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四化同步发展的推进关系研究
2015-05-30陈畴镛
陈畴镛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浙江准确把握国际发展环境新变化、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的战略举措。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着力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对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产性服务业对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与相互关系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①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整体系统,“四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关联中实现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核心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通过把工业化的速度、信息化的程度、城镇化的质量和农业现代化的效率统筹协调起来,从而促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
四化同步是在融合、互动、协调中实现的,既是四者之间整体的同步发展,也包括两化之间和三化之间的融合、互动和协调发展,而这之间又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最为关键。
1.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反过来又通过与工业化融合,带动工业化发展。一方面,工业革命不仅催生了信息技术的萌芽,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积累和市场环境,工业化发展也会刺激各产业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服务的需求,从而支撑整个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显著提升了传统工业水平,并衍生出大量新兴业态,推动工业化深入发展。因此,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趋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抓手。
2.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依托。一方面,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工业化实现劳动力和资本在地域空间的聚集,为城镇化带来税收、资本、就业岗位和物质文化产品,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城镇是制造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发展的主要场所和载体,城镇化带来人口集聚,为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和商品交易等创造平台和市场,拉动工业化的需求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是用好城镇化红利,优化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关键途径。
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促进农业生产向多样化、高品质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方向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撑。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而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城镇化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土地等要素保障。仅仅依靠城镇化,忽视农业现代化,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且容易导致农业萎缩和引发“城市病”。因此,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是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与特征
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是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为: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专业化分工所形成的由内在化向外在化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将变得更加专业,规模经济也更加凸现。生产性服务业也是伴随新兴技术服务而形成的,体现了更为精细的专业化社会分工。
2.网络化。生产性服务业借助互联网,构建服务主体和需求主体的有机网络,形成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并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运作效率。
3.集聚化。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中,在高度组织化后充分利用空间集聚效应配置资源,使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融合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了生产过程不同阶段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
4.知识化。生产性服务业运用知识型资产手段,使用知识型人力资源,生产知识型服务产品,并且这种知识化的服务产业和知识型组织紧密结合,更加体现人性化的作用。
(三)生产性服务业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作用
1.生产性服务业对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起着重要的粘合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及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知识、技术和信息密集型服务产业,需求弹性大、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高。生产性服务业能有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流程优化、市场营销、物流配送、节能降耗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是以信息化提升产业发展整体素质和产品附加值,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粘合剂。
2.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起着重要的倍增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的城镇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益的特点,对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具有重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比较集中,能有效提升就业率。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业、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相辅相成,能有效发挥新型城镇化的集聚与辐射效应。从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动力来看,“十三五”期间将由工业核心主导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撑转变,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推动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3.生产性服务业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更是极大方便了城乡居民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特别是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进农村,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效率和效益,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扩容器。
二、浙江四化同步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浙江四化同步发展的现状
1.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走在全国前列,但信息化的融合带动作用还不够显著。浙江较早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工信部制定的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包括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三个方面),2014年浙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86.26(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66.14),在全国排在第3位,较2013年上升两位,属于指数增长较快的省份,尤其是基础环境指数为全国第一。①国家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浙江以创建全国首个“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以“机器换人”为核心的“两化”深度融合,开展18个示范县、10个试点县和865个项目建设,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浙江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已占全国的15%。但浙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程度还不深,在各行业各领域统筹运用不够,对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力仍显不足。信息化可以划分为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信息化指的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微观层次的信息化包括企业在生产、销售、内部管理三个方面的信息化。浙江宏观层次的信息化水平较高,微观层次的信息化水平不够高。2014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浙江信息化发展指数为84.8,已从2013年的全国第5位上升到第3位。