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非核心论元准允的Appl研究概况

2015-05-30何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

何玲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了三类主要的非核心论元准允的Appl研究观点,对其中的英语和汉语的语料和相关论点进行了梳理,发现该领域的对比研究仅限于双宾句,缺乏对英汉Appl结构的对比和比较。全面系统的对比和比较英汉Appl的句法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Appl理论本身,有利于为英汉非核心论元的准允提供更合理的解释。这些都为今后的Appl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非核心论元   Appl结构   英汉对比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英汉动结构式对比研究》(1D-13-305-010)资助

语句中的论元可分为两类: 一是核心论元(core argument),大多为担任施事或受事论旨角色的论元;一是非核心论元( non-core argument)①,大多为担任施事和受事以外的其它论旨角色的论元。由于Appl理论主要讨论非核心论元准允进入论元结构的方式方法,我们先将英汉中被讨论过的非核心论元准允进入论元结构的语句归纳如下(下划线为非核心论元):

(1) John baked him a cake.

(2) John hadCAUS Mary pick up the book.

(3) John hadAFF Mary punch him in the nose.

(4) 我今天吃食堂。

(5) 小王吃了小李三个苹果。

(6) 王冕七岁死了父亲。

(7) 他居然给我跑了。

Appl是applicative head的简称,是引介非核心论元的功能中心语(functional head)。②它允准一个非核心论元,在不同的句法位置上投射ApplP,新增论元(Applied argument)由Appl指派论旨角色,这样形成的结构就是Appl结构(Applicative Construction),与之相关的理论就称为Appl理论。继Baker(1988)详细讨论了Chichewa语(班图语中的一种)中Appl标记的句法问题后,国外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其他班图语(如Chaga,Luganda,Venda,Kinyarwanda等)和其他语言(如英语、日语、韩语、德语、芬兰语、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等)中的这一现象(Marantz 1993;Pylkk?nen 2002,2008; Kim 2011等)。汉语的Appl研究始于蔡维天(2005),也有大陆学者研究了汉语的Appl现象(程杰、温宾利 2008;程杰2009,2011;何晓炜2010;马志刚2010a,b;孙天琦、李亚非 2010)。程杰(2013)对增元结构的变异现象进行了综述。台湾闽南语、四县客家话和泰雅语中的Appl现象也有学者涉及。

Appl现象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就英语和汉语来说,目前还没有文献对Appl理论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有一些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也一直没有定论,对于英汉语中语料的不对称性也缺乏一定的关注。所以,本文从(1-7)不同的语言现象入手,对英汉两种语言Appl的研究做一个简要介绍,从而对比和比较英汉Appl的句法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Appl理论本身,为解释英汉非核心论元的准允提供更合理的解释。

一、英汉Appl研究概况

(一)Pylkk?nen(2002,2008):高阶Appl和低阶Appl

Marantz(1993)发现没有词缀标记的部分双宾语句也是Appl结构,其间接宾语由Appl引介进入论元结构,英语的一些双宾语句如(1)也是Appl结构。Pylkk?nen(2002,2008)进而将Appl分为两类,一类是高阶Appl,适用于Chaga语;另一类是低阶Appl,适用于英语:

(8a)Chaga语(Bresnan and Moshi 1993:49-50,转引自Pylkk?nen 2008:13):

N-a"-1"-ly1`-1ˊ-a`

焦点-第一人称单数-现在时-吃-Appl-功能词

m-ka`        k-eˊlyá .

1-老婆       7-食物

‘他为他老婆而吃食物

(8b)英语:John baked him a cake.

