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音乐的力量弘法

2015-05-29何沐书

净土慢生活 2015年2期
关键词:弘法念经佛法

何沐书

释印能,俗名王洪,1976年2月生。

系吉林省扶余县人士, 18岁谨遵母命在扬州高旻寺礼拜上德下林老和尚剃度出家。2006年礼拜上本下焕老和尚为依止师父,赐法名“印能”。法师在佛教音乐界有较深的造诣,2006年担任《神州和乐》

僧人主唱,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韩国、德国等参与演出,并于08年在国家大剧院汇报演出,深受好评。

法师至今共领诵主唱21次华严法会,演法音以十方,

先后发行《华藏梵音》《华严字母》《华藏世界带你念经系列》《华严境》《念佛三昧》《佛说万物生》《心中的菩提》等专辑。

法师录制了《华严字母》及十小咒等专辑,在2013年底已经推出。

净土慢生活:作为一个禅者真正始终会思考的是哪个问题?

印能法师: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无论何事摆在生死面前时,全是小事。佛教本意是出世的,入是为了出,按照佛教教义说,众生世界就是一个遗憾的世界,充满了生死,充满了痛苦,苦乐参半,这样一个世界怎么样才能完美下去,怎么样让它变成极乐呢?如果不解脱,永远是苦不堪言的世界,但是如果你能够了然生死,那当下就是极乐世界。

净土慢生活:都说您是尊母命出家的,过程中有许多感人故事,想请问您心目中的净土是怎么样的?佛教带给您哪些感悟?

印能法师:我妈妈在我7岁的时候生病,病得很厉害,风湿,那个年代治不好的,后来,我母亲就说让我出家。我们的家族很大,我爸妈排行老大所以平时都是照顾一家周全,记得我的太奶奶病重,我奶奶在佛前求,说如果我太奶奶身体好了,所有家族的人每年过年期间有10天吃素,当时响应最积极的是我妈,多年来,她都一直坚持。后来妈妈临终前跟我说让我出家。我刚出家那会儿,一想起妈妈临终时的样子我的心都很痛,人世间最苦的莫过于生离死别。人生有三大苦,我是幼年丧母,爸爸是中年丧妻,我妈妈去世得早,但是家里老一辈的人尚存,你说这有多苦?

妈妈去世时我9岁,第二年我就在想妈妈让我出家这事儿,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出家的意义在哪里,究竟为什么出家,出家以后会怎么样,我只知道出家就是不结婚,不吃肉,不喝酒,除了这三点其他都不知道。直到我19岁真正出家以后,接触到了佛教的书籍,才明白一些佛理。而对我妈妈的痛苦思念,也一直延续到我真正出家以后那年。后来,我给妈妈写了一首歌叫做《思念阿妈》,歌词中写道:“我一定回来,越过那一片海,我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谁的呼唤萦绕耳畔,风儿迎面吹过来,像妈妈的手在抚摸我的脸,我的思念飞向远方,像妈妈在我的心头,儿时思念缠绵到现在,妈妈两鬓斑白成了难以实现的梦想。您却把青春留在了永恒的刹那,让我怎么能够报答,祈求佛菩萨,保佑妈妈生在佛的净土,妈妈也成一尊佛,等着我到那里相会,从此再也不要分开,我永远是佛的小孩。”这歌词写完了以后挺多人都喜欢,因为我写的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这首歌写出以后,看问题的境界就不一样了,突然就升华了,我忽然感悟到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当成我的母亲,她们都是我要孝顺的对象,我觉得就好像我妈妈去了极乐世界,然后延伸到法界所有一切的母亲将来都能到极乐净土。我把天下的妈妈视为自己的妈妈,我就开悟了,从那以后再也没痛苦了。

其实,累世我们都互为父母,互为兄弟姐妹,互为师长,众生都是我们的亲人。这么一想心情就豁然开朗,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反正是行云流水,一介孤僧,天地竹琴任逍遥。

印能法师:我心向明月,明月本无心。但是心中的净土还是有样的,为什么呢?如果一点样儿没有那修啥呢?说有,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反正我没去过,我去过了才能跟你讲。皈依就是有所依靠,有所依存,我经常想我的上师,我会靠在他身边,就觉得回到家里了,心就安定了。其实若有菩提心,有清静的修持,不懈的道心,严谨的戒律,那么无论在哪上师都没离开你,众菩萨也没离开你。

净土慢生活:本焕长老给您赐法名印能时曾说,“什么东西都要会而不用,什么都要能”您如何看待本焕长老说的这句话?这里面包含了怎样的佛理?

