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5-05-29葛岩
葛岩
微信在学校校园里日益普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不容忽视。正确使用好微信这一聊天通信软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还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职教学微信教学平台应用探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移动手机在现代社会得以广泛普及,无论是社会人士还是校园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微信借助手机平台,作为新兴媒体异军突起,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人群,如何运用微信这一平台,发挥手机的最佳教育作用,一直以来是教师和家长急切想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中职教学实际,旨在通过微信平台的运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微信的概念
微信是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即时通讯聊天软件,微信支持跨操作系统平台,能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腾讯网站的软件,就可以下载免费使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好友,分享信息,发布消息,更新心情,给朋友们带来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微信自发布以来,用户增长数量迅猛发展,截至到2014年,据腾讯官方宣布注册用户数量已经累计突破到6亿人,其中国内用户5亿人,海外用户1亿人,是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即时聊天通讯软件。微信具有三大特点:
1.使用广泛。经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有98%的同学表示正在使用微信,有73%的同学表示经常观看微信。由此可见,微信已经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手机通讯录、QQ好友、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可以轻松的增加好友,微信使用范围比以往其他通讯软件使用更加广泛。
2.操作便捷。微信具有及时性功能,能够经常发布新的内容,具有可读性。微信的内容是经过社会大众的思维重新组合的经典短文,是对原有资源的升华。微信页面设计简便,操作简单,用户可以随时的了解到朋友圈里的信息,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特别是用户还可以对某一件事物进行持续关注,第一时间获得该事件的消息进展,通过群发、共享、点赞等多种形式现实资源的传播。
3.互动交流。微信可以自由表达言论,学生参与过程平等,可以通过评论对某一件事进行发表意见,意见可以是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同学交流互动无障碍,拉近了教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使得双方得以彼此信任。
二、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生之间缺乏沟通。由于中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个老师有时需要教几个班级的学生,造成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讨论时间较少,课下教师对学生的状况也不了解,甚至有些教师不能完全叫出班级同学的姓名,师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2.家庭与学校缺乏沟通。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了解,有些孩子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在家里面也不愿意提及到学校的成绩,造成家长对学生管理松懈。同时家长怕耽误老师时间,也不愿意打电话向老师询问孩子状况,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定期沟通,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极为不利。
3.教学资源有限。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来自课堂笔记、教材等,课下收集学习资料的能力较弱,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很多好的优质教学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三、微信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1.提供快捷的传送渠道,增强师生交流。因为微信不属于官方范畴,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尽情交流,包括生活方面、学习方面等。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老师,课堂下还要作学生的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寻找机会多与同学进行接触,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最初信任,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便于更好的加强教育。同时,学生经常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心情变化发布到朋友圈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微信,及时掌握学生日常关注的信息,以及主流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更好地加强思想教育,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认识,保证主流思想健康稳定。
2.提供所需的校园信息,传播正能量。校园的新闻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板报、广播、宣传栏、网站等形式,由于这些媒介在传播上有其弊端,互动性和交流性不强,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导致学生对校园信息不感兴趣,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主动关注校园信息的习惯。而微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由于它具有语音、图片、文字、视频等传播作用,使校园新闻的传播途径,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在浏览微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校园事件的关注程度,有助于学校、教师及时发布信息,传播校园正能量。但校园信息发布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必须组建专业的微信团队,安排专业较强的人员操控信息发布平台,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切不可散布负面消息和不当言论,混淆学生的视听。
3.提供便利的教学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微信可以通过自身的分享功能,将网络传播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微信的传输功能,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资源传送,把课堂上的教学讲义、课件等相关资料,共享给学生参考。同时,同学们也可以积极行动起来,把自己在网络上收集的学习资料、笔记,与其他同学共享,形成了人人传资料,人人比学习,资源共享的局面。微信不只具有聊天功能,而且还具有语音和视频功能,这对于课下教师对学生点对点的辅导具有良好的效果。微信打破了现实空间的界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解问题,随时随地地和老师进行单独交流,向同学请教。因为微信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这样的交流更显得轻松愉悦,没有了课堂的严肃,学生使用微信交流不会感到拘束,更利于思维的形成。教师也可以适当选择时间,开展课堂讨论活动,邀请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为同学释疑解惑,这对课下新的知识开展教学讨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提供必要的作业提醒,督促养成习惯。大多数家长整天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教导,有些学生一回到家里就是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剧,把作业放置一边,第二日到班级中抄作业现象时有发生。微信的出现,使课下教学不再单调。教师可以实时提醒同学,通过微信语音提示同学应该到时间做作业了,或者是告诉家长督促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时刻提醒下,养成到时间做作业的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并且,由于学生的学习功底各不相同,教师可适当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实行差异化作业,通过微信文件的传输功能,对需要重点辅导的对象进行预留作业,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很便捷地把作业提交给教师,进而实现作业的个性化安排。
四、结论
微信作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方便快捷的学习交流方式。笔者认为,在微信平台的应用上,应多研究探索,在校园中搞试点,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为构建微信平台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杨立淮,徐百成.“微时代”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青年教育,2011,(3).
[2]徐静.微信对学生社交的影响.数字化生存,1996.