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心态优化的同向互动
2015-01-30王学俭李媛媛
王学俭 李媛媛
社会心态(social mentality),一般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以及社会价值取向。①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一个社会的健康运行,不仅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更不能忽视民众心态的健康发展,这关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延续性问题。近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培育与践行,自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以来,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本内涵、功能定位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明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社会心态的优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离不开具有良好社会心态的公民的认同。社会心态作为关乎人类自身健康成长的实质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它也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态的外在表现。随着现代化变迁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现实生活中利益物欲追求、理性缺乏、人性冷漠、无责任的倾向凸显。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系统工程,社会心态的失衡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决定社会心态的整体走向。
一、社会心态优化面临的“卡夫丁峡谷”
“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隐性的、不可直接感知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着,左右着人们的言行的。”①张倩妹:《解析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心态思想》,《学术视野》,2007年第4期。一个真正发达的民族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也要有健全的软实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应协调发展。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Sage Moscovici)在反思美国主流个体主义心理学基础上提出社会表征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此研究范式强调沟通及社会与个人的互构性,对社会心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社会心态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塑造和优化民众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健康运行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方面。从社会现实来看,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也是现代化变迁过程中产生的发展的“悖论”。从人自身发展来看,社会生产实践的负面作用则是人们的心灵失去依托,逐渐演变为消极、厌世、冷漠等社会心态问题。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堕距”的客观存在
现代社会的转型实质上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传统生存方式逐渐消退,现代生存方式日渐生成。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和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伴随的是文化软实力的迟滞。1922年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W.F.O)在其著作《社会变迁》中对这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文化堕距”(culture lag)的概念,并指出,“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总是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快于观念和制度的变革,我们一直处于现代化的紧迫之中,被迫追求持续不断的除旧迎新。因而我们总是生活在不适应状态之中。”②傅金珍:《社会心态失衡与治理对策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0期。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来看,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社会适应性不同步,导致人们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社会心理出现偏差,累积到一定阶段便形成不良社会心态,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社会健康运行,上升到宏观层面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步入恶性循环。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审视的态度去思考人类文明进程的合理性以及前进背后的民众认知、心态的不合理性,这是当前不良社会心态逐渐增多的因素之一。
(二)利益诉求多元化与利益沟通机制不健全的现实矛盾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人们的社会性和精神性需求日益增加,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取向复杂化,主体意识逐步增强。民众需寻求多种渠道去维护和实现自身多种权益,例如拆迁、农民工孩子教育、医疗保险等问题。尤其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占有的不平衡,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社会阶层的固化等导致其自身利益的实现难度更大。倘若管理部门无视民众利益诉求,民众诉求渠道不畅通,利益疏导机制不健全,民众的诉求得不到尊重、认可与保护,社会情绪不断积聚,失落感上升,民众的社会心态便会发生变化。以拆迁为例,当前我国已多次发生因相关部门处理不当,民众权益无法保障,民众的情绪被激化酿成群体性事件,扰乱社会秩序。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现实生活是社会心态和社会意识生成的实践依据。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健康的社会心态和人类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积极推进良好的利益沟通机制的健全有利于实现民众切身利益,间接地推动社会心态的优化。由此,利益诉求多元化与利益沟通机制不健全之间的现实矛盾是酿成社会心态危机的另一诱因。
(三)社会信任危机与社会交往淡漠的消极互动
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体现在社会心态上就是社会心态自身的不断分化。从社会心态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来看,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现代信息社会,每个阶段的心态式样的基本倾向都不同,但每个阶段社会心态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现代信息社会则更多的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比如粗俗化、物欲化、攀比、迷茫、狭隘等不良社会心态。而这些不良社会心态导致社会成员之间信任危机的出现与加剧,从而使得人际交往变得愈来愈冷漠,二者之间消极互动,使人们对社会逐渐产生失落感。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承诺与期待,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效益、物质财富的增长,在物的现实存在中寻求依托,逐渐发展成为忽视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单向度的人。传统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发生改变。个体发展过程中,个体价值与主体意识彰显,对于传统的关系约束机制日渐失效而新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道德失范行为产生,对于生命个体价值的关怀和社会伦理的无视,进而产生社会信任危机,成为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另外诱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良好社会心态同向互动的逻辑起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它是反映社会主义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否定不完美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社会心态的性质和状况与社会认知的性质和水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心态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有种种的不同和差异。”①胡红生:《社会心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1页。