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上一毛钱为何要抢

2015-05-29李松蔚

现代妇女 2015年5期
关键词:群发一毛钱通讯录

李松蔚

在一次讲座中,有一位朋友提问:“定期给那些从来不联系的朋友打电话,又没有话可聊,怎么办?”听众都觉得挺好笑的:没有话题,干吗要联系。仔细一想,又觉得很有道理。天南地北的人,久久不联系就淡忘了。但是又没有条件去细心打理,只好集中编为定期一次的任务。就算无话可聊,也要勉为其难维持下去。如此说来是有点荒诞:人际关系本来是发乎自然的一种需求,现在却成了敷衍差事。这恐怕也与网络时代脱不了关系。正因为信息交换的速度太快,人与人沟通的成本几乎为零,地球才日渐变成了一个村,而我们的社交也超出到日常工作生活的圈子之外。

翻一下你的手机通讯录、微信、邮箱、陌陌,数一下你现在有多少联系的人?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经根据猿猴的智力,推算人类社交能力的上限,能稳定维持的关系不会超过150人,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可是今天,超出这个数字的大有人在。

150是稳定社交关系的人数上限?“邓巴数字”恐怕小觑了互联网时代的人类。

不是因为我们的脑容量变大了,而是因为有了更简便的技术手段,那就是点赞和群发。手指动一动,根本不需要花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就能收到提醒,知道你还没忘了他,这样岂不美妙?在我看来,在网络关系向现实侵蚀的过程中,“点赞”是里程碑式的一个节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超出了人脑所能处理的极限,不得不依靠网络手段进行维系。毫无疑问,它最终会变得像所有的虚拟关系一样,轻飘飘的,无质量可言。就像有人丢了钱包,误了火车,在朋友圈里哭诉,还有人拼命点赞呢。

人与人的联系就这样被网络所稀释。你群发,我点赞,虽然都不一定相识,但彼此都不必浪费生命,又都能收获人际联结的幻觉。两相便利,却也两相空虚。这个时代,我们通讯录上的名单越来越长,彼此一诉衷肠的机会却越来越少——网上如火如荼的“抢红包”活动,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忽然火爆起来的。

网络的便利,也正是网络的限制。它太轻易了,没法当回事。前两年有一句流行语:“群发的短信我不回。”你反正也没有多认真,我凭什么要真心相待?

于是在这个时候,人类——也许首先是产品经理——想到了红包!

红包,红包是多么有誠意的一种表达啊!在网上的关系中,我们不能传递体温、传递眼神、传递关心(非口头的),我们能传递的只有冷冰冰的数据。好吧,我们想办法让数据有一点体温。最终,我们真的有了一种带体温的数据,就是钱。

因为是货真价实的钱,我送出的祝福不会显得虚弱无力了;因为是货真价实的钱,潜水的用户被炸出来了;因为是货真价实的钱,我终于找到了冒泡的理由;因为是货真价实的钱,搭不上话也不用担心被群里踢出……

归根到底,网上的红包与现实中的红包不同,却带有相通的元素。现实中的红包,是一种正式的人际契约;而网上的红包,则是网络灌水的一种延续。但这种灌水,多少是有一点点现实性的。这是来自网络的人情。为什么地上的一毛钱不捡,网上的一毛钱却要抢?我们抢到的并不仅仅是那一毛钱,而是联结之后的某种确认。

如果你在群里点开一个红包,忽然感受到久违的节日的喜庆感,这不是因为你的贪婪(总共才多少钱呢?),而是它因为激起了潜藏于我们心底的对联结的渴望。我们成功地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为网络关系增加一丝现实的分量。无论如何,这比点赞和群发诚恳多了。

(摘自果壳网)(责编 江有汜)

猜你喜欢

群发一毛钱通讯录
地上掉了一毛钱
警惕“来自手机通讯录的好友”
通讯录
借助微信自身功能实现消息群发
通讯录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一毛钱
群发微信真能看出谁拉黑了你?
群发一条信息,就能识别微信拉黑你的人?
脑筋急转弯
汉江水墨石专题藏家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