(8a-b)分别可以表示为:

(9a)高阶增元结构(Chaga) (9b)低阶增元结构(英语)

由(9a-b)可以看出,两类Appl都在Voice之下。高阶Appl在VP之上,因此它表示其引介的非核心论元与VP代表的整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还可以分为惠益Appl、消损Appl、处所Appl、工具Appl等,(9a)就是惠益Appl。低阶Appl在VP之下,因此它表示其引介的非核心论元与直接宾语之间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具体说来是一种领属转移关系(transfer of possession),因此它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来源(source)Appl和接受(recipient)Appl,(9b)就是接受Appl。这两类Appl的差别可以通过以下两个诊断方法鉴别:

诊断一:及物性(transitivity)限制——只有高阶Appl才能和非作格(unergative)动词兼容。

(10a)Chaga语(Bresnan and Moshi 1993:49-50,转引自Pylkk?nen 2008:13)

N-a"-i-zr1`c-1ˊ-a`

焦点-第一人称单数-现在时-跑-Appl-功能词

mbu`ya`

9-老婆

‘他为一个朋友跑

(10b)英语:*I ran him.

诊断二:动词语义限制——由于低阶Appl暗含领属转移,它不能和静态动词(static verb)兼容。但高阶Appl可以。

(11a)Luganda(Pylkk?nen 2008:20)

Katonga ya-kwaant-i-dde

Mukasa ensawo.

Katonga 第三人称单数.过去时-拿-Appl标记-过去式 Mukasa 包

‘Katonga帮Mukasa拿包

(11b)英语     *John hold Mary the bag.

(二)Kim(2011):外缘Appl、Voice和高阶Appl

Kim(2011)发现了外缘(peripheral)Appl的存在以及高阶Appl和Voice之间的语义差别,对Pylkk?nen(2002,2008)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完善。Kim(2011:48)指出,在一些语言中,和一些公认的占据宾语位置的蒙受者(Affectee)不同(如Chaga),蒙受者占据着主语位置。如果蒙受者在宾语位置或者被致使(causee)位置,它们由高阶Appl引入句子的论元结构,但当蒙受者在主语位置时,这个Appl刚好在T下合并(merge),在外缘(peripheral)位置将这个论元引入论元结构,这个Appl就称之为外缘Appl。相对于Pylkk?nen(2008)认为的高阶Appl和Voice仅仅是句法上的区别,前者只能在后者之下进行合并,Kim进一步认为两者也有语义上的差别,即前者不具有施事性(non-agentive)而后者具有施事性(agentive)(详见 Kim 2011,第二章)。不仅如此,另一种Appl还可以在VoiceP上实现合并,这就是外缘Appl。外缘Appl和高阶Appl一样,都不具有施事性,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与VoiceP的相对位置。外缘Appl引介的非核心论元在这一类结构中做主语,在TP之下,占据与TP最近的位置。Kim(2011)发现英语的消损使动句中存在外缘Appl(详见2.1)。

(三)Tsai(2012):汉语中的三类Appl

蔡维天是最早用Appl理论来研究汉语的学者,他不仅将Appl理论运用于汉语分析,而且根据汉语的实际情况,运用制图理论(Cartographic Approach,详见Rizzi 1997,Cinque 1999)分析出汉语中存在的三类Appl。Tsai(2008,2012)对Appl进行了三分法分析:

高阶Appl结构:与CP语段或左缘结构(left periphery)相关——包含于信息结构安排中

中阶Appl结构:与VP 语段或VP外缘结构相关——包含于事件结构安排中

低阶Appl结构:与低VP嵌套(VP shell)相关——包含在论元结构安排中

蔡维天(2005)和Tsai(2007,2012)将双宾句分为如(5)类的消损类和如“王家修了李家三扇门”的惠益类,前者对应中阶Appl后者对应低阶Appl。中阶Appl还包括(6)类的动态存现句。他还发现汉语有一类Appl在TP之上的左缘结构中(left periphery),这就是他所说的高阶Appl,以(7)为代表,在这里我们将这类Appl称为左缘Appl。

在大陆学者中,将Appl理论用于汉语分析的有程杰、温宾利(2008)和程杰(2009,2011),他们认为汉语(4)和(5)属于Appl结构,且属于高阶Appl;汉语中不存在低阶Appl而只存在高阶Appl,而英语刚好相反。之后他们利用虚介词假设、零形素句法和论旨指派统一性假设论证汉语Appl结构(4)和(5)的存在。何晓炜(2010)和马志刚(2010a,b)认为把汉语双宾结构当成Appl结构来分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倾向于认为,汉语中没有Appl结构,或者说Appl结构分析法不合适汉语。孙天琦、李亚非(2010)则认为(4)不是Appl结构,理由是这是一种非核心论元直接替代核心论元的方式,是以汉语为代表的少数孤立语的特性,主要由词汇的特异性决定,同时他们认为(5)是低阶Appl结构。

