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思维差异的异质性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2015-05-29魏万里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西方人论据段落

魏万里

语言的异质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文化源流、语言结构和思维差异。基于语言异质性的思维差异,本研究尝试性地提出大学英语写作高分原则:言之有物、言之有形、言之有采。

思维差异英语写作应用一、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是人脑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认知行为来反映外界事物的过程。语言学界对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关注甚早。早在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派创始人威廉·洪堡特(Karl Wilthelm Von Hambolt,1767-1835)就提出“语言是一种世界观,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理论。20世纪初,新洪堡主义者,美国人类萨丕尔(Edward Spair,1884-1939)和其弟子沃尔夫(Benjamin L. Whorf,1897-1941)进一步阐述了萨氏的理论,并提出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他们将语言的范畴和类别当做思维本身的单位和媒介,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还是该语言所制约的世界的模式,即“语言决定世界观”。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两者之间辨证统一,互相依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反之,语言又充当着思维表达的承载工具,促进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西思维差异的本质与表现形式

1.主体思维VS客体思维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侧重于人的主观感觉,即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悟出“自然的真谛”,属于主体性思维。

西方哲学提倡“主客二分”的二元论。认为宇宙是外在的,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西方人习惯于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

2.后馈性顺向思维VS超前性逆向思维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唯圣、唯书、唯上的后馈性思维。“龙的子孙”历来强调历史的延续性,不善于怀疑、否定、批判。从而在思想上呈现后馈性,比较排外,厚古薄今。

而在西方,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人们都无时无刻地不向世界展示着他们卓越的假想性、超前性、未来性思维。

3.经验模糊性思维VS实证精确性思维

中国人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描述事物重求其似,不求其真,往往带有朦胧、猜测的成分。

而西方人却很注重逻辑的实证性、精确性。更倾向于以精确分析的方法去看待世界,通过定量分析,精确地计算、推理,来揭示掩藏在事物表象下的本质。

4.整体性螺旋型思维VS分解性直线型思维

中国人,在表达思想时,惯于按时间的发展,空间的变化顺序叙事,总是从因到果,由先即后等。再者,呈现一种螺旋型结构,思想表达不是直击主题,而是在主题之外“围绕旋转”,最终尽可能地使其落回到原点。

而西方人由于受古希腊传说等历史文化的影响较深,在表达思想时,惯于先概括后分解,先总结后举例。呈现直线型结构,在西方人眼中,直接表达要优先于间接表达,当展开一个话题时,会直接切入主题。

5.具象思维VS抽象思维

中国传统一直以“尚象文化”著称。《周易》以“观象制器”解说文化起源;汉字以“象形”推衍构字之法;中医以“观面相察舌色”诊治疾病;天文历法研究“观象授时”。因而中国人习惯具体思维,好就事论事。

西方偏重理性思考,崇尚抽象思维。因此,在生活上,西方人更多的是谈论观念、方法、原则等,属于一种“尚思文化”。

三、中西思维差异的异质性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原则

1.一言:内容

内容在这里指的就是“言之有物”。以前文所论述的“经验模糊性思维VS实证精确性思维”为基础,试例证:

有物一:分论点如何排序

面对“Topic: should the money invested into a university library be used to buy books or to buy computer? What do you think?Why?”的话题,有些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分段主题句:

理由1:Computer can be linked withinternet or intranet, information exchange thus is made easier.

理由2:Compared with books, computers can store the needed information much longer, since paper books are easily eroded.

理由3:When readers are making some inquiry, computers provide much more efficiently than books can do.

理由4:Given same space, computer may contain much more information than books can, as information can be stored on hard disk or CDs and DVDs.

以上罗列的理由,如果简化一下顺序就是:内联网→耐久性→高效性→存储性。这种顺序没有规律,思路混乱,西方人精确性、逻辑性的思维模式,一点没有在英语习作中有所体现。应该调整为:高效性→存储性→耐久性→内联网。

有物二:段落扩展:举例子、列数字。

“言之有物”的另外一个标准就是有效地通过论据进行说理论证。论据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来源于实践,它包括一些基本原理、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

2.二言:形式

形式就是“言之有形”。以议论文为例,根据“整体性螺旋型思维VS分析性直线型思维”差异理论,具体说明。

有形一:首段要阐明观点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在首段“开门见山”。不管使用什么样的开头方法(排比法、背景法、场景法、定义法、名言法等),需要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有形二:主体段要有主题句

首段阐明写作观点之后,在其后的主题段落中一般要采用分论点的形式,或论述或证明自己为何持此观点。而每一分论点的段落非常强调主题句。在英语正式文体体裁写作中,主题句+辅助语的英语段落可以占到整个英语段落的60%~70%以上(曾利沙,1994:20)。

3.三言:语言

语言是指“言之有采”。

有采一:少使用人作主语

前文展开的有关中西主体性和客体性思维的比较,反映在语言形态上,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是: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做主语,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做主语。

有采二:“逆向”高分句型

中国人较顺向,而西方人较逆向。比如,在时间的先后概念上,英语用“back”指称过去时间,而用“forward”指称未来时间;而汉语则习惯用“前”指称过去时间,用“后”指称未来时间。这就要求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有关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的理论,并多向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英汉反向表达,增强学生的语感。

有采三:抽象名词的使用

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在句子词汇使用层面,除了在科技论文、哲学和政治性文体中,汉语较多使用动词,较少使用抽象名词;而英语抽象名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因此,学生受汉语的影响往往在习作过程中,脑海里会出现汉语的四字格,如“翻天覆地的变化”“未雨绸缪”,而不会像英语母语使用者写出这样的句子: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临渴掘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学英语,尤其是学习英语写作,如果不掌握抽象名词的表达,就很难写出地道、耐读的英语文章来(蔡基刚,2003:1)。

参考文献:

[1]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2]许钧.论翻译的层次[A].载杨自检.翻译新论[C].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约翰·奈比斯特.亚洲大趋势[M].蔚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

[4]曾利沙.英语线性段落结构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猜你喜欢

西方人论据段落
【短文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心理小测试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