②国家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但浙江省经信委2014年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浙江工业企业在设计、营销、管控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而这些环节正是价值链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这些领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对浙江企业转型升级产生重大影响;工业企业对两化融合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尚未真正认识明白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信息化投入不足,资金投入指数平均得分仅为48.1分,年信息化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12%。③浙江省经信委:《2014年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2.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工业化质量不高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日益突出。按照国际惯例,工业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水平测度,一般是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多方面来衡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持续走高,每隔几年就跨入一个工业化新阶段④1995、2000、2004、2008 年的结果引自《浙江工业发展水平研究》(http://www.zj.gov.cn/art/2011/2/15/art_5499_222589.html)的数据,2013年的结果是根据该报告的方法计算的。。2000、2004、2008和2013年,浙江省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分别为38.0、52.6、68.9 和 75.51,分别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和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2013年仍处于该阶段)。2004年-2013年的十年间,浙江省工业化发展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空间结构和就业结构等五个方面来看都有了明显进步:按当年汇率折算,浙江省人均GDP已经从2942美元提高到11701美元;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由7.0%下降至4.8%,第三产业和工业增加值占比稳步上升,分别由39.4%和47.1%提高至 46.1%和 49.1%;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由54.0%提高到64.0%;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大幅下降,由26.1%下降至13.7%,就业结构更趋合理。但浙江工业化的水平与质量仍不高,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突出,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不够显著。在产业层次普遍偏低,不少行业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行业人均附加值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低下,工业投资增长乏力等工业化本身存在问题的同时,产城融合进程缓慢、城乡一体化统筹力度不足、城市治理难度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上一般用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状况,比值越高,表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贡献越大,国际上城镇化率/工业化率水平一般为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为4.1,日本为2.5,浙江2013年为1.49,反映了浙江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还不高。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在浙江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建设任务还很艰巨,浙江外来人口规模巨大,省外流动人口约占全省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一,部分县市外来人口甚至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公共资源紧张矛盾日益突出。
3.农业现代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仍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据2014年7月发布的《2013年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报告》显示,2013年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73.22,相对浙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2015年目标值,实现度为91.53%。①浙江省农业厅:《2013年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报告》。与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标相比,浙江处于总体领先水平。在要素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浙江大幅领先全国。农业要素投入系统中,浙江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的比例为54.2%,比全国高30个百分点;浙江土地流转比例为45%,比全国高19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设施化程度、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但与此同时,近年来浙江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二元结构并存,产与城、城与人在空间布局和时间进程上不够同步、不够协调仍然突出,农业现代化依然是浙江四化同步中最明显的短板。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现代化程度还不高,非农就业比重与非农生产总值比重差距过大。在发达国家,非农就业比重与非农生产总值比重差距较小,如美国分别为98.5%和98.8%,英国分别为98.9%和99.3%,日本分别为95.8%和98.5%,两者相差最多不足3个百分点。而2012年浙江分别为85.86%和95.2%,相差达10个百分点,表明浙江工业化和城镇化未能充分促进农业人口和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型,为农业现代化创造需求的空间有待深度拓展。
(二)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色
1.规模持续扩大。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浙江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崛起。按现有统计口径,近年来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批发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六个门类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浙江省200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620亿元,2013年增至9042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9.5%上升到24.1%,8年共上升4.6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2005-2013年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2.业态特色明显。浙江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全国约有85%的网络零售、70%的跨境电商交易和60%的企业间电商交易依托浙江电商平台完成。全省销售超亿元的网络零售企业达100余家,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网络公司。2014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2万亿元,增长25%左右,全省网络零售额总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同比增长47.6%。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快递行业崛起,业务量迅猛增长,2006-2013年年均增长49%,2014年增长73.1%,目前浙江拥有一大批著名快递企业,一个便捷高效、竞争有序、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各类专业市场也是一大亮点,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市场、海宁皮革市场、永康五金市场、余姚塑料市场等享誉国内外。杭州的金融、文化创意和软件产业,宁波、舟山的临港物流和海运业等特色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3.集聚发展势头良好。杭州、宁波和温州等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快速,杭州已基本实现向服务型经济结构转型。作为新载体的服务业集聚区不断涌现,以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总部基地、商贸综合体、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和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等各类服务业集聚区块已达到200多个。目前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已有100个,这些区块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发展速度快,特色功能鲜明,发挥了集聚效应。
(三)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还缺乏核心服务能力,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满足工业制造企业专业化的需求,导致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信息服务、融资租赁、经营管理、专业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支撑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主要还在企业内部消化完成。