印能法师:我觉得这是老人家给我的慈悲,一方面,本焕长老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对佛教有用的人才。从修行上来讲,要能行持住法,能护住念,能断烦恼,能求菩提;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有千手千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人发愿,我要解决天下苍生温饱问题,可是他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的。所以要加强修行,增加自己的能力,这是弘法的必须。你度不了人家,那就是众生度你,你要不把人家度出苦海,那么人家把你度进牢笼里去。

净土慢生活:您多次担任华严法会的领唱,在历次领唱的过程中,对您深刻理解《华严经》有哪些益处?

印能法师:我今年马上要去安徽参加《华严经》念诵活动,唱《华严字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念经是一个修行法门。祖师大德说得好,念经的当下戒、定、慧一次完成,如果你在念经的时候突然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慧了,而且是真正自己得来的,而不是听人家学来的,是真正自己悟到的,其实念经从我自己看,它是悟道,最切合现代人的观念,除了念佛以外就是念经,为什么呢?念经不单是善于学,而且也有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请问,你心烦意乱,念不下去,要不要忍?你身体有点小痛小麻的,你要不要忍?那不是忍辱吗?行住坐卧,念经就是端身正坐,念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个适合现代人修行的方法。有的人说很多时候不知如何学习佛法,无从下手,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能够念《金刚经》持之以恒,念一辈子,我不相信你悟不了生死。

《华严经》是佛成正觉以后说的第一部经典。红日初升,高山先照,高山是什么?就是根基好的人。凡夫能接触这部经典已经很不可思议了,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佛说的最后一部是《法华经》,法华涅磐,法华一共说了八年。首尾呼应,这是佛说很重要的两部经典。

念经的当下是把我们的身心纳入佛的身心世界里面去,你的身与佛合二为一。现在很多人到处找师傅修行,其实好好念经就可以了。当然,要先接受三规,明白十戒,十善业,十恶业,甚至是五界,深入是菩萨界,一些基础普法都知道了以后,你念经一样可以去往极乐世界。但是众生不懂,就觉得佛法好难。

净土慢生活:您如何看待音乐对传播佛法的力量?

印能法师:音乐是非常好的,传播能力是超乎想象的,比如我唱诵的《大悲咒》,网络的点击量将近1000万,做多少法会才能集中这么多人。一个好的弘法者要善于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的方便来弘扬佛法,音乐是我弘法的一个助缘,并且很关键,不开这个方便,谁也听不到这个法。

净土慢生活:现在有一些人在唱禅乐,您如何看待禅乐的传播和现状?

印能法师:禅乐的现状挺好的,大家都认同,都喜欢,也都在唱,不管僧也好,俗也好,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大家已经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这是一个好事。我们经常探讨未来音乐的走向,我觉得,未来的音乐一定是跟信仰有关系,再说得哲学一点,是跟灵魂有关系,如果音乐没有跟灵魂、信仰、精神融合在一起,是没有生命的。

我认为,人要有一份虔诚的信仰,能够持戒修行,对佛法有一定的认知,一直在做慈善事业,他们唱出的东西,应该就很接近梵了,梵有什么界限呢?条条框框没有,但必须要清静,以清静心、慈悲心去哼唱一切世间曲调,就都是梵唱。你看西方的宗教音乐,它为什么会成为不朽?因为它跟信仰结合为一体了,所以它就可以流传上千年。

净土慢生活:在未来的修行路上,您有哪些打算?

印能法师: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修行,严持戒定,发布施心,这是一生不变的东西。第一个打算是在佛乐上,我会继续深挖掘,尽可能做一些好的作品,传世的作品,比如现在做的《华严字母》,网上也出来了,也有光碟,这就是我完成了一个传承,想学就下载来听,歌词也有,听着就会了。

佛教最终还是了生死,第二个想法就是养老的问题,光弘法是不够的,还是要做一些实际事,做养老和临终关怀,比如庙里可以做一些这样免费的养老和临终关怀的事情。

第三个想法是弘法,讲《华严经》。现在做佛乐是想跟更多的人结缘,机缘成熟了我要开始讲《华严经》。endprint

猜你喜欢

弘法念经佛法
住房租赁市场有了“紧箍咒”还需常“念经”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最上乘的艺术,皆来自佛法
摔烂的柿子
弘 法
李茂林
原来你会念经啊
石佛坐坛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