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诚实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5-05-30李芳芳

成才之路 2015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李芳芳

摘 要:诚信是道德品质的核心,诚信品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孩子的诚实教育,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

关键词:幼儿教育;诚实教育;诚实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67-01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诚信品质最初形成的时期。然而我们发现,3岁~6岁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不诚实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和家长,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如果遇到孩子不诚实,那应该怎么办呢?下面笔者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产生不诚实的原因以及培养幼儿诚实品质的措施。

一、解析幼儿不诚实现象原因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发现幼儿不诚实,不要惊慌着急,也不要打骂幼儿,要先找出幼儿说谎的原因。一般来说,幼儿不诚实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想象与事实混淆。学前心理学认为,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萌芽。所以,幼儿会把看到的与联想的、真实的与希望的、做过的与记忆的混淆,从而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这时我们大人不要认为这是孩子不诚实的表现。要认真区别孩子所说的一切是想象出来的还是在说谎,因为孩子有时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

(2)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喜欢上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不是自己的,是不能随便拿走的。通常这种情况有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所以,大人一定要问清楚是哪种情况再处理,并且告诉孩子未经别人的允许是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的。

(3)模仿成年人。我们知道幼儿模仿性很强,家长和老师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同时在幼儿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对老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很喜欢模仿。例如在家里,家长说了谎话,幼儿知道了,也会跟着说谎。

(4)强化不诚实。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行为习惯如有偏差,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提醒幼儿纠正,并告知原因。但是有的老师因为班上幼儿多,有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有听到看到;而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说谎时,不但不去纠正,反而表扬孩子很聪明,这样孩子说谎的动机就会加强。

二、培养幼儿诚实品质的措施

面对上述造成幼儿不诚实的原因,作为家长和老师有义务、有责任正确地引导教育每位孩子。为了更好地施行,我们在培养孩子诚实品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言传身教。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因为有了诚实的品质,孩子以后踏入社会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3岁~6岁的孩子天生就有模仿能力,并且这种模仿行为是无意识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须起到诚实的表率作用,以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幼儿,用真诚去对待幼儿,不能认为他们年幼无知而可以随意的哄骗或许下诺言而不兑现。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兑现诺言,要向孩子讲清原因,不是故意要欺骗他。大人用这样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有利于孩子逐渐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质。

(2)注重教学渗透。幼儿园为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语言活动、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等。这些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幼儿诚实品质的主要途径。幼儿园的孩子只有3岁~6岁,对于深刻的道理无论老师怎么说他们都很难理解。所以,老师要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才能明白接受。而我们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以在语言活动时找一些有关诚实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如《狼来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孔融让梨》等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虚假和欺骗,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3)注重环境影响。家庭是孩子重要的生活环境,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在我国古代一些有见地的父母就非常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如“孟母三迁”就是告诉我们孟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三次迁居。但现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一桩家务事,加上工作的压力,孩子的教育全由爷爷奶奶包干,自己就不管不问,时间一长,幼儿就会感到父母不爱自己,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家长要改变思想,重视孩子的教育,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玩乐,并认真听取孩子想要告诉自己的事情,为孩子营造一个祥和、温暖的家庭环境。

(4)注重评价方式。幼儿由于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时刻关注幼儿,对他们的进步与错误都要做出恰当的评价。在教学活动和生活中,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多用赞美、鼓励的话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当然,一味地运用表扬,不批评、不惩罚这种教育是残缺的。批评能促进幼儿认识自我,提高耐挫能力。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还能培养幼儿诚信的品质。

三、总结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诚信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持之以恒,把诚实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中去,并根据幼儿的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淑娟.让生命在诚实中绽放美丽——幼儿诚实教育初探[J].山东教育,2009(15).

[2]刘艳.家园合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0(06).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