换言之,社会心态与社会认知二者密切联系。在认知的基础上,则会产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客观存在的事物如果符合人们的期望则会促使人们产生良好动机,反之,如果出现违背常理的动机,便成了不良社会心态形成的“温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良好社会心态二者之间联系紧密,是一个相互推进的有机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良好的社会心态具有同质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是社会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马克思曾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社会意识是社会心理学哲学基础的重要概念,社会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其本身有若干要素组成。社会心态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表象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每个个体产生心理触动,这种心理层面的或正向或负向的反映便是社会心态的具体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认知和经验累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客观存在的意义的评价,它处于社会意识的核心地位,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撑。而作为对人们价值意识的理论抽象,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我国社会性质相适应的。良好的社会心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于社会意识层面,二者的形成既是社会实践的自发生产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建构过程,其发展旨归都是为我国社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社会心态优化具有同向性
整个人类社会正发生世界性的结构变化,科技突飞猛进、全球信息系统发展,这种宏观背景下,社会现象日益复杂,各种负面的社会问题扰乱了人们的视野,比如住房就业问题、腐败问题等。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社会心态的优化内在的聚焦点在于对现实的人的关怀以及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民众更好的适应社会,使社会更好的为民众服务。我们要加大力度去让真、善、美的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价值体系中。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是社会心态的优化与塑造,其最终旨归和方向都是为体现技术理性背景下对人的生命和尊严关怀的本质。二者互推彰显社会的和谐,维护人们自身的合法权益,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理性的社会心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并且孕育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意识、品格和气质的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精神支柱和维系社会协调运转的精神纽带,社会心态具有内在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的统一。二者都是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彰显“善”的价值取向,而社会心态的优化的指向是对“善”的心理追求,并将二者内化为人们的观念体系,反过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心态优化的同向互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优化社会心态、引领社会思潮、传播先进文化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社会心态作为弥散于社会中的浅层性的、普遍性的、倾向性的社会心理反映,它更多的是社会成员对于充满变化的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具有动态性和自发性。它一方面直接关系现实社会生产实践,另一方面则与主流价值观紧密相连,二者具有同质性和同向性。“社会表征研究范式倾向于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中寻找人们心理机制产生的基础,强调沟通及社会与个人的互构性。社会表征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互动,社会表征的过程即是个体获得内化知识的过程,也是个体与他人沟通的过程,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也是社会事实不断被建构的过程,这种动态的社会与个人的互相建构机制与社会心态的社会与个体双向建构的特性具有一致性。”①吴莹、杨宜音:《社会心态形成过程中社会与个人的“互构性”——社会心理学中“共识”理论对社会心态研究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社会心态与一定的文化和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心态优化的互动建立在人本身与人类社会的互动中。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优化的正效应,同时良好社会心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者互推互进,在同向互动中不断提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心态优化的内在规范与导引,有利于推动社会心态的优化与塑造
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实世界和社会存在方式在意识层面的反映。社会心态从其表现形式看,有正向积极的社会心态和负向消极的社会心态之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它作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能够不断满足价值主体——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日益增长的需要,从深层次上影响着民众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社会心态作为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心态的优化起着内在的渗透作用,规范着社会心态的走向、性质和趋势,引导社会心态朝着符合社会发展主流方向上来。舍勒也曾指出:“具体的、实际的心态构成了生活中的价值优先或后置的规则”,“古代人的心态就构成了与现代人的心态不同的价值优先或后置的结构”。②[德]马克斯.舍勒著,罗悌伦等译:《资本主义的未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页。当前,社会心态问题作为观念意识问题,它的不断优化与塑造,离不开我国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心态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始终的内在规范与导引,为人们形成高尚的心灵品质和躬行道德行为指出了方向,比如积极进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心态的优化与塑造。
(二)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征与呈现,有利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社会心态的内容和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价值观的表征。生产实践既创造了物,同时也创造了人本身。“从实践唯物主义看,社会心态不仅形成并发展于实践,而且要在实践中把自己外化和对象化,从而表现为一定的心态表象,即社会心态不仅是一种观念性活动,表现为社会认知和社会评价等心态内蕴,而且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行为意识和一定的社会行为。”③胡红生:《社会心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维度之一,具有统摄性和稳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成效的检验标准之一便是社会心态的健康与否。如果每个个体坚持健康的价值取向,以符合社会常规的心理活动为先导,通过对象性活动外显的社会行为将会成为其内心某种状态的体现。那么,良好的社会心态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正能量的多少。良好的社会心态的塑造不能脱离生活实践,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社会成员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则能够增加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可能性,在认同的基础上内化,在内化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面对现代化变迁过程中显现的各种矛盾和失衡的社会心态,要积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让健康的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并外化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行为实践。良好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从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在发展过程中二者同向互动,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状态。社会心态优化的缺失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社会发展绝不能以牺牲民众的综合素养提升为代价,良好社会心态的塑造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引作用,加强社会心态的优化。