2.生产性服务需求不足。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的相关性,城市聚集的人口、资源、信息和产业,是服务业产业化的基本载体。浙江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经济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粗放型阶段,以及大部分工业企业低、小、散的特征,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制造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外包项目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外包服务不多且涉及面窄,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也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孕育和发展。
3.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业改革开放步伐相对缓慢,尤其在行业进入门槛和行业垄断两个方面,铁路、民航、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以及地方公用事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门所有或行业垄断,缺乏竞争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同时产生行业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如银行、保险、教育、医疗、通讯等行业,市场准入范围狭窄,国有垄断企业的既得利益得到保护,在缺乏竞争压力的情况下,行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
4.高端人才吸引和集聚程度较低。随着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服务人才的需求尤为紧迫。高级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瓶颈,而且普遍存在着用人难、育人难等问题。以从业人员为例,北京2012年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达到52.6万,而浙江仅有14.1万人;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两个行业中,2012年末浙江从业人员为17.5和66.2万人,前者与北京的差距达到36.6万,后者与广东的差距达到51.5万。
三、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浙江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途径
(一)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浙江工业化质量效益提高
1.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工业制造服务化。增加生产服务要素在制造业投入产出活动中的比重,促进制造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增值延伸。引导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上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重点围绕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和品牌服务,强化产业链两端资源投入,增强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实行“主辅分离”,围绕提高研发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工程总包和系统控制等业务,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2.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工业制造网络化。积极发展网络设计、网络制造、定制生产,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丰富产品功能,提高产品性能。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向工业生产经营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延伸,促进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相融合、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相结合,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3.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制造绿色化。加快发展节能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节能投融资、能源审计、节能技改、节能评估、循环化改造、清洁生产审核、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等节能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引导节能服务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节能规划、诊断、融资、运营等专业化服务。通过节能环保技术成果推介会、对接会、现场会等形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二)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浙江信息化深度应用
1.大力发展以互联网服务业为标志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以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全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智慧物流产业中心为载体,以浙江具有比较优势的互联网新兴服务业为龙头,加快发展涉及网络新应用的信息技术服务,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态。整合企业间的优势资源,在研发、制造、物流等各产业链环节实现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培育和发展新兴业态。
2.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传统企业的生产方式创新。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销售和服务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实现产品营销,并对产品、市场进行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公共信息服务、诚信交易服务、跨境贸易服务、交易产品追溯服务等信息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单证处理、报关、退税、结汇、保险和融资等“一站式”服务,面向全球资源市场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提高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响应能力。
3.以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广泛应用,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智慧、便民的城市治理体系。统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构)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化、网络化、网格化的城乡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反应及时、恢复迅速、支援有力的应急保障体系。在食品药品、消费品安全、检验检疫等领域,建设完善具有溯源追查、社会监督等功能的市场监管信息服务体系。
(三)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浙江新型城市化发展
1.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产城融合发展。适应四化同步发展趋势,深入实施浙江主体功能区规划,因地制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实现规模效益和特色发展。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区分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域,通过金融、物流、信息、中介、商务会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形成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改善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活力。
2.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工,以及周边区域各类城镇之间的产业水平分工。按照研发在中心市、制造在外围地区,孵化在中心市、转化在外围地区的分工合作思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高端要素集聚优势和外围地区的空间资源优势,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在分工基础上增进合作。在中心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县域和乡镇逐步建成一批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发展智能制造和都市区农业,逐步建成一批工业强县、工业强镇和工业强区,一批旅游休闲小镇、生活宜居小镇。
3.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农业转移人口随产业在城市就业生活,扩大就业容量,把城市打造成为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要加快建立都市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中心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下沉”,切实提高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居吸引力。引导农民“转产”就业,充分发挥浙江农村工业化起步早、块状经济发达的优势,培育发展农村商贸、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引导农民在农村从事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
