再从福州老市区转身游赏螺洲古镇,镇中的名人故居与文教古建,同样也散发出浓厚的闽味,难怪有人会称螺洲为“小福州”。
巷弄里的人文聚落
螺洲镇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东南端,南临乌龙江,北、西分别与城门镇、盖山镇相连,古称“百花仙洲”。此地因其形如青螺,又有东晋时洲人谢端遇田螺仙女并结为夫妇的美丽传说,故名“螺洲”。明清时期螺洲主要由店前、吴厝、洲尾三个村落组成,如今的螺洲则管辖店前、吴厝、洲尾、杜园、天福、乾元、敖山七个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
螺洲镇镇政府所在地右拐便是店前村,左拐则可至吴厝、洲尾村。走进店前村,漫步石板巷道,“帝师之乡”的吉光片羽,耕读传家的旧日风华,就藏在一砖一瓦之间。数百年来,这里中进士者27人,举人111人,武举11人,仅店前陈姓一族就出了21位进士、108位举人,其中更不乏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的名臣高士。踩着石板路,可尽情饱览不胜枚举的古民居和琳琅满目的文物古迹,从螺洲路步行经后门埕再转入泰山弄最终直达景观路,一路上古榕苍道,引人想象旧时的家弦户诵。位于后门埕处有清朝末年状元王仁堪的庄园,与之相临的则有清代“末代帝师”陈宝琛所建的“陈氏五楼”;进入泰山弄,典雅庄重的陈氏宗祠深藏巷内深处,祠内名人匾额令人叹为观止,一旁的奎光阁透出宗族书斋的气息,都彰显着重儒崇文之气,是螺洲必访之处;进入景观路,临江有堤坝,坝前则有古树步道,多处供人游憩的名人亭散布其间,与巷口边上的陈若霖故居、尚书弟、天后宫彼此相映,构成螺洲人文聚落的一道人文走廊;沿景观路依江直行过吴厝古渡,可瞥见“螺仙胜迹”,左转进入巷弄行至螺洲孔庙与观澜书院,瞬间袭来的人文味道,简直叫螺洲古意爆棚。
都说螺洲人建文庙以尚礼,创书院以从文,让这里走出一大批如清三部尚书陈若霖、末代皇帝溥仪帝师陈宝琛、末代状元王仁堪、林觉民之夫人陈意映等名人贤达。有着山水福地的滋养,加上人文聚落的营造,可以在巷弄中近距离造访人才辈出的螺洲文脉,这样的小旅行真是古意十足。
螺洲文庙
巷弄边上的书香院落
陈氏五楼
陈氏五楼是清末帝师陈宝琛的故居,位于后门埕,是螺洲现存古厝的精华所在。五楼之中的“还读楼”是昔时福州地区最大的私人图书馆,而“沧趣楼”则是福建省当时最大的私人博物馆,其他三楼则为“赐书轩”“北望楼”“希楼”。这里白墙青瓦,绿荫环抱,又有小池假山,营造出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庭院于一体的建筑美学。
陈氏五楼
人文聚落里的礼圣典范
螺洲孔庙
螺洲孔庙座落于螺洲吴厝村,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少有的非府非县治理的乡镇一级孔庙,也是福州地区目前仅存的两座孔庙之一。孔庙创建于南宋,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现存大殿、厢房、门楼、水池、棂星门等,其中石构棂星门,石雕精美,十分壮观,池上有拱形步云桥,亦独具一格。螺洲人礼圣尚文,由此处可见一斑。
TIPS
螺洲旅游名片
2007年被授予“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兼具丰富自然资源和深厚人文底蕴。
温泉古镇
凭借丰富的温泉资源,螺洲将打造成历史文化温泉古镇。
螺洲八景
“平波澄练”、“远屿堆蓝”、“螺渚春烟”、“龙津夜月”、“秋江渔唱”、“雪屋书声”、“春潮带雨”和“野渡横舟”。
福桔
螺洲是著名的福桔产区,又称“桔洲”,曾作为电影《闽江桔子红》的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