二、研究小结

我们试图用一个表格来呈现前人对英汉Appl研究的主要对象和观点:

表一  前人对英汉Appl研究的主要对象和观点

三、以往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由上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对英汉非核心论元准允的Appl分析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得出了不少让人信服的结论。但这些理论之间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将这些观点系统整合之后可以让我们从一个更全面地角度来看英汉的Appl结构,也可以让我们对比各种观点的优劣,从而得出更合理的解释。例如,我们发现英汉语料的分析上呈现出不对称性,唯一对称的分析只有双宾句。许多结构只在英语(如(2-3))或汉语(如(6-7))中分析过,却没有学者尝试挖掘汉语或英语对应的结构。所以,之前的英汉Appl结构对比也仅限于双宾句,缺乏对英汉Appl结构的系统对比和比较。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是,先具体的语言现象出发,先讨论英汉可能对应的Appl结构,寻求两种语言的相似之处,再研究英汉各自特有的Appl结构,从而对英汉Appl结构进行一个更全面、深入地英汉对比。

注释

①  严格来说,非核心论元不等于除了施事、受事以外的成分.因为不同语言的主宾语位置对各类必有成分的容纳度差别很大.比如汉语中可以说“筹备演出、喜欢苹果、擅长舞蹈、担任班长”等, 其中的宾语都不是受事, 但对于这些动词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成分(孙天琦、李亚非 2010)。

②  另一个本文要提到的是引介外部论元的中心语是Voice。

参考文献

[1] Kim,K.External argument introducers[D].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 2011.

[2] Marantz, A. Implications of Asymmetries in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s[A].In Sam A. Mchombo,ed..Theoretical Aspects of Bantu Grammar 1[C].CSLI Publications,Stanford, CA,113-151,1993.

[3] Pylkk?nen, L.Introducing arguments[M].Doctoral dissertation,MIT,2002.

[4] Pylkk?nen, L.Introducing arguments[M].MA:MIT press, 2008.

[5] Tsai,W.-T.Dylan.Four Types of Affect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R].Paper presented in FOSS-5,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Taiwan, 2007.

[6] Tsai, W.-T.Dylan.On Higher Applicatives:A View from Left Periphery[R].TEAL-5, Potsdam University, Germany, 2008.

[7] Tsai,W.-T.Dylan.High Applicatives are not High Enough:A Cartographic Solution [R].Paper presented 14th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Xian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2012.

[8] 蔡维天.谈汉语的蒙受结构[R].国立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台湾,2005.

[9] 程杰,温宾利.对汉语两类非核心论元的增元结构分析——兼论英汉增元结构之差异[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2):82-87.

[10] 程杰.虚介词假设与增元结构——论不及物动词后非核心论元的句法属性[J].现代外语,2009(1):23-32.

[11] 程杰.零形素句法——论旨指派统一性假设与汉语增元结构证实[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4):53-78.

[12] 程杰. 增元结构变异现象研究综述[J]. 当代语言学,2013(1):73-82.

[13] 何晓炜.论双宾语结构的APPL分析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1-7.

[14] 马志刚. 增元结构_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图示与英汉双宾句的句法语义属性——兼论增元结构分析法及其对分析英汉语双宾结构的适用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a(2):6-15.

[15] 马志刚.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语素成分与英汉双宾结构的句法语义属性[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b(1):69-78.

[16] 孙天琦,李亚非.汉语非核心论元准允结构初探[J].中国语文,2010(1):21-33.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
英汉网络聊天语言研究方向对比综述
英汉通感隐喻对比浅析
词汇衔接在英汉互译中的处理策略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从《论读书》原著和王佐良的汉译本浅析英汉在词法、句法方面的不同
英汉“左/右”空间方位词认知对比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火”之隐喻英汉对比的语料库研究的目标、方法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