(四)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浙江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1.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发展。支持农业生产的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和应用,发展农作物良种繁育、农业生产动态监测、环境监控等信息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业,以经营权等用益物权作为抵押担保物的农业融资机制,有条件提前完成确权任务的地方开展农民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研究探索土地信用托管担保平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在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搭建各类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加强政策法律咨询、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种养过程监控等服务,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按照“综合设置、分类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的思路,整合资源,建设一批功能多元、场所固定、设施配套、人员精干、服务优质、运行规范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加快实现农业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3.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挥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流通的促进作用,积极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网上购销对接等多种交易方式,健全农业生产资料配送网络,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支持阿里巴巴等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向农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推进综合性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导浙江农产品开展电子商务交易。全面拓展浙江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市县稳步开展“特色馆”、产业带建设,积极引导品牌浙货开设旗舰店,加快农产品网络销售品牌培育。构建多层次的农产品网上批发渠道,积极发展农产品网上批发、大宗交易和产销对接等业务。推动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为农产品网上交易提供快速高效的物流支撑。
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浙江四化同步的举措
(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
1.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革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减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鼓励民间资本、外商资本进入投向基础设施、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社区服务等服务领域,引导外资企业来浙江设立各类功能性总部和分支机构、研发中心、营运基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积极支持杭州创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营销渠道,积极研究为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快递企业提供便利通关措施。
2.加强政府服务。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以建成“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推进权力清单“瘦身”和责任清单“强身”,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降低创业门槛。严格执行企业“零用地”项目政府不再审批、独立选址项目高效审批、非独立选址项目先解决市场化要素供给问题再实行不再审批。在支持企业寻找创业资本、搭建团队、拓展市场、技术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市场主体提供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
3.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完善“政府买服务、企业做运营”的投资运营机制,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凡是社会能办好的,一律交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建立服务外包机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专业运营公司或参股方式承接生产性服务项目管理外包和系统运维外包,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租赁等方式购买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募集资金开展公益性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以激发活力为导向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
1.完善财税政策。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市场诚信体系、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业发展薄弱环节建设,鼓励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建设重大服务平台。完善政府采购办法,逐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研究制定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性目录,明确政府购买的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尽快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大到服务业全领域。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度高的特点,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税收政策。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等科技型、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可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进一步减税降费,落实好研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孵化器“四税”减免等政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2.创新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合生产性服务业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等融资方式。研究制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股权质押、商业保理等多种方式融资的可行措施。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商业银行发行专项金融债券,服务小微企业。搭建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扩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担保业务规模。
3.完善土地和价格政策。合理安排生产性服务业用地,促进节约集约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兴办促进转型升级的自营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对城镇低效用地的改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完善主要以市场决定价格的生产性服务业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服务价格。加快落实生产性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与工业同价。对工业企业分离出的非核心业务,在水、气方面实行与原企业相同的价格政策。
(三)以提升要素为重点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资源
1.加强人才保障。加快引进和培养精通国际法律、国际市场规则的国际型和开放型专业人才,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和培养,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创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合适的办公、生产、经营场所,降低创业时期的商务成本和生活成本。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生产性服务业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此外,还必须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和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避免人才外流。
2.增强科技支撑。加强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应用水平,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针对软件和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所需的若干关键技术,通过设立科技促进专项基金、推出服务业科技发展资助计划等方式,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积极鼓励企业、学校、科研院所通过委托研发、联合研发、信息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进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合作。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创新的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协同创新。
3.打造发展载体。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联动与融合,深化区域金融联动、信息互通共建。进一步集聚风投、基金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互联网创业小镇、基金小镇、云计算小镇等特色小镇。依托行业联盟和协会等组织,建立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知识产权共享和专利交叉授权等机制,通过产业基地、孵化器等机构,定期组织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开展创业创新辅导培训。创新要素流动机制,通过资源置换,如土地置换或税收政策等方式获得资金、人才和信息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