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优化的导引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基于一定时空体系内发展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反映。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新媒体崛起的环境中,文化冲突不可回避。在冲突和融合中,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直接冲击,造成以“快乐主义”、“人性化”为假象、以“嘻哈”和“解构”为手段的社会心态演变。①邱吉、孙树平、周怀红:《当前社会心态的考察分析与实践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每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从社会运动、社会理想还是社会制度来说,都确证着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也是在否定不完美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之后一种更人道、更平等的合理社会的理想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优化社会心态、引领社会思潮、传播先进文化等方面具有现实价值。社会心态作为社会成员对于充满变化的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具有内在性和对象性,相对稳定性。它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向内可探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心态优化的同向互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优化的导引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心态优化,推动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随着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我国经济实力空前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社会成员的主体性不断彰显。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出现“文化堕距”,不良社会情绪不断滋生。多数人不能正确处理伦理道德与物质利益二者的关系,分析社会成员的经济层面的不良心态,主要有民众仇富心理、攀比心理等不断演化和积聚成一种在某一时间段相对稳定的社会心态。从社会实践层面来看,富强意味着国富民强,民众生活富裕,国家综合国力提升。“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但它确实是出现了”。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页。“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当前,国家要不断完善我国经济体制,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让民众看到自身和国家发展的希望,正确处理伦理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经济基础的不断夯实是社会成员内心负面情绪减少的基础和根源;要引导社会成员在生活重压下树立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明确民众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富强”,逐渐优化民众抱怨社会、愤懑不平等消极社会心态,提升社会成员认知水平。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社会心态优化,促进社会成员树立良好的政治观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层面看,社会心态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认知、评价和感受的综合要素的外在表象,是现实人的具体生产实践活动与主观感受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心态样式是社会变迁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表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趋于完善,但是社会主义政治领域不良现象丛生,比如政治万能心态、政治冷漠化心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民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等。而这些问题的积聚会触发社会成员的不良情绪产生,累积到一定程度形成不良社会心态,反过来危害社会正常发展秩序,例如群体性事件。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有其特定的内涵,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民主不仅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更契合人类自身固有的本性”。①田海舰、邹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要努力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营造民主的政治氛围,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树立良好的政治观,明确自身当家做主的地位。加强管制政治生活中的“四风”问题,要取信于民。只有群众利益有保障,党的领导干部作风优良,群众的社会情绪才会稳定,进而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社会心态才会沿着积极维度迈进,这是社会心态优化的旗帜与保障。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社会心态优化,带动社会成员树立和谐的生活观
社会心态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心态的失衡会增加反社会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当前我国发展攻坚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社会上诸如暴戾、漠视生命等非理性情绪和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全力创建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以和谐的价值观引导社会心态的塑造具有现实意义。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对立中的统一。从古至今,它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美好图景,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孔子倡导“和为贵”,庄子倡导“至德之世”、“无何有之乡”等,墨子强调“爱无差等”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论述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迈进的过程中也提及“社会和谐”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的命题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概念,“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作为一种复杂的、动态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态的优化和塑造机制异常复杂。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的方面都要以和谐的价值观来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要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要让人民群众充满归属感、安全感和自信。
五、结束语
在当前文化交融与冲突激烈的背景下,要加大力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调控社会心态,这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基点。量子基金创始人乔治.索罗斯曾说:“当文化成为一种舞台,上面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彼此交锋,而文化绝非心平气和、彬彬有礼、息事宁人的所在,要把文化看做战场,里面有各种力量崭露头角、针锋相对。”②刘明君、郑春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积极坚持以先进的文明成果为导向,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给个人,内化为个体的行为规范,从而优化和调控社会成员的社会心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心态同属于社会意识层面,由社会存在决定,二者之间具有同质性和同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的优化和调控具有强大的导引作用,反过来,良好的社会心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积极的助推作用,二者的发展是一个同向互动和互推互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